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示 二、佛法与世间法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6
二、佛法与世间法
  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后,已经完全了知、通达真相,亲自证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胜义谛 ——涅?,成佛的境界。这些成佛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也是能够为所有的人所验证的。我们要来体验、用功,照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开示,一步一步去实践,我们也会有感受和体会,能够得到快乐,逐渐会进步,会越来越好。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学的教法是佛陀的语言,佛陀的语言表达的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至善圆满、清净圆满的境界。圆满代表一切,圆满是没有欠缺,圆满是没有偏颇。凡夫的语言都是世间法,凡夫的文字也是世间法。世间上所有的语言跟文字不足以用来说明、诠释佛法,因此,佛法传入中国以后,很多新的名词、词汇、文字出现了。
  在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学习佛法要从语言、文字、音声入手,但是佛法的语言、文字、音声跟世间法的语言、文字、音声又有差异。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在世俗社会所熏习、理解、掌握的语言、文字、声音,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考等,这一切都是根据世间法来的,根据世间法来进行思考,根据世间法来进行思维,根据世间法来进行逻辑推理。久而久之,我们对佛法不仅学不进去,甚至会越走越远,越学越离题。学来学去,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佛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他要让我们做什么,他要让我们成为什么。
  世俗社会里有很多的痛苦,当然也有少量的快乐,归根结底苦多乐少。我们学佛法就要慢慢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快乐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少。世间法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会让痛苦增加,快乐减少;佛法会让快乐增加,痛苦减少,最后没有痛苦。这种价值观,这种究竟的目的,与世间法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子。这就是宗教,就是佛法。佛法本身就是每一个人生命当中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个人生活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没有佛法的行持,没有佛法的实践,不懂佛法,我们的生活就缺乏核心部分,也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彰显不出来、体现不出来。体现不出我们生活的意义,自然而然我们生活的乐趣也就没有了。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有乐趣,我们的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其原因就是有佛法。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示 三、名相无自性 善法是良药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示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欲求菩提先立本 至心学佛生欢喜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
 起行不虚 实心求法
 精进佛七开示(六) 克期取证与求生西方
 楞严感悟系列篇之一:从开悟到成佛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
 皈依开示——龙泉寺2009春节“国泰民安•华严祈福”法会报..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在法门寺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迎归安奉法会上的讲话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二课 七笔勾(明·袾宏)[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6.怖畏现起智[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金刚经的研究(精简版)[栏目:沈家桢居士]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自叙[栏目:体方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44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狂禅误人,说食不饱[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无门关说例[栏目:陈士强教授]
 怎样才算是戒斋清净?[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觉悟之路》第四十四章 生命之谜[栏目:那烂陀长老]
 相应21经 禅等经[栏目:相应部 52.阿那律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