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二、培养良善的习惯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8
二、培养良善的习惯
  我们一生不断地在追求,有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物质方面的追求,这样一个清单我们很容易开。在家里的时候,那些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就会说自己要买什么东西。或者父母上街,就会问小孩子,要买什么东西。小孩子就会告诉自己的父母要买玩具、要买衣服、要买学习上的用具、生活上的用品等,他就能够开出一份清单。我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内心当中的清单都是物质方面的,我们很清楚需要什么东西。而精神领域的清单,我们内心所需要的精神资粮,却不容易开得出来。我们很迷惑、很迷茫,搞不清楚需要什么东西、不要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到哪里去找,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实际上,一个人的痛苦和快乐、欢喜和悲哀,都是人的一种情绪、人的一种心情,是内心当中的感受。内心当中的感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是非常微妙的、非常深奥的。
  比方说我们觉得一个水果不干净、打过农药,我们就会用水去清洗,用刀把皮削掉。反过来说,我们如果不认为水果、食品、蔬菜很脏,如果知道这些都是很干净的、清净的、没有问题的,就不会去削皮。我们要去削皮的时候,已经对这个水果的不干净做了结论,认为水果皮不干净,所以要把它去掉。但实际上,这个水果的皮究竟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吃下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我们还是不清楚。有些皮可能很脏、不干净,吃下去有害,有些皮可能比里面的肉更有营养。但我们会认为外面的皮不如里面的肉,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事物的认识。不知不觉,大家都这么认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生活上的一种习惯,行为上的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很不容易改,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我们学习佛法就要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心的习惯,甚至要来修改学习、生活、工作、发心中不好的习惯。要养成好习惯,修改不好的习惯。反过来说,我们只有把不好的习惯慢慢去掉,好的习惯才能够一点一滴培养起来。这两种习惯,是一体的两面。坏习惯改不掉,好习惯就不容易培养起来。如果没有好习惯,我们的人生就不知何去何从、何作何为,就显示不出它的意义。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三、生命真正的价值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一、融入团队 利人利己
 人生的归属方向—何去何从(上)
 佛光普照众生心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
 中国佛学院成立五十周年访谈录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四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人生宗旨
 精进佛七开示(三) 略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地道建立 3[栏目:洛桑卻佩格西]
 禅之甘露 第十章 习禅五阶(下)[栏目:成观法师]
 选择具相上师非常重要[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四)[栏目:杂阿含经]
 两种真理的结合[栏目:蒋贡康楚仁波切]
 当巴桑结传[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feeling之9:检验feeling字词[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听说帕奥禅师的某些著作,不被缅甸的宗教局批准出版,不知是否属实?[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行道进德[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栏目:吕澄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