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孔子的音乐禅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7

孔子的音乐禅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

  孔子告诉鲁国乐官演奏音乐的道理,说:“音乐的道理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乐曲刚刚开始时,五音齐合,慷慨激昂,展开以后,就韵律和谐,然后明快清晰,最后是相连不绝,余音袅袅。然后完成。”

  孔子讲到“韶”乐时说:“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乐时说:“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在“温故而知新”那里,我们谈到“孔子学琴”的故事(《论语.为政》),这个故事展现了孔子演奏音乐时所进入的高深的禅定状态,这就是孔子的音乐禅。孔子因为演奏音乐用心专一,从熟悉曲子,到掌握演奏技巧,再到体会曲子的主题思想,最后到无师自通而知道曲子的作者,他的禅定境界不断在提高,可见音乐可以陶冶心灵,净化灵魂,并由此进入禅定的高境界。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就是诗经,因为“诗无邪”,所以“仁”可从诗经体现,演奏和读诵诗经,可使人兴起向善的动力。虽然内心兴起“我想要向善”的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动呢?那就需要“礼”了。最后“成于乐”,其基础就在起心动念,也就是说“乐”的背后有“心”在。心执着于善,演奏的音乐也是善,那么才有真正的快乐。

  因此,音乐可以使人入定,起心动念从音乐的每一个音符可以看出。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音乐可以促人向善,可以激发人的善心,这样的音乐是哪些呢?

  《韶》是中国古代乐曲,是孔子最推崇的音乐,传说它产生于舜时期的乐舞。孔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就是“韶”的形式与内容都达到了和谐统一,可以陶冶高尚的灵魂。

  孔子闻《韶》而入定,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他到齐国时,非常欣赏韶乐,学了三个月,连吃肉的味道都不知道了,其神思完全沉浸到韶乐的境界中去了。

  孔子因为重视音乐对心灵净化作用,所以虽然很重视音乐艺术的形式美,但更注重艺术内容的善。诗经“思无邪”,所以,“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就是对“武”的思想内容感到有遗憾。孔子的遗憾,说明孔子不是把音乐当作娱乐的,他首先看重的是它对心灵的陶冶和净化作用。

  虽然孔子重视音乐的内容和思想,但是完美的艺术形式可以促进音乐主题的深化,可以更好更快地净化心灵,让人更快地进入音乐的禅定境界去,所以孔子也非常重视音乐的演奏技巧。

  关于音乐演奏的技巧,孔子认为乐曲刚刚开始时,五音齐合,慷慨激昂,接着就纯细和谐,再下去是明快清晰,最后是相连不绝,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正像白居易欣赏《琵琶行》时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抑扬顿挫,各有韵味。

  上等乐师演奏音乐,应该是让人闻其音声,悟其人生,应该有韵外之韵,弦外之音。若能让人三月不知肉味,更是炉火纯青的境界。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说:“乐是心之声,闻其乐而知其德,故‘翕如’、‘纯如’等,须从‘明德’处悟将来,非安排于音韵之末也。”也就是说音乐应该成为灵魂净化的心声,高级的演奏技巧应该使整个演奏过程都服务于高尚的主题需要,不断推进音乐主题的高潮,一直到演奏结束,仍旧余音袅袅,让人继续入于禅定之中。

  佛教也将音乐引入禅修之中,我们通常把佛教音乐叫做梵呗,高尚的佛教音乐可以让人暂时忘记自己的存在,置身于静寂空灵之中,让人接受灵魂的洗礼,从而走入无我的境界。

  论语禅:

  让音乐净化自己的灵魂。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为境转
下一篇:敬畏之心
 直心是道场
 内省
 美在天然
 自度度人
 愚不可及
 事亲并非只是顺从
 在“礼”中入定
 菩萨之才
 礼让不是软弱
 述而不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栏目:凡夫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九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修密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先决条件?[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梦的是什么(顿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紫柏老人集卷之二十一[栏目:紫柏大师]
 救世救心八大人觉经·第七觉悟[栏目:证严法师]
 有福报了就不用努力也能赚到钱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修行如水、如火、如地——读《星云日记》思絮[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五三 满瓶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奢摩他[栏目:雪歌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