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山后有山无尽头,视野渐开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5

山后有山无尽头,视野渐开

(2009-10-18)

地点:安徽广德佛协

※※:像这次坐车吵架,我还是有进一步的冲动……

宽见法师:那要看你自己当机的能力了。记住,一定要看场合看对象。拿我对你的态度,你用到别人身上,麻烦了。你是我的弟子,他是你的什么人啊?这些都是实际运用,就像做算数题一样。实际去临考。但你这种心态我很鼓励,就是你很把佛法放在心上,对待任何事情想用佛法来解决它、对照它。

有些人不管怎么样,都是感情用事,从来不用佛法对照。记住,问题永远是一个接一个的。就像刚才说的那样,你把他挪走后面还会有。后面永远还有后面,山的背后还有山,什么时候是尽头啊?可以说简直是没有尽头,但你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

※※:这个问题我跟师兄请教过,他就建议:不要那么急地跟别人亮出来你是佛弟子,否则,别人的思维就会把你往里面套,然后会像菩萨那样要求你。你就先把自己做好,让人家觉得你这个人不错,素质比较高,然后才发现你是佛弟子。

宽见法师:这的确是一种方法。

※※:在这种世俗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要随缘,就是说如果我自己吃饭,我是吃素的或是吃肉边菜。但别人请你吃饭,一堆人都在那儿,然后又是你的老师或者同事,你也不好一个个跟人家说:“我是学佛的,我受戒了,我这个不吃,那也不吃。你不要点活的去杀……”是否也要随缘一点?

宽见法师:不一定,因人而异。方法有很多种,你看,祖师大德没有一个是一样的。弘一大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民国四大高僧没一个是一样的。我们应对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他的应对方法。找适合自己的,不管怎么样,我前面说的都有效——永远找自己的问题,永远不要找别人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方法,但这个难度比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智慧。

比如我,一般的习惯,很少主动跟别人讲佛法,这是我的一种风格。每人都有不同的风格,对于你也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如果会让你产生很大的烦恼,说明现在用的方法不太得当,可以考虑调整。怎么样调整,可以请教师父。

佛法是治烦恼病的。你要是没有烦恼,还用得着佛法吗?什么叫佛法学对了?就是烦恼越来越少。如果烦恼越来越多,就说明你的佛法学错了。越来越烦恼,说明我们运用的方法有问题。我倒觉得很赞赏你,就是你有一种坚持原则的想法。像你这种环境相对还是比较简单一点,可以不必说自己是佛教徒。

我自己过去老是苛求别人,现在我不了;过去我老是找别人的缺点,现在我不了。我能够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优点,能够欣赏他。慢慢地你能欣赏别人,别人就能接受你。你越能欣赏别人,别人越能接受你。至于你信佛(这件事),那确实没有必要标榜。你可以坚守自己吃素的原则,但不一定用佛法来标榜,可以用一些方便妄语。比如:医生建议我少吃肉;现在肉有很多的危害,里面都是激素,你看小孩子肥肥胖胖的,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吃的这些东西含有大量激素,鸡、猪,几个月就成熟了;或者讲我喜欢美容,我想减肥……等等,类似这样的理由多得很,不一定非要说你信佛嘛。不要刻意显出“我跟你不一样,我高你一等”,这种心态是很要不得的。

我信佛你不信佛,我高你一等;我受戒了你没受戒,我高你一等;我吃素你没吃素,我高你一等。这个东西要不得。你吃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能说比不吃素的就高一等。人家吃肉你也一样要尊重他。他只是还没有到因缘嘛,哪天到了,说不定比你学得还快,比你断肉的决心还大,要相信人家有这种善根。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突破层层障碍是进步
下一篇:永远找自己的问题
 宽见法师——闲笔文集(摘录)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一
 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2 不妄语的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3 念头的观察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1 杀生的标准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7 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
 佛的智慧广大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四节 “六和敬”——教团生活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1 念头的训练与心的改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1.放逸品[栏目:第二卷]
 多做利他的事就不苦[栏目:索达吉堪布]
 南传法句经 第二十:道品[栏目:南传法句经[白话版]]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六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07-055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祸兮福兮[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二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法华特论 第十七 安住品---安乐行品[栏目:冯达庵居士]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住于有无善恶二边之见。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行善业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No Ajahn Chah《043》[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