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一、人生何去何从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96

第一讲 感悟人生

  9月10日,“中元普度法会”最后一天,学诚大和尚在龙泉寺西跨院为弟子们传授皈依,并作了《感悟人生》这一重要开示。此次开示拉开了龙泉寺系统生命教育的序幕。 
  诸位来到寺庙里,目的是学佛法,修改自己的习气、毛病,根据佛法修行,最后圆满福德智慧资粮,成就佛果。修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要想修行,首先要皈依、要受戒。

一、人生何去何从
  为什么皈依、受戒与修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呢?大家可以想一想,每个人都是如何而生,为何而活?
  “如何而生”就是我们能够来到这样一个人世间的原因。我们来到人世间以后,是为了什么而活在这个世间的?就是来到这个世间的原因是什么,活在这个世间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作为佛教徒,大家要关心、探讨、解决的问题。
  未皈依以前,大家在家里、在世俗社会生活。世俗社会有种种的标准、种种的价值观、种种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世俗社会的生活中,有时候会感觉到痛苦,有时候会感觉到快乐,更多的情况下是痛苦当中有快乐,快乐当中又夹杂着痛苦,苦乐交参,苦多乐少。痛苦永远比快乐多,痛苦的时间永远比快乐的时间长;快乐永远比痛苦短暂,快乐永远比痛苦少。我们在佛门里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快乐能够持久,让我们的痛苦能够越来越淡化,越来越短暂,最后把这些痛苦全部消除掉。
  皈依的意思就是皈投、依靠。皈投、依靠什么呢?皈投三宝,依靠三宝。比如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台风把房子刮倒了,地震把房子震倒了,火灾把房子烧没了……你没有房子住了,没有东西吃了,没有钱花了……那怎么办呢?要去投亲,要去靠友,要去皈投,要去寻找依靠,要去寻找皈依,寻找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和庇护。这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在生活层面、物质层面遇到问题和苦难的时候,需要别人给我们帮忙。我们内心里面的问题 ——烦恼、业、痛苦,在世间找来找去,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找不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寺院里面的佛法僧三宝就是要为我们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两千多年来,多少人皈投在释迦牟尼佛的门下!多少人获得生命的解脱,获得人生意义的最大实现!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
下一篇:感悟人生 前言
 法华漫话系列:漫谈观世音菩萨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七、利他与如理听闻
 楞严感悟系列篇之二:常怀一颗成就他人的心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二、智慧对治烦恼心..
 深深佛法浅浅讲
 精进佛七开示(四)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
 所缘境与所知障
 烦恼的产生与对治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三、心上用功得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慈悲主义[栏目:星云大师论文选]
 梦中梦因果问答 42 什么业力让母亲患了子宫癌,蔓延到脑部?往生后...[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五)[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学诚法师)[栏目:佛教与环保]
 嗅香之前 Odours Not Smelled Before[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菩提心看「第一」[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印度有四种姓[栏目:宣化上人]
 坚持[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长阿含经研究[栏目:水野弘元]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二)[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