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5 不可错认识神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617
5、不可错认识神
 
问:不忘失本来,就是要在觉知上用功。做事时知是本性的妙用,无事时灵知觉性并不曾减少,自然就随时间因缘而成大道吗?
答:不对!古人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你时时执在灵知性上,就是有所住着。须不着一切相,随缘起用才是。灵知觉性亦不可着。在觉知上用功更是大错。
 
问:要归无所得,一切皆了不可得。但是,空空然而有觉知的光景不是还在吗?若将此扫光,岂不断灭了?
答:不是将此灵觉扫光,而是不住此灵觉。以不住故,即无能觉与所觉,故归无所得也。有个觉知的光景,早不是了,还说什么空空然?
 
问:神会大师讲“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祖师讲是众祸之门。该如何理解?答:不错,这能知的是谁?你知道了本性,不是众妙之门吗?大鹏金翅鸟一飞万里,全靠脚下点地的一点劲。我们修行全靠这个“知”。后来人执著在这个“知”上,便成窠臼,又不对了。所以祖师说是众祸之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法无定法。
 
你说做功时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平静、平淡,这是最好的感觉。因为一有什么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点境界也没有,从而忽地一声将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化空。正与么时而灵觉了了,无能知所知,无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摘自《佛法修正心要问答集》
 
这里无能知、所知,一丝不挂,一法不立,没有东西,叫我向你道个什么?复次,自性当体是灵知,若再加“知”,便是头上安头,面目全非了。故知也要铲除。
 
这妙明真心原本昭昭灵灵,不是起心动念有意地去昭昭灵灵。假使有一点着意就不对了,比如明镜高悬,自然朗照,不是用力不用力,有意不有意而照。只在你自然而然,不费丝毫力,现现成成,任运而用,既不住执它,也不认着它便是。不是硬要把这昭昭灵灵打杀、磨灭才是。而且这昭昭灵灵任你怎样用力打,用力磨,也打杀不得,磨灭不得,而且愈打磨愈昭昭灵灵,更不是离此昭昭灵灵别求一个道理才是。
 
摘自《碧岩录》讲座
 
性在什么地方显现呢?就是在事物上显现。见到事物,就是见到了“性”这个理体。体、相、用三样东西是一而三、三而一,三位一体的。对于初见性者,性非眼可见。因为性是无形无相、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不能见,无所见的。一有所见,就非真见了。《楞严经》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其意是说,当你见性的时候,不是用眼晴见的。因为性是无形无相的,你怎么可能用眼睛见到呢?有能见、有所见的时候,这个见就不是真见,而是妄见。有能见之心,有所见之相。能所相对,都是虚妄的,所以不是真见。真见是无所见,一有所见就不是自性。《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摘自《心经抉隐》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6 莫守空境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4 肉眼见性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1 三身佛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8 千座见性
 佛法修证心要 上
 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五、见修行果
 大手印浅释 第四讲 大手印之行 四、修习大手印的要点及有可能出现的几种..
 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四、谴离对空乐明的贪着
 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七、三修门
 传心中心法灌顶时之开示
 恒河大手印 (第十六讲)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6 散心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七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为什么要念佛?[栏目:宣化上人]
 怎样正确的住定(万行法师)[栏目:禅定]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二、走向解脱的保证——持戒[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从安般念到涅槃 安般念[栏目:法增法师]
 《正法妙音》第五册 -净心法要[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菩萨道的布施修行义[栏目:法藏法师]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预备禅修[栏目: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禅悟的直指 禅与止观法门[栏目:宋智明居士]
 禅茶一味从何来(素全法师)[栏目:禅茶文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