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二、依师学修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8
二、依师学修
  1.清扫内心的尘垢
  在寺庙里,我们常常要做一些日常性的工作,比如大家在这里当义工做清洁卫生工作。然而,我们在寺庙里清扫卫生,不同于街上那些扫马路的清洁工人。那些扫马路的清洁工人仅仅在乎工钱,或者说承包了一个路段,每天到时间要把垃圾清除,他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要得到工钱而已。我们在寺庙里清扫垃圾,不仅清理外在的垃圾,更主要的是我们通过清扫外在的垃圾来达到清扫我们内心的垃圾、清扫内心无明尘垢的目的。
  我们内心的无明尘垢就是种种的烦恼,种种的我爱执著,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贪着。比如我们很主观,对世间的很多事很迷惑、很留恋、很贪着,非常有兴趣,等等,这些都是执著的一种表现。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要不断来解除这些执著、这些困扰。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痛苦呢?就是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执著,想不开、放不下,所追求的都是一个同世间的“我”有关系的一些境界、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这些境界都是世间法,都是生死轮回的一些现象而已。
  2.生命中的贵人
  我们今天获得了人身,是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得到人身的业,所以能够感到一个果报身。我们得到了一个果报身,名为人,我们一生中应当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怎么去做才能成为一个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我们什么时候去做,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人都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看到别人怎么过,自己也就怎么过;看到过去的人怎么过,自己也跟着怎么过;看到社会上时髦的人怎么过,自己也跟着怎么过。
  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就不同了,必须要去把最有成就、最有作为、最有智慧的人作为自己做人的标准,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什么样的人作为我们一生一世学习的目标、追随的目标,这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和认识到,在世间什么人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身份不同,答案可能也会有一千种、一万种。
  对一个佛教徒来讲,出家人就是最重要的。我们佛教徒的目的就是要学习佛法,为了要成佛。出家人是照着佛法去实践的人,是一生一世,用整个身心来完全实践佛法的人,所以出家人对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来讲就是最重要的人,我们要去皈依。如果我们不去皈依的话,我们就不容易学到佛法。我们皈依以后,出家的法师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的贵人,对我们最有作用的人;我们皈依以后,要以出家的法师、以僧团作为我们学习、追随的榜样和目标。出家的法师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出家的法师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去做。
  3.生命离不开佛法
  我们学习佛法,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佛法,也就是要时时刻刻用佛法来净化我们的内心,以佛法来指导我们的身语意的造作。只有我们内心当中有了佛法,我们才是真正地学到了佛法;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没有佛法,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不能体现佛法,跟佛法不相干,我们就是没有学到佛法,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就是要当下——此时此刻,发心、发愿,要去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自己应该怎么学习、怎么行持,才能把佛法学得越来越好。
  我们一天一天学得越来越好,一天一天在进步,自然而然我们今生今世的成就就会很高,进步就会很大,后生后世我们的果报、我们的暇满就会更好、更殊胜。如果我们把这一生非常难得的人身,依然还用在世间轮回上,自己不知不觉还埋头造业,不断受苦,不仅仅现在受苦,未来还会受苦;今生今世受苦,来生来世依然受苦。如果我们对这个命题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自己的生命就不能离开佛法了。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三、饶益有情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一、修行菩萨道
 心对境的关系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五
 学修三层面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
 建设优秀团体 培养优秀人才
 念佛与皈依
 学诚法师开示要点笔记
 皈依佛法僧 开发戒定慧
 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良家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休怪风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相应44经 正念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人身难得[栏目:精进]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三)[栏目:杂阿含经]
 皎然[栏目:僧诗句集]
 南传经典有没有记录有授记的菩萨?有几位?[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何必找个地方躲避[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六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显贵忘恩,托梦索债[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