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2 直指方便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78
2、直指方便
 
性不在别处,即在当下作用处。它没有隐蔽,没有遮藏,也没有隔断。只因你追逐外境,而迷失了真性。平时妄念纷飞,固不识它,即当无念的千钧一发之机,也往往被滑过去了。在你随缘做事起作用之时,如能回光一瞥,“这起妙用的是谁?”当下猛着精彩,一把抓住,则参学事毕了。因为性无间隔、断续,而事有间隔,念有断续。学人苟能于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不是当人的佛性又是什么?!一旦认识了本性,不再着相,随缘起用,则大事毕矣。这就是“随缘识得性”。
 
摘自《心经抉隐》
 
一念不生处,了了分明的灵知即当人的佛性。学人果能于此不惊不怖、深信不疑,立定脚跟,安住保护,净尽妄习,圆证佛果,诚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而是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摘自《耳根圆通法门》
 
我们一念断处,也就是前念已断、后念不起,那个了了分明的灵知自性,它是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不灭,那就是我们的本体。
第一就是肯定本性不疑难。要真的体认到当下一念断处,那了了觉知的本性,‘这就是!’要承当、要肯定,要不疑,蛮难!难就难在疑。疑在什么地方呢?疑在不发神通。人们往往都有个‘先见’,先入之见,以为发神通才叫见性,不发神通,不是见性,见性就是要发大神通,你没有发神通,你就没有见性。这样,就自误误他,太可惜了。
 
摘自《人人皆当成佛》
 
今天和大家讲讲明白,我们做功夫要认识本性。本性不在别处,就在我们面门放光,这个能见能闻的能,就是我们的佛性。
 
摘自《成佛的诀窍》
 
我再来为大家重说一遍:这能说法、听法的就是当人的真如实性。只要你们听了深信不疑,立稳脚跟,绵密保护,外不为物境所牵,内不为妄念所转,久久用功,将来一定能打成一片,圆证佛果。假如将信将疑,那就咎由自取,佛祖也无能为力了。
 
摘自《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初见性的人是素法身。素者是无花色之谓,是没有什么玄妙奇特的。千万不要以为没有神通发现而不认法身,错过见性的良机。正当打开时,是无所见、无所闻、无所住,一物都没有的历历孤明!这是最要紧的千钧一发时机!学者如不瞥地,错过这段光景,那就白费功夫了!所以我们说,尽管你前后际断——就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真空刹那——也不一定见性,为什么?当这时如果你不认识,错过了这段光景,岂不前功尽弃?如果在这时候一把抓住它……嗳!你们要问抓什么东西?用手拿住它吗?不是的,这里没有手,也没有东西,抓个什么?这个抓是当这瞥然即逝的千钧一发时机,灵光一瞥而神会醒悟的意思。这在宗下,叫“囫”的一声,转过身来,觌体承当,就是认识本性开悟了。千万别以为有一个东西,被擒住了,抓住了,那就错会了。
 
摘自《碧岩录》讲座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3 一见永见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1 现量亲证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1 带业往生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11 千座未悟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2 有为法和无为法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4 常见误解
 恒河大手印 (第三讲)
 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一、大手印三要乃统一的整体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3 破尽二执
 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五、大手印三要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5 五蕴百法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2 阿赖耶识四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五届:在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闭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乞食十利[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三五 守迦(自净)[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生即无生门”之三[栏目:华梵法师]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门[栏目:印顺法师]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三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70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南传小部·经集·第一品·蛇品[栏目:南传小部·经集]
 记广钦菩萨二三事[栏目:广钦和尚]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三)进入佛门修行佛法的功德[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