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净三业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8

清净三业

若复有众生,三业不复生,

六尘亦不见,静久功亦深。

心性长恒一,寂然世间心,

此心大自在,得果阿那含。

如果有一种众生,他身不造恶业,口不造恶业,心不造恶业,三业都清净了,对红尘中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也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说,红尘中的一切再也不能干扰他宁静的心了。经过了前三个次第的苦修,他已证得了斯陀含果,但他仍然在精进地禅修。因为他并不以证得二果罗汉而感到满足,他向往的是超脱六道轮回。于是,他息灭了心智,忘记了身体,苦苦地修行着。在日复一日的禅定中,他变得越来越宁静,这宁静持续得越久,他的禅定功夫就会越深,他的心性也变得恒长专一。他觉得,自己似乎慢慢地品到了“主人公”的味道,因为,他的心不会忽而被这个牵着走,忽而又被那个拉着走了,他因此而感受到一种自主。这种自主并不是一种固执与封闭,而是洞察世情之后的主动选择。他觉得自己并不排斥一切,而且他确实也没有排斥一切,但一切却又无法在他的心里留下痕迹。这样一来,世间的诸种行为和思想就很难束缚到他了。他的身体虽然仍在座上禅修,但他的心灵却感觉不到一点点的桎梏与疲惫,反而,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在,他觉得这应该就是一种大自在。这种自在,就像大海般的,淡然,博大。这份大自在持续得越久,便越为牢固。有一天,他就会证得阿那含果,也即三果罗汉。

不过,阿那含果仍然不是究竟。因为证得阿那含果的罗汉,虽然死后不会回到欲界,但他们仍需到色界或者无色界去,在那边入涅槃,也就是说,他们仍然有没有放下的执著,他们与涅槃之间,仍然隔着一个“中转站”。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亲近善知识
下一篇:寻找警觉与放松的契合点
 超越之后才有平常心
 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没有问题
 说说串习力
 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
 不管你明不明白,真心都在那里
 见地决定你的行为
 成就师的非主流生活方式
 成就者的快乐与凡夫的快乐
 发现佛性也需要因缘聚合
 分别心是万恶之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长阿含》(卷五)~E 什么叫授记[栏目:界定法师]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六章•正宗分 第一节•目连悲泣陈情[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做人处事的态度(星云法师)[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生活中的禅定(无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生死的幻觉 第32章 大圆满总纲[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俱生胜乐轮金刚灌顶开示 第八世德颂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慧的无常法门[栏目:黄威南居士]
 念佛度母[栏目:心灵对话]
 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栏目:高僧传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