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
 
{返回 每天读点南怀瑾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1

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

  南怀瑾大师说,做善事是应该的,应做到做善事不留名,这就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意思是没有绝对的完人,每一个人总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这些坏事不要达到犯法的边缘,不要达到受打击痛苦失败到极点的边缘。南怀瑾大师强调人在善恶之间,在人生的行为上,绝对要走至善的路子。
  南怀瑾在讲座中说道:要自己真有心帮助人,而不挟带任何别的思想。像黄医师经常为病人开刀而顾不上吃饭,有时打电话来请个假,说不能到我这儿上课了,这是对的。吃饭、上课只是个人的享受,为了病人的生命,这些都可以牺牲,这就是"一切施与"的道理。
  什么是真正的至善?佛祖讲得很清楚,一是出于至诚之心;二是不求回报;三是不贬低人家。下面我们不妨一一剖析:
  第一,依从一念之善,是真行善。在佛的三大布施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至诚之心。你不是因为他有权有势,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不是因为他将来可能有出息,不是因为想炫耀自己,总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予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
  南大师曾讲过一个施善得报的故事:
  有一次,佛托着钵出来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们看见佛,就站起来非常恭敬地行礼,其中一个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说:"我用这个供养你!"
  佛说:"善哉!善哉!"
  另外一个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供在佛的钵盂里。佛就预言,百年后,一个是英明的帝王,一个是贤明的宰相。
  百年后,一个孩子当了国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个就是他的宰相。在典籍中,关于阿育王的史实与传说很多:比如,他曾经打败东征的亚历山大;他建的一座寺曾经飞到中国来,就是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很多人向寺庙里捐金捐银,什么好处也没见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捐金捐银者动机不纯,或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好心,或者是出于对未来的渴求,或者是出于对过去所行恶事的恐惧,总之都无诚意。阿育王和他的伙伴却仅仅是出于一念之善,没有任何私杂念。
  另外,在我们看来,一把沙子根本不是可捐之物。但对两个玩沙子的孩子而言,沙子是他们的玩具,是他们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善念的价值并不比别人送出财物低。
  第二,行善不能求回报,否则不是真行善。有的人天天抱怨:我好人没少做,坏事没多干,为什么好事轮不到我头上?真是"好人没好报"啊!这种人居然自称好人,真是滑稽!与其说他是好人,不如说他是商人--他做好事都是为了换取好报,跟商人卖东西赚钱又有什么差别?而且他追求的是暴利,想用微小代价换取巨额回报,认真算起来还只能归入奸商一列。
  真行善者是出于帮助他人的善念,并无要求回报之心。我们不妨看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少年为了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有一天,他跑了很多地方,什么东西也没有卖出去。他感到又累又饿。他想买东西吃,但摸遍全身,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人家讨口饭吃。
  他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他怎么好意思向美女讨东西吃呢?于是,他只是小声地请求对方给一口水喝。少女看出他很饥饿,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一分钱也不用付。"少女回答,"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男孩说:"那就请你接受我衷心的感谢吧!"
  然后,男孩离开了。
  多年后,那位好心少女已经成为一个美丽少女,她不幸得了一种罕见的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的手中时,她吓得不敢看。因为她确信,那一定是个天文数字,足够让她花去全部家产。
  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原来,在参与会诊的专家中,有个名叫霍华德?凯利的著名医生,他就是当年那个接受过一杯牛奶的男孩。凯利医生认出了床上躺着的病人是谁,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那杯牛奶和那个少女温和的笑脸。
  一杯牛奶的价值跟一大笔医药费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它们附着的善心是相同的。如果为了回报而给人一杯牛奶,它的价值就仅仅是一杯牛奶。由此可见善心之可贵。
  第三,不要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人。"不轻毁他"是什么意思呢?"轻"是轻视。因为自己处于"施主"的地位,心里难免有几分优越感,在语言神态上就可能表现出看轻对方之意。"毁"是诋毁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家的坏话。这个坏话不是当场说的,是背后说的。比如,受自己帮助的人发达了,自己却原地踏步,说:"那小子,当初如何如何,要不是我帮他一把,他哪有今天?"这就不止是诋毁,而是诬蔑了。他混到今天这一步,99%肯定是靠他的才能和努力,你那点帮助哪够用?不自度者,连佛祖也认为度不了他,难道人的本领比佛祖还大?你的话,等于抹煞了他的全部努力,不是诋毁吗?人家不报复就好了,你还指望他的回报?
  南怀瑾大师告诫说:"不要轻毁任何一个人,这是大乘佛法的菩萨戒。你明知这个人是骗子,但并不因此看不起他。他来骗你,说明他有需求,达不到目的,他会睡不着觉,明天还会想办法来找你。你干脆受他一骗,让他睡一个好觉,亦一大乐事也。"所以,我们平时起码要保证不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朋友,才叫至善。
  一日一心得
  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然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别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富翁行更多的善事。古往今来,与人为善是美德,备受推崇和褒奖。"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也充分说明与人为善是君子之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与人为善;"先天下之忧而忱,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每个人都有应具备的品格。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与人和睦相处,才能有社会的和谐。


{返回 每天读点南怀瑾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小心被庸师误导
下一篇:什么是佛教的大孝
 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发大悲心,行菩萨道
 百善孝为先
 小心被庸师误导
 娱乐时代的大悲心
 为天下苍生而忙
 学佛要从科学角度出发
 每天读点南怀瑾 序言 跟南怀瑾悟大智慧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十五[栏目:因明学讲记]
 认识因果 第五章 善护口业[栏目:清净法师]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留给子孙美好家园[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No Ajahn Chah《023》[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要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西归直指卷二—疑问指南(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博大精深的佛教 伟大的佛教[栏目:能弘法师]
 念佛时若有不敬佛的画面该如何解决?[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牺牲奉献[栏目:白云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