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不共加行 发菩提心
 
{返回 四龙吞珠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8

五不共加行

二、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修法的命脉,一切成就的源泉,遣除烦恼黑暗的光明,要想获得究竟的解脱和安乐就必须要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无论修任何佛法都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那如何正确的发菩提心呢?最好能在具德上师善知识面前授菩萨戒,如缘分暂不具足,也可观想在上师三宝本尊空行面前发愿。那何为菩提心?总的说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何为愿菩提心?比如我们在念佛,放生,供灯供水等做任何善举之前,心中发愿为了一切如母众生获得究竟的解脱和安乐。而去行此善业,这就是愿菩提心。如此发愿之后我们真实的去放生,念经,打坐,绕塔等然后把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众生都能往生西方极乐刹土,如此便是行菩提心。心中并没真正生起利益一切众生的想法,只是菩提心挂在嘴边,这不是真实的菩提心,所以我们必须要仔细观察自己是否真正生起了菩提心。菩提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比如我们最厌恶的一个人,他马上就要获得解脱和安乐。我们的心里有没有欢喜心,有没有由衷的随喜他所获得解脱和安乐,如果他马上就会堕入地狱而我们有能力度化他,我们会帮助他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证明我们还不具有真正的菩提心。同时如果我们在放生,念经打坐时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获得解脱或得到人天安乐那么我们就根本就没有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时候如果没有出于自己的真诚心,就好比不想喝水,却不得不喝水,如此的菩提心是造作的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是心中不分远近亲疏一律平等真诚的祈愿所有的众生都能获得解脱和安乐。如果能生起一刹那的菩提心,也可清净无边罪业,成就无量的功德。大乘法与小乘法的最重要的区别也在于是否拥有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后我们所修的任何一个法所做任何一个善业也都变成了大乘法,所得的果报也是究竟菩提正果,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指出一个人在发了菩提心后,其功德是不断增长的。无著菩萨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中指出任何拥有菩提心的人便是佛陀的孩子,是众生真正依怙主。我的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极为重视对菩提心功德的宣讲与修持。历代高僧大德,大成就者们无不是因为珍视和修持菩提心而取得成就的。所以每次修法之前我们应该在心中思维诸佛菩萨如何发愿,吾亦如是发愿,诸佛菩萨如何度化众生吾亦如是度化众生。


{返回 四龙吞珠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不共加行 供曼扎
下一篇:五不共加行 皈依
 佛法精要开示——龙珠显密智光精舍放生、火供法会
 什么叫打坐?
 五不共加行 皈依
 打坐能不能看见什么东西?
 五不共加行 上师瑜珈
 密宗只有富人才能修,穷人只能修显宗这种说法对不对?
 没有上师,自己修法行不行?
 儒释道三教本是一家吗
 五不共加行 供曼扎
 为什么有些信佛的人穷,不信佛的人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北传安那般那禅法的考察(释会明 )[栏目:禅宗文集]
 大乘皈依开示(2)[栏目:海涛法师]
 《若希望经》五[栏目:玛欣德尊者]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六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什么鱼不能放生[栏目:放生指南]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8[栏目:了法法师]
 不可逆,即顺之[栏目:在闹市中修行]
 佛教人间 心心相印[栏目:李向平教授]
 人生一切皆苦?[栏目:佛网文摘]
 智慧──诸佛的母亲[栏目:洪启嵩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