[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永远弘扬玄奘精神(楼宇烈)
 
{返回 玄奘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1
永远弘扬玄奘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楼宇烈
  今天我们高兴地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参加第三届女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感到非常地振奋。在此,我代表所有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向主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也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汉代,印度就与中国开始了商贸往来,·在《汉书》里曾经记载过天竺古国,汉使张骞就曾经在天竺看到四川生产的筇竹杖,这说明中印两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确实源远流长。佛教产生在印度,约两千年前传人中国,被中国人民接受,之后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人民将印度看作“西天佛国”,前往印度求取真经,努力学习印度佛教文化,并将他们介绍回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节,也是两国宗教文化的传播者与推动者。玄奘出家后,适逢战乱,闻成都安定,高僧云集,于是来到成都学习,并在这里受戒,这是玄奘与佛教的增上缘。
  玄奘在成都五年,游优于佛学理论,出入内外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生出不少的疑窦,最后促使他萌发了留学天竺,求取真经的愿望。所以,可以这样说,是成都的山水和巴蜀佛教为玄奘留学到印度奠定了基础,成都佛教是玄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促使他作出走出国门决定之善缘。
  今天我们在玄奘曾经学习与受戒的地方,召开学术会议,海内外学者共同讨论玄奘的生平事迹,回顾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佛教的贡献,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康有为先生说玄奘是中国“千古第一人”,我觉得这个评价是非常合适的,玄奘对中国文化的建设贡献非常大,他的贡献涉及了中印文化的许多方面,而不只是在佛教创宗与翻译著作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他还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过促进的作用,沟通了中国与印度两国在中世纪时期的交流,所以他才被世界各国的学者承认,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
  近年来,四川佛教界重视佛教文化的建设工作,2005年曾经在成都举办了佛教文化节,我曾经有幸参加了这个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都的寺院历史悠久,像大慈寺这样的千年古刹,在成都就有好几座,丰厚的成都佛教文化在过去能为玄奘这样的大师提供资粮,现在则必能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希望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不仅深化当前的玄奘研究,而且为培养年青一代的学术新人,以及成都,乃至四川佛教的佛教研究,提供一个契机。让我们一起把玄奘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本文为作者在开幕式的讲话)

{返回 玄奘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玄奘入蜀与成都佛教之相关问题(龙显昭)
下一篇:感悟玄奘精神(宽池法师)
 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玄奘法师的革新
 千古名僧玄奘(海山法师)
 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之路
 河洛访玄奘(王琳丽)
 玄奘译《解深密经》之唯识思想(徐绍强)
 玄奘及其唯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黄心川)
 关于玄奘是否访问过加德满都的浅见(王宏纬)
 玄奘与四域佛教(刘元春)
 玄奘法师及其所见七世纪印度疾病及丧葬习俗述评
 玄奘圆寂玉华山(王仲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转三界入三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弘一法师之出家(夏丏尊)[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Two Styles of Insight Meditation[栏目:Bodhi Bhikkhu]
 二祖 阿难陀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轻松愉快的微笑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生命的重建 第十四章 身体[栏目:露意丝·海]
 明镜台 作者简介[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兴业之路[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What is Karma?[栏目:The Theory of Karma]
 04-125施食仪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