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圣严法师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0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如何才能做到“处理后就心无牵挂”呢?

  答:放下,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放不下。

  有位法师在公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是跟著一位中年人、一个小孩一起上车的。这小孩是老太太的孙子,老太太就把法师让的位子给了孙子坐。

  法师心中嘀咕:“我是看你站得不稳,才让座的。”过了两、三站,那三个人要下车了,老太太转头东张西望,不是找法师,而是找后面一位她认识的年轻人,要他过来坐孙子空出来的位子。

  法师心里想:“怎么有这种人啊?我让的位子,你不坐了,应该还给我,至少跟我说声谢谢,竟然还叫别人来坐!”这位法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十多年过去了,他还在讲这个故事,这件事说明了人性自私,非常可怜,但连法师也不见得放得下。

  “放下”是事情过了,就不再牵挂,不再影响到自己。

  我在美国纽约的禅中心靠近拉丁区,治安不太好,有位女信徒晚上来参加打坐、听经,就在某个转角,两个年轻人靠近她,一个人抢了她的皮包跑了,另一个人还对她说:“里面有什么东西?我去叫他送回来。”结果当然是不会送回来的。

  这下子怎么办呢?她慌了,手足无措,只能来找我想办法。我说:“快报警。”
  “面对它”,是冷静面对自己被抢劫的事;“接受它”,接受这样的事就是发生了,时光无法倒转;接下来的“处理它”,就是报警。

  这位女信徒在这件事之后,再也不敢走被抢劫过的路了,有一、两年晚间都不敢到禅中心。她觉得太危险,不能再去了;万一又遇到歹徒就太可怕了。后来整个区域治安变好,她才又回来参加共修。

  事情发生了,有智慧的作法是看清情势,出门尽可能不带贵重的东西,手提包也不要贵气的。采取了必要的改变和处置,能预防的都做了,就是处理了,就应该要克服恐惧,要放下。

  “放下它”,并不是从此不再处理,而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尽心尽力去做,但内心不忧虑。忧虑是没有智慧的人,懂得放下,才有智慧,才能自在。

  “放下”是事情过了,就不再牵挂,不再影响到自己。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方外看红尘 》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在人间
下一篇:共修与独修
 生命与信仰的探讨
 自家宝藏-如来藏经语体译释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信心不退转
 怎样做一个居士
 禅修的历程
 欢喜看生死
 宗通与说通(禅与教)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组织及其内容 第三节 本..
 人行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你自己[栏目:看开]
 论僧人宜学医业自谋生活[栏目:明真法师]
 师父您说过生病的人,可以用打坐观想头顶有白光、蓝光、红光,可不可以再详细讲一下。[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栏目:慧僧法师]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三 示修持方法[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五堂课 由心里呼喊出[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皈依问答(二十三)“皈依法竟,终不皈依外道典籍”这个誓愿,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佛教三字经》新注 天台宗[栏目:唐思鹏居士]
 一克重的砝码[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过失补救的方法[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