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一课
 
{返回 悟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1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一课

主讲:悟演法师

在实修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气合一与气沉丹田是合一的。气不能憋,唱颂时候,先叹口气,气在哪里,唱颂的“嘴巴”就在那,要找到后腰的两个力点。

二、用心进入禅修的境界。今晚坐禅心的实修方式是:放着华严佛乐、耳朵倾听音乐、心定坐蒲团、关注业处。心与念佛声、鼓点声一一相连,三点相连,本心不动即为禅心。

三、禅心用在当前一心、一气、一合,合为心气合一之意。念佛时为何会出错是因为忽视了规则——听鼓点念佛,而被音乐干扰,没有心中了了分明。南传的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华严的摩诃止观,汉传的参话头,都是让我们明白心用于当下一念。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并且清楚明了在周围发生的事情。当下的心、行要分明。

四、学佛是快乐的,是直下承担,没有前后。即是“前念不生,后念不起。”

五、直下承担即当下一念,悟生死相续。生中有死,死中有生,如理作意。当下一念,生死一心,禅的方法就是进入快乐解脱的灵修法门。

六、学佛是解压减负。如果这条原则做不到,定位则错误。事情应真实化、简单化,不能将学的东西来套牢自己、束缚自己。现实中常常有疑惑,做婆婆的要帮媳妇坐月子,觉得破了戒而恼怒。不要恼怒,否则怎么了缘,恼怒会毁了持戒的功德。当下不起杀念,用当下的心和念来做,该做的则做,善巧随因缘代替,不起杀念不为杀。回归于本然,本然即为心。

七、如何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今晚思考作业。

八、学佛要自信,不要通过谁来观因缘。用所依因缘和自己的心去回向他、解惑帮助他,才是真正随缘而不是一种放弃。

九、依法向上、永不退转是我们来学习的动机。在修行二六时中要像放烟花一样“一线而上满地花”,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2012.12.27


{返回 悟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0一二年九月十八日观音佛七解七
下一篇: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二课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二O一二年四月初七日佛七解七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二O一二年九月十三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一课
 发心与觉悟
 善念
 二O一二年四月初五日佛七共修第二课
 因果
 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二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阴险狭 佛力救度[栏目:传喜法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7章 琼波浪觉的梦魇[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题普庵祖师书金刚经[栏目:太虚法师]
 胜鬘经 14 如来真子章[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回向偈[栏目:回向]
 西藏生死书·第十三章 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栏目:索甲仁波切]
 抚养孩子时需要有善巧方便[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柳宗元与佛教[栏目:赖永海教授]
 如果胜利意味着打败所有人……[栏目:包容的智慧]
 僧宝论33、誓死为道的虚云老和尚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二)[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