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心和功德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9

菩提心和功德

◎陈亦新:什么是菩提心?

●雪漠:菩提心就是利众之心,就两个字:利众。菩提心要发愿利众,不是只利自己。利众的行为有许多种,最简单的利众就是从帮助身边的人做起,向他们传播真理,进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等。首先要让身边的人明白和快乐。你不能跑到遥远的非洲去。有些人口口声声谈利益众生,却连老婆孩子也不管,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利众应该从身边的人做起,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明白,让他们远离痛苦、远离烦恼。在此基础上,再谈其他意义上的利众。

最究竟的利众是法布施,让他人明白。而要想叫别人明白,首先是你自己要明白。要是连你自己都没有觉悟,没有明白,整天陷入烦恼,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你还谈啥普度众生。所以,精进的修炼是必要的。当你明白之后,你才可能究竟地利他,让他人也明白,达成一种觉悟。当然,有些人能在世俗生活中利益他人也是值得称道的。

当你真正明白时,你就会把别人也当做亲人。我在某次对话中谈了我的一些经验。我说:“父亲的笑,是我最好的人生奖励。后来,我获了好多奖,参加了好多颁奖典礼,那场面我大多淡忘了,但我忘不了父亲的憨憨的鼓励的笑。前不久,父亲死了。我再也看不到他的笑了,每一想起,就想落泪。有时,一看到街头寒风中行乞的老人,我在心里就会不自觉地念叨:我再也没有爹爹了!心中就会涌起一种浓浓的悲哀。我就会给那些老人一点钱。要是我给的是硬币的话,我总是很小心地放进他们的碗中,我怕那响声,会令他们不快。那时,我眼中的他们,都是跟我父亲一样的老人。我总是在那些仍在经受苦难的老人身上,发现我死去的父亲的影子。所以,我很感激那些向我行乞的老人,是他们给了我一种孝敬父亲的感觉。”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真的会把众生当成父母。那时,你就可能没有丝毫的作意。当然,最究竟的利众是叫他们觉悟。所以,我总是在著书立说,我就想凭借自己的这支笔,叫更多的人离苦得乐。

◎陈亦新:什么是功德?

●雪漠:梁武帝问达摩:我为天下修了那么多的寺院,有没有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他说得非常正确,现在很多人就是求功德,那么他有没有功德呢?没有。他只有福德,只会得到一种福报,并且这个福报还是有漏的福报,用掉了就没有了。功德源自清净心,当你供养上师想得到福报的时候,绝对只有福德而没有功德。什么叫功德?能让你明心见性的资粮就是功德。所以那些求功德的人在做着另外一种生意,想用供养上师的一百块钱得到三万块,或者更多钱,在供养的时候有一种巨大的贪心,像炒股的一样,把上师当做一种股票,这样的话怎么能成就?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现在流行的瑜伽是正修吗?
下一篇:如何契入大手印?
 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
 没有行为,所有的心都没有意义
 执著神通会障碍道业
 擦去蒙在佛教文化上的灰尘
 把所有的概念与束缚都打碎
 空是流动的变化?
 冷漠的时代
 一场游戏一场梦
 让善行改变你的心灵
 佛学是灵魂的滋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生法忍总摄十二门义[栏目:太虚法师]
 佛法的生命观 一[栏目:静波法师]
 第四章 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与大圆满法起源[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舍利弗(智慧第一) 受了不净食[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随处都是道场[栏目:宣化上人]
 部派佛教对知识论的探讨(陈雁姿)[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无常的真理[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金刚总持上师相应法灌顶开示 ——第八世德颂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五、通达位[栏目:韩镜清教授]
 止观双运是对治痛苦的妙方[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