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居静体味生活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8

居静体味生活

生活禅由当代中国的净慧禅师所倡导,最早渊源于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所谓的平常心,就是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系的现实之心。而“道”则是真理,是对生活和人生的真知灼见。

“生活禅”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净慧指出:“历代禅师都强调禅与中国文化的一体性,禅与生活的不可分。”说明禅并非坐在蒲团上才可以参,开悟也不仅仅是在禅堂里焚香。只要你用功,只要你能够在二六时中潜心,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存在开悟的因缘,都有开悟的可能性。

生活禅就在生活当中,很平常、很容易,但是又很高峻、很陡峭。说它平常、容易,就像喝茶一样,谁都会喝;说它高峻、陡峭,就像要品出究竟是什么滋味一样难。提出生活禅,其目的在于帮忙忙碌碌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意义,正如净慧法师所说:“提倡生活禅就是要使佛法和我们的生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生命与佛法、生命与禅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倡生活禅还要珍惜生活,爱护生活环境中的每一件事物,做到济人济物,爱惜生命。

生活禅还要求人们不要过于为利益所累,搞得身心疲倦,时间紧张,生活忙碌;太多的追求和失望,常常使人们失去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带来的是无穷的苦恼和迷惘。生活禅要人体验生活,适应生活,要有安宁祥和的“日日是好日”的心境。

禅反对奢侈豪华,崇尚安静、清洁;反对世俗、喧嚣,主张淡雅、舒适。要求参禅者居住在简朴、安静、清洁的居室,这样容易抑制利欲熏心、欲求不满。当然,简朴并不等于简陋,简朴讲求艺术匠心,而简陋也可充满物欲。

禅的居所一定要空气清新,接近自然,有花草树木,比较好的住居附近最好有水池、庭院、苔藓、花草、树木,它们代表居住者的内在的魂魄;禅居还要求住居附近有石块,代表“雅”和“俗”。

禅的居舍中的摆设有:禅道经书、诸子百家、陶渊明或李白的诗书、字画、传记、蒲团、禅拂、茶具和陶器等等。休闲的生活方式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参禅、说诗、放生、忏悔、种花、养鱼、放风筝等等。

禅的住居讲究“清静”和“悠闲”。这也正是唐宋以来,中国文人园林情趣的核心。闲静清和,舒心适意,俯仰自得,胸怀澄澈—一向是文人的园居或园林欣赏中的心境。这种心境,也正是禅家所说的“人法俱泯”“大休歇”“大安乐”的境界。宋代理学家与园居有不解之缘,也是受了禅趣的影响。程颢《秋日偶成》中就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从园居欣赏中而知宁静自然之理。儒家修身养性的传统,在此已和禅化的住居之趣和谐为一。

有了闲静的禅居场所,就可以坐禅养生。因此,一般人坐禅不一定要在寺庙里,在自己家里或安静的场所都可以。房间不宜过大,过大易产生恐慌;也不宜过小,过小会使人憋气,一般十多个平方就可以了。房间里冷暖变化不能太大,光线不能太亮,否则会刺激眼睛。房里的装饰、摆设不能太刺激,要简单朴素,可以适当地放一些花草植物来调节气氛,使房间变得富有生机。

要准备的物品有草垫或棉垫,又称“几板”“座蒲”“蒲团”。一般把草垫放置在地板、麻板或椅子上,但不能放沙发上。服装要宽松,不能太紧,牛仔裤更是不行。

坐禅可用于治疗身心症和神经症,如睡眠障碍、头痛等顽症,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一些针灸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症,用这种方法能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消除现代人的不安,充实气力,提高机体生命力。同时,对运动内伤有自然自愈力,有些效果甚至是医学治疗起不到的。坐禅最大的益处是有助于消除现代人的压力,现代人的疾病一大源泉是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坐禅的本质是消除不安和压力,压力下降,人能吃好、睡好,自然能提高身心的适应感。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行禅的奥秘
下一篇:茶道中悟禅
 哭笑无常
 饼上禅机
 可求安心之法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作者简介 目录
 儒、禅融合的“心性”之学
 生命中的至高心境
 茶道中悟禅
 宽容别人的错误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前言 后记
 播下笑容,保持健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26、中品下生观[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看不懂发的文章(代跋)[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禅那速行可以生起无数次,而色法的寿命仅十七个心识刹那,他们的关系如何?[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八宗概要 第四章 贤首宗[栏目:周叔迦居士]
 佛教是随着郑成功渡台才传至台湾的吗?[栏目:张曼涛教授]
 给Bāhiya Dārucīriya的教导 Teaching Given to Bāhiya Dār..[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山法宝鬘论 七、世人与行者[栏目:引路明灯]
 因为爱,所以求生净土[栏目:法藏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二讲 开篇顶礼偈颂[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