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法门特点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7

净土法门特点

净土法门,谛理甚深。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由其大小不二,权实一如。以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皆须修持,皆得成办也。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匪仗佛力,将何所恃。倘能仰信佛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加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果能如是,万无有一不往生者。净土经论,文义显明。净土修持,随机自立。既无幽深莫测之闷,亦无艰难困苦之烦。且又不费钱财气力,不碍职业营生。若能随分随力,常时忆念。则神凝意净,业消智朗。自然身心安乐,诸缘顺适。其为乐也,何能名焉。愿见闻者悉皆修持。各怀自利利他之心,共发己立立人之愿。恭敬受持,随缘倡导。展转流通,令遍国界。俾一切同伦,同沐佛恩,同生净土,实为大幸。(文钞三编卷四〈印光法师嘉言录题辞二〉)
窃维佛法有五乘。(一)人天乘。人乘持五戒,得生人道。天乘行十善,得生欲界天。加四禅四定,则生色无色界天。(二)声闻乘。修四谛,得四沙门果。(三)缘觉乘。观十二因缘,得辟支佛果。(四)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证菩萨果。(五)佛乘。行大慈大悲,成正等觉。人天乘,而兼菩萨乘佛乘者,其唯净土法门乎。盖人天乘,只修五戒十善,俱是有漏[1]功德。惟此净土法门,乃能出三界[2],了生死。修净土者,必须敦笃伦常,恪尽己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加以四弘誓愿[3],广大其心,自行化他。普令内而父母妻子,外而邻里乡党,皆修五戒十善,并修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是人虽系凡夫,实即菩萨。何以故,以心广大故。(文钞三编卷四〈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1]  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之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2]  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3]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是菩萨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记和实践。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法门的要点
下一篇:净土法门之妙
 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之原因
 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
 大师教诫病人
 捨邪归正不但无祸尚有功德
 持名念佛最利末法钝根之士
 欲知念佛之所以然当看净土经论
 正行和助行
 学道应正直
 念佛不能贪快图多
 后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修持解脱道 五、谁该修持解脱道?[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二)[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禅林开示 第二讲 入出息念(2)[栏目:玛欣德尊者]
 08-005修忍辱法 具足智慧[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Part Two 8. Sariputra and Maudgalyayana[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从“人间佛教”到“中道佛教”(何劲松)[栏目:人间佛教]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六章 如何在无常中从容成长?[栏目:黄威南居士]
 人生的真正指南——读《安祥集》(仁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舞中的禅机—圣严法师与林怀民的对话 对宗教的感动与疑惑[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