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9 十一色法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3
9、十一色法
 
相分有十一个色法,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共计十一个色法。
 
色是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而六尘又可分为三种色。 第一种色谓之“可对可见”的色。“可对”就是可以跟我们面对,我们可以接触到的意思。“可见”是指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它。六尘中的第一尘——色尘,就是指这种色,是有相相。诸如长短方 圆、青黄赤白、男女老少、山河大地、草木丛林、饮食起居等等,既可看得见,又能接触感觉到。

第二种是“可对不可见”的色。眼睛看不见它,但却能感觉得到、接触得到,这就是声、香、味、触。声音,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的耳根却能够听到它,能够分辨出,这是音乐声, 还是汽车喇叭声,还是说话声,还是喜笑怒骂声等等。香、臭气味,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但我们 的鼻子能分别出来,还可以分辨出究竟是什么香味,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等等。甜酸苦辣 咸等味道,眼睛是看不见、分别不出来的,却可以用舌头品尝出是什么味道。触是接触,譬如冷 暖、燥湿等等,通过身体接触,就会感觉出来。身体接触了冷空气,就会觉得冷;接触了热空气, 就会觉得热。声、香、味、触是属于“可对不可见”的色。
第三种是“不可对不可见”的色。眼睛既看不见,也接触不到,这就是“法”。法就是法尘,是六 尘之一,是前面色、声、香、味、触五尘落谢的影子。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色,耳朵所听到的 声音,鼻子闻到的香臭,舌头品尝到的酸甜苦辣,身体所接触到的外境,这一切相的影子落在我 们的第六识(即大脑)里成为意识,这就是法尘。这个法尘,既不可见,又不可对。
摘自《心经抉隐》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0 二十四种不相应法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8 四种不定法
 大手印浅释 第一讲 大手印三要释义 十、净土要义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八章 关于禅密 5 大圆满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七、了彻法身,保任于惺惺寂寂
 如何消除贪嗔痴慢疑
 略论禅宗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7 莫以神通恒量
 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七、三修门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后记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6 散心念佛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 归宿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迷网[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52.我对现代教育的建议[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佛教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栏目:佛教心理学]
 偶感[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栏目:太虚法师]
 相应71-82经 向东低斜等经十二则[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舒眉任笔酬--我的因明研究回顾(沈剑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三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三节 南北两道的形成[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