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建立良好的沟通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1

建立良好的沟通

当我们在深陷缺憾恐惧的情绪而不能自拔时,该如何认清什么是真实的?又怎么分辨什么有益?我们该如何真心地交谈聆听?解决的办法是,在相互沟通时保持正念觉察和坦率。这些方法是心灵之友,与人交谈时即可借机练习。两人或两人以上聚会时,也可用以下方法做正规的人际禅修,进行正念觉察的对话。

1.确立意向

在与他人相处时,你要确立自己的心当下确实在场,而且始终保持诚挚宽容,这便是“觉性沟通”的心理修持。要随时提醒自己:你有决心和毅力如是观照。

2.让身体成为安慰的锚

选择两至三处身体部位,以提醒你觉知自己的存在,例如肩膀、手部、腹部、脚部等。在与他人交谈时,尽可能频繁地留意这些部位。在上座禅修或日常生活之中,你若能对这些部位多加留意,就容易在跟他人相处时保持身心皆在场的心态。

3.倾听

学会倾听,例如别人说话的时候,注意听听对方在说什么,而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念头。不要顾虑谈话的目的,留意体内出现的感觉,特别是心口部分的感觉。尤其要注意,别让自己的心迷失在对方的批判性想法中,发现自己在批判、分析或解读时,试着放下它们,重新去聆听对方。这并非表示你必须同意对方的话,而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因为你已经全然专注于当下。注意对方的语气、声调、音量和词句,真挚且深入地聆听,接收对方要传达的情绪和思想。

4.发自内心地回应对方

尽量不要为你要说的话预先做准备或练习,特别是当对方正在说话的时候。应该即兴说出当下你感觉最真实而有意义的话,你要说的话语应该源自于当下的经历。若要回应对方,当发自内心地,须先向内聆听自我,然后慢慢地说,对自己的身心保持觉知。

5.停歇、放松、观照

与他人互动时,要多做停歇。说话前和说话后都简短地停歇一下,说话之时也要缓和情绪,保持身心觉性。别人说完之后,也要稍作停歇,回味对方所说的话。随着每一次停歇,放松身心,安住于开阔的觉性之中,全然观照当下的经历。停歇之时,你可以通过自问的方式与心灵沟通,使觉照更深刻。例如问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是什么?我现在有什么感觉?”“他现在正在经历什么?”这些问题既积极又具有接受性—你有意地询问调查,同时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请尽可能地运用“停歇、放松、观照”三个步骤,迈向觉照当下的神圣大道。

6.练习彻底接纳

在人际沟通中保持觉醒并不容易。在沟通时,常有人忘记自己的禅定意愿,忘记保持身心觉受,忘记要不抱想法地聆听,忘记千万不要预先练习说什么,忘记了一切。只有彻底容纳这些情形,一再地原谅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真正的亲密感才可能出现。

有鉴于此,我们应当训练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专注于当下的心态,习于将正念觉察与慈爱融入日常生活。在以真诚仁慈来沟通的当下,因疏远而生起的迷惘将慢慢消融。如同任何禅修一样,这些关于沟通的练习使我们品尝彼此联结与亲密归属的甜美滋味。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解真实本性
下一篇:禅宗与现代人的焦虑
 最有武功的人
 行禅的奥秘
 儒、禅融合的“心性”之学
 以有舍有得放下牢骚与执念
 禅诗分类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点亮心灯,成就好人缘
 播下笑容,保持健康
 可求安心之法
 脱出囚笼,坦荡随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第四篇 过患[栏目:约翰·布列特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内观的钟声响了[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栏目:昌臻法师]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行善者无好报,行恶者反而看起来比较好呢?[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念佛能消业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三根本与本尊观[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心是菩提树的家(能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十七届:为善最乐(李焯芬)[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