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之尊贵(慧日寺纳凉夜话)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8

佛法之尊贵

——传喜法师(2008 8 2)晚慧日寺纳凉夜话

     生命为什么要追求解脱?古话说人往高处走,人不往高处会是怎样的情况?大家都在生活中,生活没有佛法也会很郁闷的。如果说住在山里就可以的话,那山里面老农民早就成道了。所以佛的智慧的状态、觉悟的状态,那是有一种方法的。

     人类曾经也有这样一种想法,顺其自然,在佛教里称为自然外道。我们每天想一想我们的生命状态,本来学佛是很高级的,在人类里面属于佼佼者,不甘愿于这种苟且的状态,是追求大道的人。

     比丘翻译成中国话叫乞士,士排到第一位,士、农、工、商。在印度分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修行人也被例为婆罗门当中,称沙门,在印度所有离家求道都属于沙门。他们出没于丛林,不追求世间私欲,最被社会所尊敬。直到现在印度也是这样,可以常常看到婆罗门的修行者,印度教的出家人。

     中国佛教保留着印度的这样一些(传统),同时也有中国的特色。在印度修行人居无定所,到佛陀的时候有皇帝、大臣、长者供养佛陀精舍。那时佛陀也遭到当时那些修行人的非议,出家为沙门本身就出没林野,现在又有住的地方,而且当时是大富长者供养,住的地方还非常考究,非常适合修行,房子造的像山洞一样。

     我们现在造的还属于民房,我们去印度看的时候,僧舍的墙将近有一米厚,每一僧寮都像山洞一样,冬暖夏凉,而且有风孔,每一个床的边上都有一个长方形的风孔,像窑洞一样,虽然很简单却很实用。

     像我住的房间,外面35度,里面33度,就是墙太簿了,再加三倍,就不会是这个情况了。我们那个墙只有一块砖的厚度,外面太阳一晒里面就滚烫的,要是有三块砖的厚度,那热也不会传到里面去,冷也不会传到里面去,声音也不会到里面去。

     所以这一次,造的两幢新房子,我让他们砖要加厚,这样应该会好点,但还不理想,以后有机会要造的更厚些。搞建筑的不明白,说师父为什么这么厚,厚点不要紧的,跟印度的还不能比。印度夏天将近四十五度到五十度的温度,房子墙簿了那还了得,还想入定啊!

     我们享着佛的福,佛法传到中国后,受皇帝供养,寺庙属于国家招待大使最高级的地方。昨天我看到,北京故宫城墙外面有一家五星级宾馆,里面的豪华套房,造价一千二百万,用来招待国家领导,造好后第一位入住的就是法国总统希拉克。

     我们寺庙也是属于这种,以前就叫鸿胪寺,就是接待国外来宾最高级的机构。你看我们房的挑角都是黄琉璃瓦,这个级别都是非常高的,皇帝一样的级别,所以我们是享受佛的福报,如果不是佛教徒的话,想住这样的地方,那还了得啦。

     现在学佛的人,除了追寻传统的方法去学之外,还可以用现在科技做参考。现在物质已经研究到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研究到那么细了,宏观世界也研究到那么细了,越来越接近佛陀所讲的。我们要了解佛陀讲的,从科学上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佛法的一个助缘,这是从法的角度上讲。

    从解脱的角度上,解脱“业”需要智慧,业太重智慧也不可能高。业太重压的你晕头转向,想打会儿坐打瞌睡、想念经打瞌睡、想求法障缘生起来,吃饭不得消化,业障重起来喝水都不得消化。

    一个庙也是这样,庙如果没有向上提的人,四众住在一起,精神上是没有空间的。每天两堂功课,在功课面前,每一句经文意思不知道,就滑过去了,滑的自己都没有兴趣了。

    反过来说这里面有一句你知道味道了,马上身心豁然一亮,用世间话讲找到了兴奋点。一个人如果没有兴奋点,住在庙里面,虽然所有都具足,也会越来越麻痹、盲目。我们早晚功课,一上来“妙湛总持不动尊”,我们天天做早课,要去思维这意思啊!

   “妙湛总持不动尊”,心要于所念的相应,皈依法。从早到晚思维着法非常重要,这样慢慢、慢慢熏习,时间久了之后跟法越来越相应。

    前两天我们都讲了自己的学佛与出家因缘,现在再来讲讲我们学佛感受好不好?打坐、念佛一些所得,我们是靠着对佛法有所感应继续下去呢,还是依然靠着对佛法的信仰而坚持下去。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追随佛陀求解脱
下一篇:如同亲见佛陀
 见佛方念佛
 佛塔的功德
 反省忏悔 戒杀茹素
 掌握可变因素 积极改造命运
 不图安逸 志在解脱
 深入佛法净除无明
 华夏五千年文明精华之探讨
 圆满觉性 众生本具
 了生脱死第一位
 佛示涅槃警世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超级之幻[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睡梦中遗精是不是犯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善恶报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无门直指 第十九节 眼见[栏目:程叔彪居士]
 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栏目:果煜法师]
 批评佛加持,赞叹魔障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请堪布对“他空”作个简短的介绍。[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0~37)[栏目:傅味琴居士]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因为不满所以响[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听人说,万法因缘生,婚外情本是一段前世未了缘,必须要了。请问对此该如何分析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