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
 
{返回 玄奘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

作者:嘉言为世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一】玄奘法师名号之由来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伟大高僧,也是中华民族史上罕有的特出人物,直到现在世界很多学者们,仍然景仰他的德行和成就。在现代很多学人的著作中,有称他为最伟大的翻译家,最拼命的旅行家,最成功的留学生,最了不起的语言家(精通九十多种印度方言)等等,不一而足。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千百年来在中国民间,不论有学识的知识份子,或是一般妇孺市井,一提到"唐玄奘"、"唐僧"或 "唐三藏",没有人不知道的。
  其实"唐僧" 或"唐三藏"并不是大师的真实名字,而"唐僧" 或"唐三藏"这两种称呼之所以深入国民心目中,是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玄奘大师出生於李唐初叶,在其之前以及其同时代里,先后有玄照法师、道希法师、新罗国阿离耶跋摩法师、新罗慧业法师以及法显、法照、明远、义朗、智岸、会宁、道琳、智弘、灵运、智严、无行、法振等大批僧人志愿前往天竺(今印度),探求佛法。但是其中大部分人或中途遇阻,或丧身荒漠悬崖等,能自己安全回归的寥寥无几,带回经典就更加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奘大师壮志不凡,孤身西征天竺,绕道遍游数十国,历时十七年,艰苦备尝,以百折不挠之精神,抵达天竺,遍参高僧名寺,勤苦学习。其佛学造诣、辩才无碍,后来誉满五印(当时天竺分五大区域),无人能比。戒日王礼请他常住,愿尊奉他为国师,但玄奘大师毅然回国,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春,他带回了佛教经典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以及如来肉身舍利、金佛像、檀佛像、银佛像等一批无价国宝,满载而归地返抵长安,完成了空前绝后的壮举。当时朝野轰动,举国欢迎,因为这是一个奇迹呀!大唐民族,有此为教不惜牺牲自我,且智勇双全,如此出类拔萃的出家人,怎能不令人崇敬!因此人们在其名字上加上"唐"字,以抒发自豪之感。其后,又随着《西游记》的传播,"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的名字更加耳熟能详。
  因此,"唐僧"本义,是统摄唐代全部僧伽(出家人)而言,但由于在玄奘大师取经过程中,有着感动天地的行迹,所以"唐僧"也即成为千百年来人民尊仰他的称号。
  "三藏"之称谓,是源于佛教的教育,其经典分为三大类,即经藏、律藏和论藏,统称三藏。能于经、律、论皆精通的法师,也就是说能熟知所有佛教圣典,方能称为"三藏法师"。因此,"三藏法师"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谓,每个时代只有极少数的法师能得此称谓。而玄奘法师正是一个这样的三藏法师,故又称"唐三藏"。
  --------------------------------------------------------------------------------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二】法师的童年
  玄奘法师俗姓陈,名袆,河南洛洲缑氏县人(今偃师)人。曾祖名陈钦,在南北朝时代任后魏的上党太守,征东将军,封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以学优登仕,在齐朝任国子博士,后任礼部侍郎,食邑河南,故子孙落户于缑氏县。父亲陈惠,据记载"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身高体壮、眉清目秀,精于儒学,陈惠曾任江陵令,但由于隋末动荡,后辞官隐居,多结交有志之士,为时人所景仰。
  玄奘是陈惠的第四子,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注1】,史载"形长七尺,身赤白色",其体格和性格都很像他的父亲,而眉目疏朗、相貌端严,还要超过父亲。另据史载,法师初生不久,母亲梦见他着白衣西去。母亲问:"汝是我子,今欲何去?"答曰: "为求法故去。"
  幼年时的玄奘法师聪明绝顶,悟力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八九岁时开始攻读古代经典,一次他父亲陈惠口授《孝经》于他,至曾子避席一节,他忽然整襟起立,问其故,回答说:"曾子闻师命避席,今奉慈训,岂宜安坐?"幼年时的玄奘就表现出这种爱古尚贤的成熟之风,他不喜欢与其他儿童戏耍,终日潜心读书,史载"虽钟鼓嘈□于通衢,百戏叫歌于闾巷,士女云萃,亦未尝出。"
  大业七年,玄奘十岁这一年,父亲陈惠亡故了。而此前他的二哥陈素,已经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长捷。由于家庭遭此变故,长捷便将玄奘带到净土寺,亲自教授学问。由此,少年玄奘开始接触佛教经典,如《维摩经》﹑《法华经》等,尽管这些经典义理深奥,经文浩长,但他一经背诵,便流利无缺且牢记不忘。
  一次,他看到几个沙弥(年少出家者,未受俱足戒的名沙弥)一起嬉闹玩耍,玄奘便对他们说:"经不云乎,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意思是说:佛经明白告诫我们,出家者是为了志求真理,努力学习尚且时间不够,怎么还有心思作这种小儿游戏,这不是白白浪费了生命吗?
  根据这些零星的片断记载,我们不难发现,玄奘法师从小便有 "济天下为已任"而不同于常人的宏愿大志,其日后完成伟大的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1】隋文帝仁寿二年:法师之生年,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各书记载,互有歧异,今取隋文帝仁寿二年说。
  --------------------------------------------------------------------------------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三】出家和学习佛法 
  大业十年(公元六一四年),朝廷举行公开考试,准备剃度二十七个僧人【注1】。当时佛法的教育在中国相当兴盛,许多知识分子矢志出家探求佛法奥妙,因此报名者愈千人。而玄奘虽然天资聪颖,但毕竟才十三岁,学习佛法的时间太短,没有能被录取。
  当他惆怅的徘徊在公门边时,恰好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回答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意思是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广大法门。郑善果本来就欣赏他的端庄的相貌,又听到他有如此大志,就破例把他录取了。他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诵业易成,风骨难得。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就这样,十三岁的他在净土寺正式出家了,法名即为玄奘。
  初出家的玄奘在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注2】,跟严法师学《摄大乘论》【注3】,好学的他兴趣浓厚,遂忘寝食。由于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记得,大家都很惊佩他的才能,让他担任复述之职(将师父讲的经义复讲给大众)。此时的他虽然还是个孩子,已经引起大众关注。
  过了四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扬州)被宇文化及所杀,一时举兵起义的很多,中国呈现天下大乱的局面。当时如李渊在太原、薛举在陇西、萧铣在江陵、李密在河南、都纷纷割据一方。玄奘法师听说李渊占据长安,颇得人心,就同哥哥一同前往长安。但那时的李渊,创业伊始,只重军事,对学术方面还不大注重,兄弟俩感到很失望。
  当时精通佛学的人,大多往游四川,因此玄奘法师与哥哥于武德二年(公元六一九年)一起经子午谷入汉州,在那里遇到了空、景二法师(皆是当时名僧),月余之后一同到成都,一路上玄奘一直执经请教二法师。武德三年,十九岁的玄奘和哥哥一起挂单【注4】于成都空慧寺,这期间他特别努力的学习,短短二、三年的功夫,便精通了佛教许多重要典籍,很快他在四川一带成为学人、官员们仰慕的对象。他的哥哥兼好老庄、谈吐风雅,也颇受四川人敬重。
  武德五年,玄奘法师在成都受俱足戒【注5】,学习了律法【注6】。有着极强的求知欲的玄奘法师,此时在四川已经不能满足,于是他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遭到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不得已,他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在那里讲学半年,镇守此地的汉阳王及其官僚从属、道俗之士广受法化,史载"其中有深悟者,悲不自胜。王亦称叹无极"。
  此后法师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与慧休法师质疑论法,休惊异不已,抚掌而叹曰:"希世若人,此其是也。"。接着他到赵州,跟道深法师学《成实论》【注7】,然后入长安大觉寺,跟道岳法师学《俱舍论》【注8】。这些经典,他不但耳听即懂、过目不忘,并且还能深入钻研,领会到一般大众领会不到的奥义。当时长安有法常﹑僧辩二大德,号为佛学权威,声驰海外,从学如云,都对他倍加称赏,赞他为佛门"千里驹",并预言玄奘法师的成就"当在尔躬,恨吾辈老朽,恐不及见也。"。自此,玄奘法师已令学徒侧目,声誉京都。
  【注1】我国历史上实行出家考试制度,此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朝,由顺治皇帝废止。
  【注2】《涅槃经》:是佛教中心思想的经典之一。
  【注3】《摄大乘论》:是综合大乘唯识要义的典型著作。
  【注4】挂单:僧人离开常住寺院,在其他寺院投宿称为挂单。
  【注5】受俱足戒:是出家者的重要仪式,标志着其正式成为僧人。
  【注6】律法:专门研究戒律和威仪的经典。
  【注7】《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重要经典。
  【注8】《俱舍论》:佛教小乘一切有部的重要经典。
  --------------------------------------------------------------------------------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四】志愿求法
  经过多年的游学,玄奘向国内十三位高僧学习《俱舍》、《成实》、《涅槃》、《摄论》、《地论》、《毗昙》等经论,几乎穷尽了当时各家学说,但也发现了诸家间的异见,恰如法师自己所作的《启谢高昌王表》中所说""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二道"。当、现二常是佛性论上的本有始有之争,南北二道指的是地论师的分化。南道讲法性缘起,本有佛性(当常),北道讲阿赖耶识缘起,佛性始有(现常)。这种分歧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而玄奘法师决定要来一"决"。对此,玄奘法师曾留下一段话,记述了他当时的想法:"佛兴西域,遗教东传,胜典虽来,圆宗尚缺,片言支说,未足师决,固是经来未尽,吾当求所未闻。俾跛眇儿视履,必使解行如函盖,始可谓具人矣。且法显﹑知严何人也,犹能孤游天竺,而我安能坐致耶?"大意就是说,佛教经典虽然已传到我国,但还很不全面,我应该志求未知的领域,况且前人如法显﹑知严等都能够只身西行,我也应以他们为榜样。
  自此,法师立志要到天竺【注1】求取《瑜伽师地论》来统一诸家异说。贞观二年(628)他上表要求出国,但没有得到批准。(根据慈恩传记载,法师曾再三表奏,但皆不蒙允许。)本来有同伴愿与他一起去,此时见不被批准,都作罢了,唯独他立志不移。同时他也想象到路上一定有许多艰险,他开始不断念佛求佛加持,并且主动尝试种种苦痛来磨砺自己,为西行作准备。次年北方遭霜灾,朝廷下旨准僧俗四出寻食自活,玄奘趁此离京西进【注2】。
  【注1】天竺:那时称印度为天竺,是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主张称其为印度。
  【注2】关于玄奘离京年代,据刘汝霖编《唐玄奘法师年谱》考订为贞观元年,存疑。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五】西游过五烽 
  贞观三年,玄奘法师由秦州(天水县)过兰州,到了中外通商要地的凉州(武威县)。在这里他曾接受邀请,讲经月余,当时西域各国信奉佛教十分虔诚,往来商人参加听讲的很多。他们归国后多向国王称赞,玄奘准备西行求法,此时在西域已经传开。
  也正因此,玄奘引起了凉州都督李大亮的注意。他找到了玄奘法师,追问来由,逼令他还京。幸得当地慧威法师帮助,派两个徒弟暗送他西行。但这是一种犯法的行为,不得不特别谨慎,一路昼伏夜出,到达了瓜州(安西有瓜州城)。他打听西路情形,有人告诉他:"从此北行五十余里瓠轳河(疏勒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是必经的道路。关外西北又有五烽,驻有守望的官兵。各烽间相去百余里,当中没有水草。五烽之外,才是莫贺延碛,伊吾国境"。玄奘法师听后颇为愁闷,所乘的马又恰在此时死去,只好在瓜州困顿了一个多月。
  接着,凉州的访谍到了,叫附近州县注意缉拿偷渡僧人。瓜州州吏李昌是一个信佛的人,他猜到被通辑的就是玄奘法师,李昌对法师说:"你把实情告诉我,我可以给你想办法。"玄奘据实禀告后,李昌深为感动,当面撕毁文书,劝他赶快离开。这时送他的两个徒弟一个先去敦煌,一个被他遣回。他虽然买得一匹马,又苦于没有当地人引路,因此还是很为难。
  第二天,他在挂单的寺内遇到一个叫石盘陀的胡人前来受戒。玄奘法师为其授了五戒,他很欢喜地辞去,接着又很快送了些饼果前来。玄奘法师见他身体健壮,貌又恭谨,遂说出了自己的心愿。胡人慷慨许诺说:"愿送师父过五烽。"玄奘法师大为欢喜,又出钱去买马一匹。
  第二天傍晚时间,这位胡人偕一老翁,骑一匹瘦老赤马前来。玄奘法师见了,心里多少有些不快。胡人为他介绍说:"此翁对西路极熟,曾去伊吾三十多次,所以同来商量。"老翁对法师说道:"西路险恶异常,沙河阻远,又有鬼魅热风,遇到就要丧命。同伴众多,还常迷路,你现在单身一人怎么可行?还是多作考虑,不要自轻身命。"玄奘法师答道:"我为求大法发愿西行,若不到婆罗门国,决不东归。纵然死在半路,也不后悔!"
  老翁见他意志坚定,就说:"若是一定要去,可乘我这老马。这匹马往返伊吾已十五次,知路健行,你那匹马是不行的。"于是他和老翁换了马,与胡人偕同夜行。大概三更左右,走到瓠轳河边,远远望见了玉门关。河两岸有一丈多宽,两旁有梧桐树丛,胡人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渡。
  过了河后,两人解鞍休息,玄奘法师与胡人相去五十步,彼此下褥而睡。可是没有多久,他感觉胡人突然拔刀而起,向他走来,但到距离十余步处突又折返。玄奘法师怀疑胡人起了歹心,当即霍地坐起,念起佛来。胡人还卧后,玄奘法师始终念佛。天明后那胡人竟说:"我觉得前途非常危险,又无水草,只有五烽下有水,必须夜间偷水而过,但如有一处被发现,命就不保,不如归去妥当。"玄奘法师当然不肯,胡人便露刀张弓,命他前行,玄奘法师为防备意外,不肯居前。这样并肩走了数里,胡人又停住叹息道:"师父一定通不过,如被捉住,牵连到我怎么办?"玄奘法师当即发誓道:"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也绝不牵连,请放心好了。"于是赠马一匹,劳谢而别。从此玄奘法师就孑然一身,开始独行于茫茫沙漠了!
  玄奘法师远望前方,完全是无边的黄沙,哪里有道路啊?他只好寻着骨堆、马粪前进。由于初涉沙漠,孤单无伴,不免心中惶惑,于是眼前产生了幻觉:彷佛看见满沙碛间都是军队,乍行乍息,又有无数裘褐驼马,旌旗大舞。移形换貌,倏忽千变,远看极为显著,渐近则归微灭。初疑遇到强盗,后觉遇到鬼怪。这自然影响到他心情,但他想到自己的宏愿,重新抖擞精神,很快把心安定下来。
  大约走了八十余里,见到了第一烽。他为防看守的人看到,隐伏沙沟,到夜间方起行,到烽西终于见到水源,刚想取皮囊盛水,忽的一箭飒然飞来,擦膝而过,正惊骇间,又是一箭飞来。他知道已被发现,大声说:"我是从京城来的和尚,请你不要射我!" 说罢牵马向烽,烽上人开门出来,领他去见校尉王祥。当他说明经过后,王祥并不责怪,但说: "西路艰难遥远,你终走不到,不如就近到敦煌跟张皎学习。"玄奘法师表示,任凭拘留,就是用刑罚也不东移一步。王祥大为感动,就答应为他指示道路。果然第二天饭后,使人预备水及面饼,亲送十余里,嘱咐道:"从这一条路可以一直到第四烽,那里的校尉是我本家,叫王伯陇,到时可说是我叫你来的。"
  玄奘法师照着指示,进入了第四烽,仍旧担心留难,打算偷偷取水而过。那知刚到水边,已有一箭飞来。他又像上次一样报上姓名,见到烽官,把王祥的话说明。王伯陇欢喜留宿并赠大皮囊和马夹,指示他不必走向第五烽,那里人生疏,恐怕发生意外,可从此西去百里许,向一野马泉取水。
  从这里开始,才算踏上了莫贺延碛。碛长八百里,古称沙河,也就是大戈壁。那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也无水草,是行旅人最艰苦的途程。在孤影伶仃的寂寞行程中,荒漠中的凄凉压抑,很容易给人造成心理上的错乱,让人觉得总有奇形怪状的恶鬼围绕前后。玄奘法师也遭到了这种考验,但他有坚定的信仰支撑自己,他边前进边虔诚的默诵佛经,安定自己。
  沙漠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容易迷路,他走了百余里后,没有找到野马泉,当取出皮囊饮水时,却因袋重失手落地,所储的水全流了出去。这着实令他感到恐慌了:前进不知向那面走才是,又没有了水。于是他想重回到第四烽去,可是回头走了十余里,又想到自己曾一再表示,不到天竺决不东归,怎么现在回头走呢?于是他又口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转身继续向西北前进。大戈壁仍是四野茫茫,昼则惊风拥沙,散如猛虎,夜则遍地磷火,烂若繁星,但此时的他,因下定了决心,丝毫不觉恐惧。
  这样连走了四夜五日,没有一滴水沾喉,已经口干腹焦,痛苦欲死,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精疲力尽的玄奘倒在沙漠中,在无可奈何中,只有默默念佛。
  其实此时玄奘法师距离野马泉已近,只是没有发现罢了。他僵卧到第五夜,忽觉一片冷风触身,凉爽如洗寒泉,本来眼睛已昏花,这一来也醒了。他勉强起来,蹒跚向前行进。惯走沙漠的马,有特殊的嗅觉和识路能力,行了不过十多里,马忽的自动走向别路,玄奘法师怎么也控制不住。这样又走了几里,霍然见到青草数亩。去草十步左右,便有清水一池,澄清见底。玄奘法师大为欢喜,人马俱得苏息。
  法师在草地边停息一日,然后盛水取草,才再向前进发。经过两天终于走出沙漠,到了伊吾国(新疆哈密)了。当他到伊吾一个寺中,那里有一个汉僧,看到自己国人来了,抱住大哭道:"想不到还能见到同乡!"玄奘法师也为之凄然下泪。接着伊吾僧人和伊吾国王纷纷前来看他,法师得到盛情招待。
  【注1】五戒:佛教在家修行人的基本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谓之五戒。
  --------------------------------------------------------------------------------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六】高昌国留难
  伊吾国的邻国名高昌国(在吐鲁蕃的西雅尔湖附近,按北史西域传记载,高昌在京师西四千九百里),高昌王此前已经听闻法师大名,听说法师到了伊吾就派贵臣来迎接,因此玄奘法师在伊吾国只停了十几天,便前往高昌。
  经过六天来到王城,高昌王和随从亲自出迎,法师坐在一个重阁宝帐中,高昌王殷勤拜问,对法师说道:"自从听到法师的名字,喜欢得废寝忘食,预料今晚要到,特地和妻子读经敬候。"接着王妃和侍女们也来礼拜。第二天天刚破晓,王率妃嫔又来问候,他说:"弟子思量沙路艰险,师能孤身来此,真是奇迹!"说罢流泪赞叹不已。接着他介绍曾留学长安的彖法师和年已八十余的国僧统正法师与玄奘法师相见,并让他们劝请法师留在高昌,玄奘法师当然不会答应。
  过了十几天,玄奘法师向高昌王辞行,高昌王试探说:"已命僧统师有所恳求,不知师意如何?"玄奘法师答道:"留我实是王的好意,但我志愿西行求法,不能中途罢休。"高昌王又劝说:"我从前跟先父游历中国,曾随隋帝经过东、西二京及燕、代、汾、晋等地,见过很多名僧,未能引起仰慕。自听了法师的大名,便欢喜得手舞足蹈,准备到后,拜为师父,由弟子供养一生,并命全国人都作弟子由师讲学。这里僧徒虽少,可是也有几千,我都可使他们执经听讲,希望您察纳这点心愿,不要再以西游为念。"
  玄奘法师答道:"王的厚意我是很感激,但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只因本国所有的佛法教义不够周全,多所怀疑,打算到西方寻求完备的经典。这种求道的苦心,只可日日坚强,那可中途而止,愿王收回这个意思,不要对我过分爱重。"高昌王听罢,坚决地说:"弟子爱慕法师必须留住供养,葱岭可转,此意不移,乞信愚诚,勿疑不实。"
  玄奘法师感到问题严重,便郑重的答道:"王的厚意深心,用不着多说,我已知道,但我为求法而来,既未得法,岂能中止?且王信佛法,理应帮助发扬,怎么可以阻碍?"高昌王又解释道:"弟子哪里敢来阻碍,不过因国家没有导师,故而屈留法师"。接着又说了许多恳切挽留的话,玄奘法师只是摇头不许。
  封建时代的帝王一向是一呼百诺,现在看到玄奘法师毫无商量的余地,高昌王不免恼羞成怒,当即把脸往下一沉,大声地说:"我一定要留你,不然,我可送你回国,你怎么能去?请你想一想,两相比较。还是留住为好!"玄奘法师听了,丝毫不畏,马上也不客气地答道:"玄奘西来,为求大法,现在遇到障碍,那么只有骨头留在这里,心神未必会留!"说罢这话就盘膝静坐,不再作声。
  高昌王不肯让步,但用意只是留他,所以招待更加隆重。每天吃饭,高昌王新自来捧盘,玄奘法师知道和他讲理是没用的,当即实行绝食,以示决心。他端坐不动,三日水浆不进,到了第四天,他已经气息衰微,呈现危象。高昌王见了,愧惧不安,马上又叩头谢罪,表示准其西行。
  玄奘法师恐怕受骗,要高昌王发誓。高昌王为表示对法师爱慕,就请玄奘与他共入寺院,由他母后作证明,在佛前与法师结为兄弟,准他西去求法(这就是《西游记》中所谓唐御弟的由来)。不过他向法师要求,取经回来必须在这里留住三年,并且现在仍须屈留一月讲经。玄奘法师一一答应了,开始进食。
  经过了这一番波折,高昌王对玄奘法师更为恭敬。每天法师讲经前,他都亲执香炉迎引登座,并且低跪为磴,请玄奘法师踏着他身体上台,日日如是。讲满一个月后,他替玄奘法师剃度了四个沙弥,以便路上服侍。又制衣服三十套,特制棉衣及靴袜等数套,另送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和绢等五百匹,以充往返二十年的费用。此外还有马三十匹,脚夫二十五人,并遣殿中侍御史欢信,护送至叶护可汗处。
  高昌王还写了二十四封信,分别送往西行路上要经过的屈支等二十四国,托他们国王善待法师。各附大绫一匹。此外还以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献给突厥的叶护可汗,在信中说:"这位法师是我的弟弟,他想到婆罗门国去求法,希望可汗爱护法师如爱护我一般,同时更请敕以西各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
  玄奘法师受到如此厚礼深情,也特地写了一篇骈文称谢。高昌王读后十分感动,到法师出发时,高昌王与诸僧、大臣及全城的人民出城相送,依依不舍,竟抱着法师大哭,真的如失去无价之宝一样。最后他叫王妃等先回去,自己和僧人们乘马又远送了数十里,方才珍重而别。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七】 游历北印度
  由于得高昌王的大力帮助,玄奘法师在继续西行的路上较之此前要顺利,但还是不可避免要遇到艰困。
  法师从高昌国出发时,高昌王除了给他准备了旅行物资,还挑选精壮马几十匹,又选派几十名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为随行役夫。玄奘偕一帮人,一路经过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拜城到阿克苏一带),到达葱岭以北的凌山。在屈支国因雪路未开,先困了六十余日,刚出发又遇到一伙两千余骑的强盗,但他们因分赃不均,自斗而散,法师一行人才化险为夷,接下来他就要面对凌山的阻难了。
  凌山即天山,在葱岭北端,峰高触天,千年冰雪,积而为凌,春夏不化。汗漫连云,仰望皑然一片,没有边际,蹊径崎岖,登涉艰难,加以风雪杂飞,寒冷彻骨,要翻越它的艰难,可想而知。玄奘一行一连行走了七天七夜,才翻过凌山,停歇时却发现同行的徒侣之中,冻死的有十之三四,马匹则冻死了一大半。
  玄奘鼓舞大家继续前行。出山后遇到的是方圆千四五百里的热海(今中亚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西北行几百里,终于到达碎叶城(中亚吉尔吉斯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拜会了西突劂首领叶护可汗。
  可汗因三年前曾受教于印度沙门婆罗颇伽罗,所以对玄奘法师很欢迎,他直率的劝玄奘法师道:"法师不必往印度国,那里天气很热,十月相当此间五月,看你的容貌,到那里怕会被热气融化。而且那里人黑得很,没有什么气派,实在也不足一看!"玄奘法师当然不作考虑,他也并不留难,很快就派人护送起行。
  由于叶护可汗当时控制着西域各国,他写信派人送达各沿途国家,要他们保护玄奘平安经过。于是法师下面的行程可谓一路风顺,先后通过了羯霜那国(今中亚),吐火罗国(今阿富汗北部)等中亚十个国家,越过了"层冰峨峨,飞雪千里"的大雪山(兴都库什山),时间近一年,行程一万四千余里,到了邻近北天竺的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附近)。
  在迦毕试国时,玄奘曾受到各寺的邀请并为当地僧人讲经说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法师即于寺夏坐。其王轻艺罗,信重大乘,乐观讲诵,乃屈法师及慧性三藏于一大乘寺法集。彼有大乘三藏名秣奴若瞿沙、萨婆多部僧阿梨耶伐摩、弥沙塞部僧求那跋陀,皆是彼之称首。然学不兼通,大小各别,虽精一理,终偏有所长。唯法师备谙众教,随其来问,各依部答,咸皆惬服。如是五日方散。王甚喜,以纯锦五疋别施法师,以外各各有差。"由这段记载,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玄奘的佛学造诣,也可以看出他的天才的外语能力。
  其后,玄奘法师从迦毕试国出发游历滥波国(今阿富汗东部的拉格曼)、那揭罗曷国(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佛顶骨城(贾拉拉巴德以南)、灯光城等地,由阿富汗出境入健驮逻(犍陀罗)国。 玄奘法师在这段行程中还经过一个叫"梵衍那"的地方,他惊叹于那里巨大佛像的辉煌壮丽,多年后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回忆说: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这两尊大佛,就是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毁,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
  法师继续东行,进入了北天竺境内。当时的印度,是一个众多小国林立的局面,玄奘法师进入北天竺后,到处观礼圣迹,学习经典。他在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瞻仰了释迦牟尼诞生地古迦毗罗卫城,参观了释迦牟尼在世时长住说法的圣地--祗树给孤独国,参拜了释迦牟尼苦修悟道的菩提树和他圆寂圣地婆罗林。
  由于该国是小乘佛教的发源地之一,为天竺佛教史上的"第四结集"留下了很多经论典籍,那里有重视学术的传统,有九十六万字的佛教经典论文刻在赤铜上保存下来。玄奘如鱼得水,嗜经如渴,跟著名的僧勝法师学《俱会论》、《正理论》【注2】以及《因明》【注3】、《声明》【注4】,并把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字的经论全部学通,自此他如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一样,精神振奋,意志风发。
  玄奘在迦湿弥罗国停留了两年,从那里西南行七百里至半茹嗟国,复东行进入磔迦國,玄奘法师和徒伴二十余人准备渡旃达罗婆伽河时,遇到五十几个强盗,他们的衣服资财被劫夺净尽,但强盗还不甘心,挥刀驱迫他们进一枯池,想来个集体屠杀。池里长着很多的蓬棘萝蔓,他与另一沙弥深入棘林中后,竟发现池南有个水穴,人可以通过,他们便从哪里逃了出去。
  他们跑了二三里路,遇到一个农夫,农夫了解了详细情形后吹角告警,集合了村里八十余人,各带武器,急急赶到枯池救出了临难的其他人。大家惊魂未定,个个悲泣,独玄奘法师倒蛮高兴,大家都觉的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人生之贵,莫过性命,性命既存,他何所忧?我国书上说:'天地之大宝曰生。'大宝既在,小小衣服资财又算得什么呢?"众人听了,也都转悲为喜,从这里可以充分看出玄奘法师具有令人难及的洒脱和涵养。
  第二天他们到了磔迦国东境的大庵罗林中,在那里遇到了传说中已七百岁的老婆罗门【注5】,这个人学问非常渊博,他知道玄奘法师等遭难,便号召市民救济,玄奘法师为市民讲经,极受欢迎(可见此时的玄奘法师已经对印度方言掌握的得心应手了),得到许多毡布等赠品,解决了一行人的困难。他在那里停留一月,跟老婆罗门学习了《经百论》、《广百论》【注6】等。
  接着他从此东行五百余里,进入那仆底国。那里有位大德叫毗腻钵腊婆,原是北印度王子,学问极高,著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玄奘法师在那里住十四个月,跟他学习《对法论》【注7】,以及《显宗论》、《理门论》等因明学论著等。接着又跟一位叫旃达罗伐摩的大德学习《众事分毗婆沙》四个月,其后他继续前进,进入了中印度。
  【注1】《毗婆沙论》:小乘"一切有部"的一部大论
  【注2】《俱会论》、《正理论》:都是小乘重要著作。
  【注3】《因明》:印度的逻辑学
  【注4】《声明》:印度的文字文典学
  【注5】婆罗门:古印度分四个阶级,婆罗门是最高的阶级,掌握国家文化、宗教事务。
  【注6】《经百论》、《广百论》:都是大乘空宗重要著作
  【注7】《对法论》:即小乘重要论述《阿毗达磨论》。
  【认识玄奘法师系列之八】 殑伽河遭险和那烂陀寺的学习
  中印度是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那里佛教学术之风最盛,玄奘法师在中印度前后游历了三十余国,停留时间也最长。他先在禄勒那国听大德讲《经部毗婆沙》(广释小乘经部义的论书)。在袜底补罗国跟一位名密多斯那的大德学《有一部辨真论》(小乘论著)。在羯若鞠闍国,又依一位毗离耶犀那大德学《佛护毗婆沙》(解释佛护一派教义的论书)。
  自羯若鞠闍東南而行至阿踰陀国,他在这里朝拜观礼佛陀迹后,与八十余人同船,順殑伽河東下,正向阿邦穆佉国前进中,遇到十几条强盗的賊船,它们劫持了玄奘法师乘的船,逼使大家上岸,脱掉衣服,抢劫财物。更糟糕的是,这群强盗信仰 "突伽天神",每年要找一个状貌端美的人,活杀血祭,此时一见玄奘法师如此仪容端庄,喜出望外,立即遣人取水,在花林中和泥涂地作坛,把玄奘牵上去,准备杀他祭祀。  
  玄奘法师并不慌乱,他婉转地向强盗解释道:"以我这样丑陋的身体,能作祭神的礼品,当然不敢吝惜。但我远来,是礼佛圣迹,并学经法,志愿未遂却被杀戮,恐怕并不吉利!"一同临难的人也代为恳求,甚至有愿以身代替的。但强盗坚决不答应,玄奘法师知道无可挽救,便对他们说:"希望你们给我片刻时间,不要急于逼迫,让我正念分明的死亡,就是你们对我的恩泽了。"同行诸人,欲救不得,悯其遭遇,齐声痛哭。
  而此时的玄奘法师却专心正念思维弥勒菩萨之所(因玄奘法师修学的唯识宗,临终求生弥勒菩萨之所)。法师很快便入定【注1】了,他在定中似乎已经过了数天,并来到了弥勒菩薩庄严无比的妙宝台,参见了菩萨。于是法师身心欢喜,全然忘记了即当就死的事。
  这时,突然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涌巨浪,把船都掀翻了,这些强盗们吓得大惊失色,急忙问大家:"这和尚是什么来历?"同行人把玄奘法师的经历讲给他们,警告他们说:"若是杀了他,你们有无量罪过。"强盗们马上决定释放他。当一强盗上前解绳时,玄奘法师这才从定中被惊起,他仍闭着眼睛问道:"时间到了吗?"强盗说:"不敢害师,愿受忏悔!"玄奘法师知道了原委,于是向群盗讲法,劝他们改邪归正。群盗深受感动,当即将武器投河,物归原主,欢欢喜喜地互相告辞了。
  玄奘在北、中天竺游学、观览已有四年,此时的玄奘法师己经三十五岁了,他继续前进,向天竺最高的佛教学府那烂陀寺进发,打算在那里得到深造。
  那烂陀寺是古天竺摩揭陀国王舍城东的著名寺院(今印度比哈尔帮巴腊贡),据传,原是帝日王为北天竺曷罗社盘社比丘所建,后经历代国王扩建,成为古天竺规模最大的寺院。全寺占地一千二百亩,分八个大院,僧房鳞次栉比,佛塔成排有序,极其壮丽崇高。寺内聚集了精通各项学术的学者,常住人就有一万左右。国王为了表示钦重,拨出百余城邑负担供养,学人衣食无忧,安心向学。由于该寺在佛教研究方面显著地位,成为全印度所有佛教学者们最最向往之地。
  寺院的主持是年已一百六十岁的戒贤法师,他的道德学问为众景仰,大家都不呼其名,称他为"正法藏"。寺内学者听说玄奘法师求法而来,派了四十名大德前往迎接,然后引见戒贤法师。玄奘法师依照规矩,很恭敬地顶礼参见,戒贤法师命坐,问他:"从何处来?"他答:"从支那国【注2】来。欲依法师学《瑜伽论》【注3】。"戒贤法师一听"支那",就流下泪来,当即喊来了弟子觉贤,让把他自己三年前病中的情形告诉大家。
  原来三年以前戒贤法师四肢患病,如火烧刀割,痛苦异常,法师因此而打算绝食自尽。谁知有了这个想法后,夜里便梦见文殊菩萨,对他说:"你过去世作国王时残害众生,故招此苦。你应当悔责自己,弘扬正法,方能解除怨业。欲绝食自尽,得不到解脱的,死已再受身,还得受苦。三年后有支那国的僧人來此学经,现在已经出发在路上了。你应该耐心等待他,为他讲法,此人得法后,将来会广泛流通,利益众生。从今日以后你的病会渐渐好起来。"从那之后,戒贤法师果然渐渐病患转轻,此时终于见到了已等待三年的玄奘法师,当然是悲喜交加。众僧听后,无不唏嘘惊叹,玄奘听了也感慨万端。
  于是,玄奘法师被安置在幼日王院,被待以上宾之礼,招待极为周到。每天供给担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并供给大人米一升。 这种米大于乌豆,作饭香鲜,为此国特产,平时只供国王和大德食用,所以又称为大人米。蘇油乳酪石蜜等则随日取足。此外并有侍者一人,帮助料理琐事,出行则乘象舆。并有二十人陪从。那烂陀寺主客万僧,得到这样供给的,连玄奘法师一共只有十人。
  那烂陀寺聚集着佛教大乘、小乘十八部,以及欲典吠陀(印度古典经书)、因明(印度的逻辑学)、声明(印度的文字文典学)、天文、地理、医方、术数等各种学者,这些人中间,能解经论二十部的有一千余人,能解三十部的有五百余人,能解五十部的连玄奘法师在内只有十人。只有戒贤法师一切穷览,无所不通,德秀年耆,为众宗匠。戒贤法师本来因年事己高,早就不再登坛讲经了,自梦感之后,讲经之心骤生,玄奘到来后,戒贤精神奕奕,旋即开讲《瑜伽论》,每次前来听讲的僧众,济济满堂,多达数千人,前后共讲了十五个月。
  玄奘法师在这里前后钻研学习了五年,听戒贤法师谈《瑜伽论》三遍、《正理论》一遍、《显扬圣教论》及《对法论》【注4】各一遍,同时还学习了婆罗门书及印度各派学说。那烂陀寺的讲经,为讲座式,一人主讲后,众所者可以发问,辨难析疑,气氛热烈,活泼生动。玄奘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思辩能力,深得戒贤法师的信任和器重,为此他多次奉师之命为僧众讲解《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等。
  但是,玄奘法师并不以此为止,五年以后他开始向天竺各地游学,先后从名师学习了《毗婆沙》、《顺正理》、《集量论》、《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论,以及《瑜伽要义》、《正量部根本阿毗达摩》、《摄证法》、《成实》等,之后重回那烂陀寺。当他参见戒贤法师后,又听说寺西有个出家大德名般若跋陀罗的,学问很好,又从学两月,咨询所疑。又特赴杖林山胜军居士处,用了两年的时间,学《唯识决择论》、《成无畏论》、《庄严经论》、《不住涅槃》、《十二因缘》、以及问瑜伽、因明等,才再度回到那烂陀寺。各地游学时间总计四年。
  玄奘在游历中,到处参拜佛像圣迹,其中有一次令他终身铭记。在伴爛拏鉢伐多国有一座秀丽的山,山上的精舍【注3】里供养着观世音菩萨的像,据说有求皆应,很灵验。由于参拜的人很多,看护者将其围上栅栏。玄奘法师到那里依照天竺的礼仪,准备了许多鲜花,远远的撒向菩萨像。但此前他许了三个愿:一是愿学后平安回国,若遂愿请"花住尊手",二是愿命终见弥勒菩萨,若遂愿则请"花挂尊兩臂",三是见某些经中说,众生中有一类没有佛性,自己对此感到疑惑,如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修行成佛的话,愿"花貫尊頂"。许愿后他撒花,竟然全部如愿,玄奘欢喜无比,旁边的人见了,莫不礼敬赞叹。
  重回那烂陀寺的玄奘法师,由于综摄各师所长,学识与世无双。戒贤法师命他在寺开讲《摄大乘论》及《唯识决择论》。当时寺内有位大德名师子光,他学般若宗,为大家讲《中百论》,因而对《瑜伽论》颇有指摘【注6】,但原来听师子光讲经的人,却渐散归到玄奘法师处。玄奘法师为了消除师子光的误会,特著《会宗论》三千颂(梵文著作已失传),阐述二宗宗义并不相违的道理。该论会通大乘各家精义,深入浅出,精要得当,受到戒贤法师和诸大德的赞许。他的讲座和著作,由那烂陀寺象电光一样迅速传遍了五天竺各地。
  而师子光则大感惭愧,愤而出居菩提寺,另找东印度一同学名旃陀罗僧诃到来与玄奘法师论难,希望能洗刷去这一耻辱。不料旃陀罗僧诃到来以后,惮于玄奘法师的威严,竟默不敢言。自此,玄奘法师声誉更盛,在印度已被为公认为佛学界的权威。
  【注1】 入定:入于禅定之意。将驰散之心收摄并深入于安定不动的状态,使精神摆脱肉体之束缚。
  【注2】 支那:即中国。
  【注3】 《瑜伽论》:大乘瑜伽学的要典,后经玄奘法师译成中文,名《瑜伽师地论》,计一百卷。
  【注4】 《对法论》:即俱舍论,佛教小乘一切有部的重要经典。
  【注5】 精舍:印度的出家修行者所居之处。
  【注6】 般若学阐扬"空"义,而瑜伽学阐扬"非空非不空"义。


{返回 玄奘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玄奘及其唯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黄心川)
下一篇:玄奘与印度佛学——从玄奘在印所著的三论说起(吕澄)
 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之路
 玄奘圆寂玉华山(王仲德)
 玄奘与印度佛学——从玄奘在印所著的三论说起(吕澄)
 千古名僧玄奘(海山法师)
 唐玄奘的失败(李玉朝)
 玄奘法师与唐太宗、高宗——初唐政教关系的个案研究(宋道发)
 论玄奘精神(黄心川)
 唐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玄奘(高杨)
 玄奘思想溯源及其影响
 玄奘与四域佛教(刘元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狙公失猴[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栏目:温金玉教授]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六天 字字入心不空过[栏目:智谕法师]
 自己天天造恶业,自己不知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