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文23/(2).罗陀相应
1.初品
相应部23相应1经/魔经(罗陀相应/蕴篇/弟子记说)(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那时,尊者罗陀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尊者罗陀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魔、魔』,大德!什么情形是魔?」
「罗陀!当色存在时,就可能有魔,或杀者,或死者。
罗陀!因此,在这里,你要看色为『魔』、为『杀者』、为『死者』、为『病』、为『肿瘤』、为『箭』、为『祸』、为『真实之祸』,凡这样看者,为正确地看到了。
当受存在时……当想存在时……当行存在时……当识存在时,就可能有魔,或杀者,或死去者。罗陀!因此,在这里,你要看识为『魔』、为『杀者』、为『死者』、为『病』、为『肿瘤』、为『箭』、为『祸』、为『真实之祸』,凡这样看者,为正确地看到了。」
「而,大德!正确地看到了的目的是什么?」
「罗陀!正确地看到了的目的是厌。」
「而,大德!厌的目的是什么?」
「罗陀!厌的目的是离贪。」
「而,大德!离贪的目的是什么?」
「罗陀!离贪的目的是解脱。」
「而,大德!解脱的目的是什么?」
「罗陀!解脱的目的是涅槃。」
「而,大德!涅槃的目的是什么?」
「罗陀!你已超越了问题[范围],不能够对问题把握范围,罗陀!因为梵行被住于以涅槃为立足处、涅槃为彼岸、涅槃为终结上。」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祸」(agha, aghanti),另有「痛苦」、「罪过」的意思,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幸」(misery)。
「涅槃为彼岸」(nibbānaparāyan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涅槃为其到达地」(nibbana as its dest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