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返回 佛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7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一些现代美术师在塑绘佛像时,依个人观念对佛菩萨的形象进行塑造,而不遵循传统的造像规范,这与佛教没有形成“造像的公论”有关,也与另外一件事情有关:

在古代,一些藏传佛教塑像师非常重视造像量度,而对体块、线条、方圆的处理没有经验。因此,虽然塑造出的佛像大致形体不至于出问题,但也没有给人留下很好的美感,未能形成统一的思路去塑造佛像。塑造出来的佛陀形象中规中矩,但却很难塑造出三十二相本身内涵所应有的形象。所以在古代,汉传佛教的一些工艺师有过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的批评。

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过分严谨的批评,到了现代愈发严重。我国宗教政策恢复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更加放任了。很多美术师任意而为,为了表达佛更接近人的情怀,便将弥勒菩萨画成哈哈大笑的形象,甚至将佛陀画成十分忧愁或多愁善感的形象。这些都是因为反对“固执于佛教造像量度”而引发的过分放任。

这种放任是在批评之后形成的,虽然自认为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表达了各种人文的情绪,但实际上与佛无关。过分放任使佛像失去了宗教情怀的承载能力,也失去了宗教意义。既然没有了宗教意义,便不能说其是佛像,所以现在的造像亟需宗教规范和美术表达能力的圆满结合。

造像量度只是宗教规范的基础,对于佛陀慈悲众生、接引众生的高尚情怀的表达,需要在松紧、体块、方圆等各方面进行实际塑形努力。这些努力都做好了,佛教造像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返回 佛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西方写实与东方线条
下一篇:肉髻、发髻与宝髻
 净饭王礼佛
 涅槃前的付嘱
 前正觉山与苦行林
 关于佛
 白象入胎与释迦王族
 最早的佛像
 阿育王太子抉目处
 降兜率——神栖兜率陀天
 菩提场与金刚座
 度化妻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明心见性?[栏目:高月明居士]
 药师佛劝化冤结显威神[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对息的感受有时沉缓慢,但还不到绵密...如何来扩大使它进入更微细?[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给世界的礼物(纽修堪布)[栏目:其它善知识]
 富楼那(说法第一) 对大迦叶的抗议[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求药师佛加持除邪煞[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学佛不会带来压力[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无明生惑空担忧 极乐清净知根由[栏目:传喜法师]
 出离生死苦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参禅的秘诀 The Secret to Success in Chan Meditatio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