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3 四神足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0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3)
——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三、四神足

经文:“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神足是产生神通的基础,也就是禅定。修习禅定能引发神通,所以佛教以禅定为神足,四神足是成就禅定的四种因缘。

一是欲神足。欲指欲望。是不是欲望都是坏的呢?有好的欲望吗?什么是好的欲望?比如想要学习佛法,想要去行善,这种欲望属于善法欲,在初学佛的时候是鼓励的,当然这种善法欲到最后也必须要去掉,因为这种欲望还有“我”在,但是刚开始必须要以此为基础,叫欲神足。欲望在佛法里不认为绝对是坏的。

欲望有三种,一种是善法欲,一种是恶法欲,一种是无记欲。善法欲就是想要去行善的欲望,恶法欲是想要去作恶的欲望,无记欲就是非善非恶的欲望叫无记。我们如果想要去干坏事,这是恶法欲;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布施,想要持戒,这是善法欲;无记欲就是介于善和恶的中间,也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比如说我们想喝水,谈不上善恶,你没有伤害众生,也没有去利益众生。

修禅定首先要有修禅定的意欲,也就是修禅定的想法和欲望。对禅定有希求,才能修禅定,这叫欲神足。或者讲通俗一点,想要修行善法的这种欲望非常足,想要修行善法的这种精神非常充足,叫欲神足。

第二,勤神足。勤就是勤奋的意思,就是努力、精进。仔细了解禅定是怎么回事,努力按照经书当中所讲,或者师父所传授的禅定的方法去修行,这就属于勤神足,也就是精进地去行善,这种精神非常足,叫勤神足。

第三,心神足。依照从心而起修,属于专一至境。心非常地专注,禅定就是训练我们心的专注。把心停止在一个地方,这叫心一境性,也叫心住一处,也叫专一至境。因此需要在心念上去修,叫心神足。有些人的心非常散乱,没有这种精神气,要去训练我们的心,这就是属于心神不足了。

第四,观神足。观就是观察的观。通过听经闻法,闻思经典和教理,来树立佛法的正知正见,来观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身不净”,就是观察佛所讲的这些道理,比如四念处等等,这就属于正思维。由正思维引发正念、正定,使我们的身心经常保持在轻松、和谐与安乐的轻安状态当中。如果这欲、勤、心、观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神足的话,则能使身心轻安快乐。如果说我们每天想做坏事,还能轻安快乐吗?如果每天我们都愿意去修行善法,身心能不能得到轻安快乐?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勤奋地修习佛陀所讲的这些方法,不管是四圣谛、八正道乃至八关斋戒,能不能得到神足啊?能不能得到轻安快乐啊?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每天专注在佛号上,或者专注在善法上,我们能不能得到身心轻安快乐啊?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思维佛法的道理,思维佛法所讲的这些正知正见,能不能得到身体的轻安快乐啊?所以,以神足来庄严我们自己,就能得到身心轻安快乐,这样我们的人生命运就能得到改变。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4 五根
下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2 四正勤
 不清净施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五乘佛法
 付出不求回报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五节 “释迦”、“牟尼”、“佛..
 如何广义念佛?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5 透视“心”与“物”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二 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
 对一位离婚女子的开示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 构成偷盗的条件
 谁知道生病的快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1)[栏目:大安法师]
 14 师父的腿子[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华雨集第五册 一一、中国佛教的由兴到衰及其未来的展望[栏目:印顺法师]
 水陆法会源流略说(李小荣)[栏目:其它]
 佛陀成佛前的六年苦行是走了修行上的“弯路”吗?还是属于菩萨在积累菩提资粮?[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有时修法却感到内心毫无动力,似乎只是走了个过场,此时该如何调整?[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放生功德[栏目:放生功德]
 华雨集第五册 四0、致陈永权居士[栏目:印顺法师]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导论 灭苦之道[栏目:阿姜查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