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游圣徐霞客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8

游圣徐霞客

文/释本性

读中学时,就特崇拜明代徐霞客。

这不仅仅因为他: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还因为他写成了天下奇书之《徐霞客游记》。

今天,2012年5月19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定的中国旅游日。这旅游日,5月19日,是以《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作为日期。去年,首届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的主题:爱旅游,爱生活。

早年,在常熟兴福寺时,读过《徐霞客传》,作者是常熟的钱谦益。那时,我对徐霞客的出行,要么伴一僧,要么携一奴的做法,印象深刻。

徐霞客旅历,从22岁起出游,直至56岁时去世。在那时代,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中华旅游第一人”,亦是“背包客的始祖”,堪称“游圣”。

少年徐霞客便嗜好游历,更立愿说:大丈夫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他的好旅嗜游,与其家庭影响关系很大。其父一向乐于山水,有次,两官员来访,他知消息后,为避而不见,悄悄从后门溜掉,到太湖乐他的山水去了。徐霞客少年时,由于文思很好,亲友都劝本无意官场与八股文的他去考科举,以便金榜题名,惟其父说:人各有志,岂可勉强。19岁时,其父亡。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因老母在堂,他仍没有远去。对此,他母亲对她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志在四方,出去游历吧,到天地间去舒胸放眼,怎能因我,如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为此,他就戴着母亲亲手为他做的远游冠,出门壮游,时年22岁。

徐霞客的游历,与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钱谦益的《徐霞客传》曾说:他出游,或伴一僧,或携一奴。当然,还有一拐杖,一包袱。有次,他与僧人静闻一同欲往云南鸡足山,一处迦叶菩萨的道场。不料,路遇盗贼,不仅盘资被抢,静闻还被重伤致死。有人劝他回家算了,他说:我带着一把铁锹出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骨呀。不肯回头,还是继续前行。千辛百苦,终到鸡足山。在鸡足山,他把静闻的骨灰掩埋于此,了却静闻临终的遗愿。但此行,他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脚生病了,人难行走。于是,他便暂留,兼修《鸡足山志》。生命后期,在他病重时,有友人去探望他,他对友人说:西汉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朝的耶律楚材等到西域,他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到了西域,与那三人合而为四,今虽死也无遗憾了。由此可见,他对玄奘大师的崇拜。

从张骞,至玄奘,到耶律楚材,及至徐霞客,不同时代,其游历模式或许会有不同,但我想,其精神当是一如的,就如我们僧人的行脚——

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生活品位。
是一种信仰方式,
是一种信仰境界。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拯救动物,救赎人类
下一篇:文明的差异——心文化与身文化
 慧能禅师的改革
 喜欢“平民的法师、平民的师父”之称号
 修证 教育 文化 慈善
 理解与感恩
 生命如昙花
 信教与传教
 忏悔,从我做起……
 禅在生活中
 禅旅之路
 平等的横向与竖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素食[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舍命全交无挂碍[栏目:仁焕法师]
 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一、究竟苦边[栏目:法遵尼师]
 浅释密宗的“即身成佛”理论[栏目:宗舜法师]
 信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要通过不断地熏习佛言祖语,使我们的信心更加增上。[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为什么要闻法[栏目:慈航法师]
 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梁漱溟佛学思想的特点及现代意义(张文儒)[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婚礼有感[栏目:觉世论丛]
 漫说《杂阿含》(卷十)~F 第264经(小土抟经):佛陀以小土抟为喻,从而说明五阴无常、无我,且皆不..[栏目:界定法师]
 金刚萨埵忏悔法(索达吉堪布)[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