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欲则刚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9

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直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孔子说:“申枨这个人yu望太多,怎么能刚直呢?”

  孔子认为,刚直的人是没有yu望的,因为孔子所说的刚强就是正直不阿,只有没有yu望才能彻底做到正直不阿。如果有了yu望,他就难以真正做到刚。如果没有yu望,彬彬有礼的文弱书生也会是刚强的。所以人的yu望过多,既做不到“义”,也做不到“刚”。佛教说,有求则苦。有求是因为他有yu望,不仅痛苦,而且也不会刚强。当然人不能没有yu望,但是应该不断消除个人的私欲,首先应该是消除那些非正义的yu望。

  申枨(chénɡ),字周,孔子的学生,鲁国人,后列为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年封为“文登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先贤。这样一个名气很大的学生,孔子以其欲多,而否定他的刚直。可见孔子心中的刚直的标准,已经相当于佛教所说的“直心”,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

  中国禅宗的祖师以直心面世,所以他们从来不为外界的荣华富贵动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官,他们从无谄媚。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直心就是清净心,人能无求,他就能够刚直不阿。中国禅宗第一祖达摩见到了梁武帝,一见面就批评他,因为他不是为求富贵去见梁武帝,而是要去点化梁武帝,所以他见到梁武帝,直心而无谄媚,对梁武帝不能明了佛法真义予以批评,使梁武帝不悦。一般人若见到了皇帝,哪敢不说好话,吹捧唯恐不及,何谈批评。达摩不同,他是祖师,无私无欲,所以他不奉承皇帝。说话不投机,他就走。等到梁武帝经国师指点,才知当面错过明师,他再去追赶,达摩再也不回头了,毅然去嵩山少林寺面壁苦修。达摩为法而来,不为富贵而来,一旦富贵降临,他反而会毅然拒绝。

  六祖慧能亦是如此,他虽然是偏远地区的人,又是文盲,可他无私无欲,从不高攀。祖师得授衣钵后,名声大震。神龙元年上元日,武则天、中宗下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慧能祖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六祖禅师无论顺境和逆境,其心如如不动。得衣钵出山后,若能领诏赴京,荣华富贵自然享受不尽,可祖师不动心,依然我行我素,终老林泉。

  论语禅: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言之“道”
下一篇:孔子的“棒喝”
 孔子的“棒喝”
 菩萨的志向
 无欲则刚
 无言之“道”
 一念之间
 迷信
 敬畏之心
 万法平等
 众生平等
 心诚则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四)[栏目:传喜法师]
 六祖坛经(4)[栏目:慧律法师]
 你为什么要去学佛[栏目:灵山居士]
 33、意生身[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佛教中的禅定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普贤行愿品讲记(八)[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表面的修行[栏目:实修教言]
 何谓三藏十二部? What are the Three Treasuries and the Tw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既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课?[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贤宗法师答疑录[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