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宝论9、观师功德 (第二章 如法依止师僧 之二)
 
{返回 僧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58
僧宝论9、观师功德 (第二章 如法依止师僧 之二)  
 
  我们的慧命从依师修学开始。师僧如同向导,引导弟子走出迷途,到达智慧的彼岸。如果所依止的对象不具足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则如同以盲导盲,不仅会耽误弟子的法身慧命,而且还有将弟子导向歧途的危险!现在不管是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人们往往草率投师。这样未经观察、盲目依止后,中间或因修学失误,或因其他一些小事,突然对依止师失去信心,从而断绝师徒关系,甚至全盘否定对于佛、法、僧三宝信仰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观者不忍,让人痛心!所以观师功德对于依师而学至关重要,是如法依止师僧的第一步,学人应切记切记,三思后行!
 
  莲花生大师云:“弟子不观师功德,轻信依止者,如服毒药。”若终身依止的师僧,应当观察抉择,否则信心空用,无大义利。《大乘庄严经论》中列有十种选择师僧的标准:一、具足戒;二、具足定;三、具足慧;四、德行圆满;五、精进;六、通达教理;七、通达真实;八、说法善巧;九、具足悲悯;十、断除疲厌。而佛曾经说过:“佛的智慧与功德之深广,唯已成佛者方能测知。”做弟子的,若欲严格按照这十个标准观察判断,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佛法难闻、善士难遇,没有足够的福德因缘,又很难值遇具足德相的师僧。那又该怎么办呢?在此有一个简单标准,即作为师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功德。换言之,是所依止师僧的底线。若这些功德尚未具备,对于我们修学将难有帮助,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一是功德清净。僧宝最重要的特点即为功德清净。所以我们所依止的师僧,首先应该是一位戒行良好、功德清净的僧人。
 
  其二是具足正见。这是师僧标准中最为核心的一点,甚至比戒律更重要。
 
  佛法的正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即因缘、因果与中道。
 
  因缘,即一切相均为虚妄幻化,没有自性,依因缘而显现。引用《金刚经》中的偈颂说,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正见的第一个原则。
 
  因果,是指在一切如幻的显现中,在现象界时间流程中彼此紧密关联的关系。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造作的行为都离不开因果。百丈怀海禅师一次上堂讲经说法,下座后,大家都已散去,独有一位老人不肯离去。禅师便问其来由。老人答道:“实不相瞒,我不是人。在以前迦叶佛时代,就在这里修行了,因为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因为说错了这句话,便做了五百世的野狐,没法脱身,今请和尚慈悲为我开示,让我解脱狐狸之身。”百丈禅师说:“你将问题问我。”老人便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禅师礼拜叩谢说道:“今承蒙和尚开示,我已脱野狐身。我就住在后山岩下,祈请和尚慈悲,以出家众的礼仪,帮我埋葬。”第二天,百丈禅师带领大众,在后山石岩下洞内找到一头死狐,以锡杖挑出,用亡僧的礼仪将它火葬。因果从来都是丝毫不爽的。关于因果的回答,“不落”与“不昧”,仅一字之差,修行人即再入轮回,堕入旁生,足见因果事大,望学人择师之时慎之慎之!
 
  中道,就是要离开所有的极端,像执空或执有,都是错误的。只有不走极端的中道,方可遵循。
 
  身为师父的弟子,应根据因缘、因果和中道这三点,审慎辨明邪见。如果所依止的师僧知见存在问题,则根本无法将我们引向解脱。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见地的方面。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必经之路,但仅凭持戒或修定很难作出判断。
 
  从戒而言,许多外道甚至邪教,也都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戒律;佛陀在世时有位名为提婆达多的弟子,他所立的戒条比佛陀的更严格,他自己也拥有许多的徒众,他指责佛陀过分放逸,他不具备正见。佛陀曾说过,苦行生活对于贪欲重的人有用,但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佛强调中道:既不执迷于苦行,也不沉溺于享乐。
 
  从定而言,四禅八定也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成就,许多外道也可以修定,但正是因为知见的错误导致他们无法解脱。由知见获解脱这重意义上讲,破见甚至比破戒更严重。所以,正见是佛法与一切宗教不共的所在,一旦破见,自断一切善根。
 
  因此,在寻找自己依止的师僧善知识时,必须谨慎小心观察抉择是否具足正见。
 
  当确信自己依止的师僧善知识具足正见、具足戒行时,便当虔诚地依师而学,不要从师僧的个性与行为上去寻过。以前有位行者,怀着朝圣的虔诚,往虚云老和尚处参学,正好看见老和尚从架房处走来,此人非常失望,说:“我以为他是个圣者,原来也要和俗人一样上厕所!”于是,丧失信心,空手而归,与圣者失之交臂。师僧生活在俗世中,跟每个人一样,他们也必须吃饭、如厕、穿衣、上街等。从师学道,学的是正见,而不是将师僧当成偶像来崇拜。虽然在外表上师父与弟子们同样有缺点,但要记住的是,他们的心是清净的。
 
  其三是具足悲心。师僧唯有具足摄受众生的悲心,才愿意给弟子无微不至的教导。若只求了脱生死,追求寂灭之乐,而无度尽众生的悲愿,即使具备前两个条件,也无法摄受弟子。弟子也无缘追随左右,聆听法教。
 
  在仔细观察、审慎抉择与我等宿缘深厚的师僧以后,应精进地依师而学。在修行中,信心是最为重要和根本的。对师僧善知识生起坚定的信心于日后的修行至关重要。

{返回 僧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宝论10、修信为本 (第二章 如法依止师僧 之三)
下一篇:僧宝论8、依止师僧的利益 (第二章 如法依止师僧 之一)
 僧宝论59、善知识
 僧宝论57、出家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僧宝论64、主要参考文献
 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僧宝论7、 皈依僧宝的方法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五)
 僧宝论54、打坐
 僧宝论32、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一)..
 僧宝论6、皈依僧宝的原因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四)
 僧宝论56、守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指导 结束语[栏目:道澄尊者]
 孝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D 四、说无常经[栏目:界定法师]
 观:超越边见,突破无明的开始[栏目:越尘居士]
 菩萨、慈悲与布施(三)[栏目:学愚教授]
 善缘与恶缘[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的功德[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残暴的国王[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修学佛法的指路明灯——善知识(释戒华)[栏目:其它法师]
 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国的地图(二)天堂地狱一肩挑[栏目:冯学成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