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忏与谶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忏与谶

  忏,是梵语忏摩的简称,依「悔改」的意思而有忏悔一法,于仪轨中叫做忏摩法;此法于佛弟子对「业报」有坚定信心的功德,具精进波罗蜜同样效用。

  谶,依说文锴注:凡谶纬皆言将来之验也。集韵:与忏字同。或谓谶语,同于预言。

  众生之病,口业为最,因口造作,十之占四;最可怜悯者,同样造作,不知以忏悔而痛改前非,却每以谶语迷惑后人,损他又不利己之事,为的是什么?这就是人中之魔!其用心旨皆在广揽魔眷,眩耀人间,满足自我私欲,自诩为人上人,玩弄纯真稚气众生于魔掌之中,反而大言不愧,谓所作一,受之天命,拯人水火,洵乃无稽之极!

  或者有人问:毕竟所指属类为何?答曰:自言善算者,善相者,神通者,邪妖绮语者:举凡以言语惑乱人之心识者,皆堪称之为魔;尤其是假佛法而迷惑人之心智者,于因果报应之判决,当坠十八无间疾苦之地狱也!

  因此,为远离惑乱,维护自己利益,千万常记谶语多属魔说,即佛陀在世之时,亦叱斥禁止之列!惟有常行忏悔,求得轻安,杜绝再作之弊!即佛陀在世之时,亦称道赞颂之法!愿此小语,期能共勉,你我幸甚!

  按:梵语提舍那耶,意为「说罪」,可以译作「发露所犯」,具有请他忍恕之义,近似「道歉认错」。依忏摩法;比丘说罪时,必须五种行仪;一者着袈裟。二者袒右肩。三者右膝着地。四者合十当胸。五者礼大比丘足。而后说所犯之罪,即得清净。

  但是,基于时地不同,山僧建议如下:一者清净身心。二者着衣供香。三者虔礼三宝。四者合十长跪。五者面佛发露过犯。如是行仪,日日不断,无异修行;不仅是安乐,更是清净。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镜喻
下一篇:
 大般若经要解——波罗蜜行
 讲经说法的理念
 一味的固执
 佛法的智慧论
 金刚经集义
 谈心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达摩
 正法眼藏
 师僧之责在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2 请修习不存概念的知足[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禁食猫狗孰忍食牛[栏目:智文法师·散文随笔]
 A Gang of Drunkards (Sobriet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03-067知足与感恩[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做自己生命的主[栏目:仁焕法师]
 89 善恶一心[栏目:石头路滑]
 自誓受戒[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学佛的现实意义(林世敏)[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栏目:善祥法师]
 91 到地狱去[栏目:石头路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