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2 直指方便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05
2、直指方便
 
性不在别处,即在当下作用处。它没有隐蔽,没有遮藏,也没有隔断。只因你追逐外境,而迷失了真性。平时妄念纷飞,固不识它,即当无念的千钧一发之机,也往往被滑过去了。在你随缘做事起作用之时,如能回光一瞥,“这起妙用的是谁?”当下猛着精彩,一把抓住,则参学事毕了。因为性无间隔、断续,而事有间隔,念有断续。学人苟能于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不是当人的佛性又是什么?!一旦认识了本性,不再着相,随缘起用,则大事毕矣。这就是“随缘识得性”。
 
摘自《心经抉隐》
 
一念不生处,了了分明的灵知即当人的佛性。学人果能于此不惊不怖、深信不疑,立定脚跟,安住保护,净尽妄习,圆证佛果,诚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而是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摘自《耳根圆通法门》
 
我们一念断处,也就是前念已断、后念不起,那个了了分明的灵知自性,它是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不灭,那就是我们的本体。
第一就是肯定本性不疑难。要真的体认到当下一念断处,那了了觉知的本性,‘这就是!’要承当、要肯定,要不疑,蛮难!难就难在疑。疑在什么地方呢?疑在不发神通。人们往往都有个‘先见’,先入之见,以为发神通才叫见性,不发神通,不是见性,见性就是要发大神通,你没有发神通,你就没有见性。这样,就自误误他,太可惜了。
 
摘自《人人皆当成佛》
 
今天和大家讲讲明白,我们做功夫要认识本性。本性不在别处,就在我们面门放光,这个能见能闻的能,就是我们的佛性。
 
摘自《成佛的诀窍》
 
我再来为大家重说一遍:这能说法、听法的就是当人的真如实性。只要你们听了深信不疑,立稳脚跟,绵密保护,外不为物境所牵,内不为妄念所转,久久用功,将来一定能打成一片,圆证佛果。假如将信将疑,那就咎由自取,佛祖也无能为力了。
 
摘自《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初见性的人是素法身。素者是无花色之谓,是没有什么玄妙奇特的。千万不要以为没有神通发现而不认法身,错过见性的良机。正当打开时,是无所见、无所闻、无所住,一物都没有的历历孤明!这是最要紧的千钧一发时机!学者如不瞥地,错过这段光景,那就白费功夫了!所以我们说,尽管你前后际断——就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真空刹那——也不一定见性,为什么?当这时如果你不认识,错过了这段光景,岂不前功尽弃?如果在这时候一把抓住它……嗳!你们要问抓什么东西?用手拿住它吗?不是的,这里没有手,也没有东西,抓个什么?这个抓是当这瞥然即逝的千钧一发时机,灵光一瞥而神会醒悟的意思。这在宗下,叫“囫”的一声,转过身来,觌体承当,就是认识本性开悟了。千万别以为有一个东西,被擒住了,抓住了,那就错会了。
 
摘自《碧岩录》讲座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3 一见永见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1 现量亲证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4 别境五心所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其他)
 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七、直指自心实际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二章 明心见性 8 三无差别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6 修行歧途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1 传承因缘
 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怎样了生死
 恒河大手印 (第三讲)
 恒河大手印 (第二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求签问卦[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参加禅修的前提是什么?禅修的前行资粮道有哪些?[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答某学生问[栏目:太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九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2012水陆法会圆满送圣[栏目: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
 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法量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你怎么能让我死[栏目: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清净道论 前言[栏目:觉音尊者]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八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