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水果供品
 
{返回 继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66

水果供品

继程法师

寺庙拜佛或拜神时,总是会买几粒水果,以表心意,这是华人的习俗之一。 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去拜,而以水果为供品,是因为方便购买,携带亦不会增加甚么麻烦。若供过后又带回家,还可以慢慢食用,不怕很快就会变坏。 但有的人一摆上这些简单供品在佛台或神桌上,便喃喃有词的念了起来,大多是求这求那的;甚至只有那几粒水果,便希望神能赐个神字,让他中个十万八千的,急功近利的宗教心理表露无遗。 
对本身的信仰对象供上一份供品,以表达内心的一份诚意,那是每个宗教仪式中所不可缺少的。其实不论甚么供品都应只是如此心意,如果追溯供品祭物的起源,其实那不是怎么美丽的故事,因为那是先民对自然界种种无知而产知了神的观念,因恐惧或讨好的一种表示,希望神不会降祸而赐福予他们。因此从种种动物到人的牺牲品,都被搬到祭台上去了。当然人类渐渐的开化,宗教亦发展至更高的层次,那些以人为祭品的仪式必然要被淘汰,惟动物的牺性,在许多神教中,尤其是华人的社会中仍然存在。 本来在佛教中,供品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佛不是神,根本无需供品。但佛教传到中国,渐渐的吸收了中国的习俗,拜祭的供品也就多样化了,但因中国佛教有素食传统,因此不再有任何动物成为牺牲品,而水果就成为最理想的供品了,当然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的日子里,还会有许多丰富的素食供品。 这种种的供品只应是信徒一份诚意的表达,因为这只是习俗或仪式而已,不再有其他的意义:佛菩萨不会现身接受这些供品,供养者对佛菩萨的礼拜供养也不含有恐惧与讨好的成份在内,只是对完美人格或先圣的一种尊敬与虔诚而已。

摘自<禅话绵绵>


{返回 继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丧礼勿杀生
下一篇:学佛
 惭愧心
 水果供品
 供养一份诚心
 学佛
 观想
 文化使命
 苦与自在
 只管用功
 慧心
 佛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 君荼罗繁头品 二一 拔陀君荼罗繁[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佛教疾病观[栏目:佛教与医学]
 居家关怀一载余 夫妻双双求皈依(净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觉照[栏目:万行法师]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栏目:梭巴仁波切]
 念佛如何一心不乱?[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僧鬼合作[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学佛应如何面对障缘[栏目:慈法法师]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栏目:信愿法师]
 秘方图利,後世受苦[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