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力说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5

六力说

  增一阿含经中说:一、小儿以啼泣为力。二、女人以瞋为力。三、国王以憍豪为力。四、罗汉以精进为力。五、诸佛以大慈为力。六、比丘以忍辱为力。

  阿含偏于小乘,六力中不说菩萨,大乘教下的湘僧,今说因位菩萨,自凡而圣,由迷而觉,六力具足,皆为过程;儿时啼,逆时瞋,顺时憍,入道精进,出家忍辱,常行大慈;前三是凡,是迷,后三是圣,是觉。

  凡夫之类,沦于迷惑,圣贤之类,行于觉道;迷,乃业惑,并不罪过,因为,无业不成众生,有业不免有惑。所以,迷惑乃当然耳!唯不可为迷沉沦,流转生死;应该入于觉行,识迷之所在,即是所谓的悟道。

  是以,六力之前三,可谓迷之过程,后三则为觉之道路;吾辈比丘,以忍辱为力,所云忍辱,依六度轻中说:忍受有情,所施予之辱骂,侮毁,击打;及无情之寒热、炙冻、饥渴等之大行,是谓忍辱波罗蜜!上座大德!中国佛教,菩萨比丘,所行如是乎?!切忌迷于六力之前三,应当觉于六力之谎;纵然不免于前三之过程,但是,必须将过程之时空,缩至极短,极短哩!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慈心
下一篇:心斋
 错的知解
 牺牲奉献
 达摩
 时空剥削
 独处随缘
 现代人知见
 要问为什么?
 佛法哲学概论
 学佛方程式
 谦虚、礼让、共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修行方法 二、修行的意义[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六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十)[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一零六、观音救难[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纸画、木材、石头所雕刻的,损毁的佛像该如何处理?[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福在每一天[栏目:佛网文摘]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净土法门最可贵在于当下随顺往生之心[栏目:慈法法师]
 戒杀四十八问白话[栏目:凡夫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