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6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今天我是头一次到基隆市与大家共结法缘,我每到一个地方做专题演讲,往往都会有一种内心的感动,为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佛教,尤其是中国的佛教,从民国六十年以后慢慢扩展,慢慢热络,至少目前在台湾地区的佛教徒将近八百万人,这是很令人兴奋的。
  以目前的社会形态来看,时代进步,经济提升,生活越富裕,善良的人性却越来越淡,佛教徒人数这么多,按道理讲,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充满祥和、平静、以及欢乐的气氛。但我们从广播、电视等媒体,会发现许多令我们忧心忡忡的问题,为什么?难道信佛的人对社会不能产生平衡的作用吗?这并不是佛教出了问题,也不是学佛的人出了问题,问题在于时代的变迁。大家知道自从解严后,一切都开放,才慢慢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很多学者专家会说:是教育出了问题、是政府的法制不够严谨、或者说执法有问题……等等;其实这个时代是把「钱」字摆在大前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活富裕,物质条件太过于奢侈,几乎要什么有什么,当然我们想得到这些,就必须用金钱去交换,我们无非都是为了「钱」而忙碌。
  事实上,钱并不是罪恶,问题在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赚取钱财的途径、手段是否正当?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能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去赚取,那并不为过。依佛法而言,我们应该做钱的主人,不要成为钱的奴仆,如果正正当当的赚钱,正正当当的花钱,就是钱的主人;若是被钱所迷惑,被钱所转,就是钱的奴才。
  今天我要特别介绍:学佛者应以「菩萨」作为大前提,也就是说所谓的中国佛教是以菩萨行做为行为的准则。「菩萨」的定义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以慈悲为怀,以喜舍待人。」也就是说能做到慈悲喜舍的人就是菩萨。菩萨的行为、心态、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去表现?应有什么样的作为?就是我今天晚上的主题。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
  「慈悲」两个字往往有很多人误解,误认为只要给人好处、给人方便,或是有求必应,不需要任何的条件,甚至满足对方的「为所欲为」,这样才是慈悲。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学佛的人只要表达一些真实言语,就被认为不慈悲。甚至还会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佛教讲慈悲,不就是拔苦与乐吗?我有了苦,你帮我拔除,给与我快乐,才算慈悲。」这话乍听似乎没有错,可是是否想过:为什么有苦,需要他人帮忙拔除?为什么没有乐?,反而仰赖别人给与?为什么看别人似乎只有乐,而没有苦;看自己却只有苦,而没有乐?你是否曾想过,别人今天的乐,是曾经付出多少的苦,而得到的一种收获?
  只要是人,必然会经历属于他自己的苦乐。释迦牟尼佛提出拔苦与乐,并不是告诉学佛的人或者出家人,拔除人家的苦、给与人家快乐,是没有任何的限制,没有任何的规范,没有任何的要求;也就是说绝不是盲目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因为误解就会越做越害怕。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因为人有三毒的问题。
  首先我们谈「贪」字。人常是贪得无厌,不能满足;你即使帮对方化除苦、给与乐,他仍觉得不够。比如说:我们现在谈各种福利,谈各种保险。以人的贪心而言,最好大家都不必做事,都不须付出,由政府来养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过最好的日子。事实上,如果我们把立场转换一下,在观念上可能就不大一样了。所以佛法谈「三毒」,头一个就是「贪」字。
  佛法提醒我们,「贪」的根本成因在于欲望的「欲」。因为人为了满足欲望,才会生起这份贪心。当然只要是人,必然有欲望,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众生皆有欲」。但「欲」是为了维护色身,使色身平安;绝不是教人以贪得无厌的心态,满足自己的欲望。事实上,「欲」的本身如果不以贪为前提,并不是困难的事。
  我们看台湾,在四十年代想拥有一部脚踏车都不容易,曾几何时,摩托车、汽车随着环境的转变,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在慢慢提升。
  我举这个例子目的何在?也就是说:人皆有欲望。今天我们开汽车,并不表示是贪心,可是如果本身没有具备这种条件、能力,或者说自己条件只能开裕隆车的话,而却非买宾士不可,那就变成「贪」了,因为它超越了自己的能力。
  我们人之所以有欲,关系到时节因缘。什么叫做「时节因缘」?那就是我们处在不同的时空,以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个世界的环境。人本来就有不同的处境,有的非常有钱,有的可能差一点,有的的确家无恒产。可是不管所处的是什么环境、地位或者时间,最要紧的是一旦欲望有所超越,那就是贪。
  我再举一个与欲望有关的例子:佛教反对邪淫,也就是说男女感情关系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导,婚外情、重婚等问题,这种事情的发生,究竟是关系到什么?其实都是一个「欲」字。为了填满自己的欲望,就会不顾一切,造成贪的行为。
  我们再看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为了钱财不择手段,当然会违法。我们晓得法律难免会有漏洞,或者解释不同,让贪欲者有钻营的机会;依照佛教的戒律来讲,正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为什么?我们把戒律庄严起来,最大目的是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受到伤害。欲望不得满足,就会产生贪,贪就会造成伤害,不仅会伤害别人,自己更会受伤。因贪而不择手段,肯定会伤害别人;伤害了别人,就要负起法律责任;犯了法,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你想,是不是自己最后会受到伤害?
  刚刚谈到人都有欲,只是佛陀告诉我们,人有欲,是为了维护正常色身的满足,不是教人超越自己的条件,能力的负荷;如果因超越而过份,那就构成了贪,贪就会造成伤害,不论是别人或自己。所以佛法谈十善道、十恶道或者讲十善业、十恶业,都是关系贪的问题。
  我们人因为贪,会造成「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的行为,有没有想过,任何事都是从小处累积,就好像储蓄,也是一块五块累积而成。其实任何的行为造作,都是这么点点滴滴慢慢累积形成。如果我们忽略了,因而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话,最后所犯的都是大事。
  譬如说:你对某人偶尔讲一句不好听的话,起初他可以勉强能接受,如果连续讲下去,至终他会恼羞成怒;相反的,如果对别人讲一些悦耳的话,偶尔讲,他并不在意,如果多讲几次,他就会信以为真。人任何的行为都是这样慢慢累积起来的,这种累积,其实小,也是一种贪,大,还是一种贪。只是小贪造成的伤害较小,大贪造成的伤害比较大;伤害是相同,只是轻重的分别罢了。那要怎样去做,才能做到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致受到伤害?似乎不是容易的事。
举例来说:父母对待子女,几乎没有任何的伤害存在。付出者与接受者都是在善心、慈爱心下进行的。所以父母养儿育女是无条件的,因为父母乐于付出,并不认为自己受到伤害,尽量给儿女最优渥的生活环境,受最好的教育,都是无条件的付出。再深入一层来说,父母对儿女,即使自己受到伤害,他也乐意付出。譬如在患难的时候,或发生水灾、火灾、人祸的时刻,常有牺牲自己救助儿女的事。在新闻报导上也曾见过,老师为了救学生,以身蔽护之,自己虽然受到伤害,但却救了学生一命;老师身受伤害,不是也无法做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吗?但这不能以感性或理性区分。「伤害」在佛教上往往着重其结果,重要不在过程;只问其结果是否有饶益性,至于过程所发生的并不重要。只要能把握此原则,注意其结果能利益众生即可。
所谓「忠言逆耳」,讲真实的谏言,往往令人受不了,听不进去,等事情发生了才后悔。在忠言的时候,这些话并不好听,若能接受,把它听进去,其结果也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人就是有这种毛病,喜欢听好听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如果我们能以父母待儿女的心态去与人相处,或者把年纪长于我者,视同父母;同于我者,视如兄弟;幼于我者,视作儿女。佛菩萨以慈悲为怀,就是以这种心态去待人,所谓众生平等,不起分别,就是如此。问题在于你能否把握?如果不能深入去认识了解,误以为众生平等,就是凡所有动物都跟人一样,都是一条命,那你就错了。
这两者生命虽相同,但业并不相同,因为人与畜生本来所受的因果报应就不同,怎可把他们放在同一定位点上?就如同富者,他可享有想要的生活,可是自己的条件不足,就不可以要求相同的生活水平,是同样的道理,何况即使同样是人,各自的差别也很大;有的人生在富贵人家,衣食富足不缺;有的人生于贫困寒门,经济拮据,三餐困顿。所以佛菩萨谈众生平等,无分别心,若只在名相上打转,并不依从个人业力所作,于今日所得感报上去认识,必会感到忿忿不平。
  再举例来说:媒体曾经报导一富家女,宁愿翘家当妓女,照理说他的环境不错,何苦如此糟蹋自己?根据记者报导:她一回家,父母常限制她,这个不行,那个不可。由于常和父母吵架,心想不如当妓女,自己一人生活较自在,也不缺钱花。那名女孩并不贪于钱财,但她贪于任性,贪于「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所以贪字很难定位,只要是超越自己能力及本份,就叫做贪;也就是说,「守本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即使有「欲」,也不致因为贪而造成伤害。
  其次是「瞋」,瞋即是愤怒,仇恨的心。人总兼具感性、理性两面,当人在理性不能平衡的时候,就是过度感性所造成的现象。现在常有人说:若能在感性及理性上找到一平衡点,就会比较理想。这在世间法上似乎可以成立,但在佛法上永远也找不到平衡点。为什么呢?我们看,所谓感性即以感情用事;理性是比较客观。大家想想:当人感情用事时,如何能客观?若人能客观些,又怎会感情用事?同样的,太过理性者,会流于冷漠、无人情味。如果要从两者中取到平衡点,是否要一半感性,一半理性呢?就以翘翘板来说,如果一端是感性,另一端是理性,当它平衡时,是在什么状态下?
  「感性」与「理性」-其实,人是不可能用平衡的方式去找,而是说:当我们表现感性或理性时,它有一个大前提-「会不会造成伤害」?不管是伤害别人,或是伤害自己,你用感性或理性都错了;如果不会造成伤害,不论你用何者,都不成问题。
  所以佛法说「不起分别」,是要我们别在人的正、负面上去分别、计较、执着。因为是人,就会有问题,如果人没有问题,佛法也没有用武之地!因为佛法是针对人的问题,教我们如何去处理的道理、方法。
  人的瞋恨之心,也是因为受到伤害才有所引发。
  最后要谈的是「痴」,提到痴字,万不可在上头加个「愚」字!这个痴字,不是指愚笨的意思,是痴迷的痴;痴是执着、迷惑,若说成愚痴就错了。一个愚蠢的人,他不会痴迷,因为他不明事理,反正横竖就是这个样,也无从执着起。人是被迷惑后,才会有所痴迷。譬如说: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娇娘,有人就会说:简直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说这种话的人,就是痴迷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懂为何这位女子会嫁给这位男士,因他不是当事者。我们绝不可只在表相上计较执者,不可被外在的相所迷惑。一个人的内在美,必须要相处一段时日后,你才能了解他美在那里。因此所谓的痴,如果不是被迷惑的话,绝不会发生痴迷的现象,所以痴绝不是愚蠢。
  我们再看,有些残障人士嫁娶正常人,往往我们只从表相上去论断,很少探讨他们的结合是为了什么?他们的结合是否真如外人所想,是痛苦的吗?我想不尽然。如果真是外人所想的那样,他们早就离婚了。所以痴迷之心,在佛法上叫做「无明」;我们人常处在无明之下,面对人与事,只是以自我意识去认定,而产生计较执着。
  佛教常教我们要正知、正信、正见。但多少佛教徒喜欢神通、瑞相、感应,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们被迷惑了。容我说句实话,即使有神通,能帮人签六合彩,中明牌吗?如果神通真的那么广大,岂不发大财了?为何有神通的人,不去做这些事?我们再看所谓的瑞相、感应,不错,佛教确实有这些,但那终究仍是「相」,金刚经言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究竟有何内涵?值得深思。
  人往往对愈神秘不可测的,愈好奇;愈是不可思议的,愈想要去发现它。事实上,那些玩魔术的,若不明白其关键所在,也会觉得他神通广大。所以有很多人被迷惑了,而产生不可自拔的痴迷。佛法强调正知、正信、正见,是教我们不要迷信,并不是说神通、瑞相、感应不好,而是说这些究竟对你对学佛有何利益?
  我在各地演讲,特别强调学佛是为自己,学佛要靠自己,不可依赖佛菩萨或依赖三宝、法师,自己应该多学些道理方法,在修行上多下些功夫。刚开始有些人会照着去做,但做了一年半载或两三个月后,却发现自己一如往昔,并没有什么神通、瑞相或感应。就像每次我上完课后,常有人会问我:「老师父,你每次讲课要准备多久的时间?」我说:「要花七十几年准备!」他感到很惊讶,因为他被「七十几年」所迷惑了。其实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以前七十几年的学习及修养,今天我怎能在课堂上,把佛法介绍给大家?
  刚才我们谈「人的三大问题」-贪、瞋、痴。在座的各位可能觉得跟印象中,引经据典的讲经说法似乎有些距离,为什么我所说,都是一些生活中俯拾即是的问题?我们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所讲的话,这位大诗人所说的,连三岁小孩都懂得,但八十岁的老翁却做不到,为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谈何容易!还要「自净其意」!即使最后一句话,我也要提醒各位,那也只是「佛教」而已,还不是「佛法」。
  或者你有所怀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都是佛法吗?尤其是自净其意,怎可说不是佛法呢?但那只是一种宗教,佛陀教化众生,对众生的希望而已。若想要成佛、菩萨,仅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并不能达到佛、菩萨的境界,为什么?以菩萨的行道而言,有许多必备的要件,最起码的「六波罗蜜,四无量心」,就已经够我们忙的!此外,还要有「戒定慧」四无漏学的基础,你才有机会成就菩萨;况且成就菩萨,尚有「十地」这十个不同的层次。
  所以谈人有贪、瞋、痴,其目的何在?因为是人就会这样,问题是该怎么办?  曾有人这么说:「因为人有贪瞋痴,所以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我告诉各位,佛法不可用这种方式来讲,佛法不能说:用戒定慧去对付贪瞋痴。
  人的贪瞋痴,是因人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所谓业力形成的。勤修戒定慧的目的,不是教人以戒对付贪,以定对付瞋,以慧对付痴,佛法不是相对法,我们说佛法是讲究圆融处理;譬如处理世间的烦恼,处理是什么意思?以现在的白话来讲就是「突破」。
  我们如何突破现实的贪、瞋、痴?并不是拿戒定慧去对付贪瞋痴;其实,贪需要戒定慧,瞋也需要戒定慧,痴还是需要戒定慧,并不是一个对治一个。因为贪瞋痴是我们众生有漏的行为,戒定慧是可以突破这些有漏,而达到无漏,所以我们称戒定慧为三无漏学。
  再譬如:转烦恼成菩提,并不是找一个菩提去对付烦恼,而是说烦恼中有菩提!当身心不安时,这种现象就叫做烦恼;什么是菩提呢?就是当烦恼生起的时候,去面对、发现烦恼。烦恼什么?为什么烦恼?从这些探讨中,我们去认识、分析、了解;如果敢于面对烦恼,还能去认识、了解的话,自然就有能力处理烦恼。而佛法里面有很多的道理方法,告诉我们怎样去面对烦恼;我们正可应用这些道理方法,突破、化解问题的关键,你在烦恼什么?为何烦恼?从这方面下手去探讨许多的「为什么」,再依循佛法中的道理方法,自然就可以化解问题了。
  各位想想,菩提是怎样产生的?你能不能做得到呢?说归说、做归做,二者往往有距离;也就是佛法说的,「解」跟「行」两者要圆融。
  大家知道佛法谈「信、解、行、证」,最后一个「证」字,证明你真能依一些道理方法,把烦恼化解掉,从烦恼中显现出来的,才是佛法中所谓的菩提。当双方之间有误会时,叫做「无明」;误会都搞清楚了,那叫做「觉」,或者叫做「明了」。人在无明之下才会有问题,才有贪、瞋、痴;如果人能从无明中,而能明了,当然就能从烦恼中间显现菩提。
  如果说因众生有贪瞋痴,我们才学戒定慧去对付它,那真是叫吃力不讨好,比不学还糟糕!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学佛若只是依于某一些法门,那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所以当问题发生时,为什么我们不去探讨有什么样的道理,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佛法是对人说的法」,因为人有问题,才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帮助我们去认识问题、了解问题,而后化解问题,那才是真正的佛法。
  因此在贪瞋痴的前提之下,可以发现:所谓的人心、人性、人道都在这里面,人本来就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在问题一发生时就把握住?因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之间的因缘、因果关系,除了自己,还有别人。譬如: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也就是说事情的发生,绝不是个单一的问题。
  事实上,人总是免不了在人事上会产生问题,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知识、经验或者所具备的条件不够,该怎么办?
  以世间法而言:要受教育,要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吸收新知。其实佛法就是如此,因为佛法是针对现实生活,关系到人、关系到事以及人的能力所不及的地方,而佛法的道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就好像我刚刚讲的贪瞋痴及烦恼,你必须要学习佛法,修养戒定慧,才能突破自己所处的困境,而且不会造成伤害,很可能还会得到利益。
  我们常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也就是人都是这样慢慢成长,要经历许多的教训失败,从中学习许多经验,不论是好的或坏的,慢慢就知道该怎样去面对人与事。但只是依于世间的这些知识经验是不够的!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不管你的智商多高,你就没有办法知道过去以及未来。人就是如此,对现在所处的环境,顺者得意忘形,逆者怨天尤人。
  我们不妨思考,有一个人看似从来没有做过坏事,都是做善事,也从不伤害人,为什么他还会生病?为什么还会发生意外的灾难?问题在我们怎知他过去的情形呢?我们再看看自己,一旦所处的环境慢慢改善或地位逐渐提升,就会认为我本具备这些条件,我本该如此,从这些当中,你能把握什么?
  佛法谈「无常」,也常遭人误解,动不动就说世界都是无常,何必那么计较执着呢?好像是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做「无常」?我们能不计较、能不执着吗?譬如说:希望日子过得好一点,健康长寿,甚至道业精进,法体安康,事业发达,诸如此类,有谁能不计较、能不执着吗?如果只是以「无常」否定一切,那就是对佛法误解了。
  法华经所谈的五停心观,在座可能有人修过「不净观」、「白骨观」之类,让我们想想,如果以不净观来讲:一个漂漂亮亮的女性,或一个很帅气的男性,我们睁着眼睛硬说人家九孔以及八万四千毫毛所流出来的,全部都是脏的,有什么好可爱的?可是一个真的奇臭难闻的人位于眼前,相信大家还是宁愿撰择前者居于身边,人还是不免计较执着。
  我们再看化学肥料所种出来的蔬果,多少有害人体;有机肥种出来的,不仅不伤害土地,而且不破坏蔬果的营养价值。可知有机肥成分是什么?都是很脏的东西,我们会因为它脏,就不要吃蔬果了吗?又听人家说千万不要吃吴郭鱼,为什么?因吴郭鱼吃大便长大的;其实,那是养吴郭鱼的人,为了节省饲料才如此。想想,我们真正执着的是什么?如果不想吃鱼,再好的鱼也不需要;反之,再坏的也无所谓,主要是在乎我们怎么去面对问题。
  我们依于因果关系、因缘法则,再从果报现象就很容易了解问题。刚刚说过,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富贵家庭;有的人一出生很平凡;有的人一出生就很苦。大家都知道,这是业报的现象。这种业报,我们追溯到过去所造成的,现在来承受;同样现在所做的,将来会承受。这种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当我们在承受果报的时刻,为什么做不了主?好的,喜欢承受,求之不得;不好的,却要抗拒排除,这些不都是自己所作的吗?我们也常常因个性关系或自己的倔强脾气,或太过于任性而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忽略了别人会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只知一味地发泄。一旦有一天,别人也以同样方式对待,自己反而承受不了。又如有人一辈子都是行善积德,居然还会生病?甚至于重病,还死的很不好看,我们也都懂,他这一生是在承受过去所做的果报,那为什么还要去分别?
  所以经典告诉我们面对苦乐的时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乐的,当然我们都愿意接受;苦的,佛法告诉我们要做到苦而不以为苦。
  明明是苦,如何做才能不以为苦呢?以父母对子女为例,那一样不苦?养剩育女的辛苦,人皆理解,可是做父母的却是不以为苦。我们再看,做父母的,当儿女表现得好,会觉得与有荣焉;做得不好,也会原谅,甚至帮他开脱掩饰,为什么会这么做?这就是一种分别心。儿女做得不好,当然苦;会不会因为他不好,就放弃?还是会给他机会,帮助他、关怀他。人本来就可以做得到,问题是:我们太过于「分别」了,对自己的儿女,可以做到如此,对别人的儿女就难了。
  所以菩萨以慈悲为怀,强调「众生平等,不起分别」,当然大家都了解,可是要做到这两句话,并不容易。因而佛陀教我们许多的道理方法,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发挥,使它成为力量;什么力量?就是我刚说的,当烦恼来时,你能够去面对烦恼,认识烦恼,化解烦恼,最后能不烦恼,那也就是菩萨行者,行于现实生活中的觉悟之道!

83.10.18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佛教与佛法
下一篇: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圆觉境界
 大慈心
 老僧常谭
 行者的方向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大般若经要解——不合不散义
 劳力之辨
 坐视等死
 谈修行与办道
 大般若经要解——不可得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沐心内佛 展觉性力[栏目:传喜法师]
 佛出世后不如曹山[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栏目:佛网文摘]
 宗义宝鬘浅释 第21讲[栏目:宗义宝鬘浅释]
 Buddhism as an Education[栏目:Mahayana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