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布施与供养
 
{返回 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7
布施与供养
 
「布施」与「供养」,这两个名词,有许多人总觉得有些混淆不清,不知有何分别。布施的意思,上文说得明白。今就供养,在此亦有稍微解说的必要。总之,两者的意义,也差不多,只是一个上下的区别。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布施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老师和尊长,谓之供养,以表其敬意。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供养一般所需乃至贫病的人,谓之布施,又叫惠施,但亦不当失其敬意。给与的行为,在现行法律上有个新名词,叫「赠与」,就是慨赠。不论对上或对下,以行供养。玄赞上说:「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总之,施其依报,名为供养。不论供养与布施,以对方受纳为要义。如不受纳,虽有布施供养之心及其行为,亦只能说是发布施供养的善心,或慈悲心。凡有发此胜心布施供养者,受者就应成就其德意,欢喜乐为接受。纵然自己无缺,转赠与所需之人,使布施供养者的福德圆满,这也是一种施德。
 
单就「供养」二字,在此分为两方面来解释。对于出世法方面:为资养三宝,上供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圣于出尘离障圆明之位者,奉以香花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出世供养。对于入世法方面:供养世间父母师长及一切有情众生尚在尘俗缠垢之中者,为入世供养。本着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原则,诸佛是已经成佛的如来,其余圣贤是将近成佛的如来,所以说布施即是供养。一切有情众生,是在缠的如来,凡众生只要一转念向善,而发菩提心者,回头是岸,总有一天,也会成佛的,所以说供养即是布施。
 
供养布施,不但是物质的,在精神方面的「法施」,也就是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胜。」在十地论上说,有三种供养,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亦即「一、利供养—奉香饮食等。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就是世人行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也可以谓之五种供养,亦可说是五种福田。利供养是财物供养;恭敬供养与修行供养,则是法供养。关于供养的事理,巨册难以尽述,在此仅作初浅的认识,了解行布施的一个大概而已。

{返回 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布施感福
下一篇:布施获福
 不同的观点
 布施法要
 三种福田
 慈悲喜舍
 祖母教拜拜
 佛教改邪盛
 参加吃拜拜
 荒唐的拜拜
 什么叫正会
 佛不赞邪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修大乘佛法就是亲自去做菩萨[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79.木平善道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法相唯识学》提要[栏目:王雷泉教授]
 三十七世 赵州从谂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观所缘缘论义贯 第二章 释论文 第三节 成立正义[栏目:成观法师]
 佛教戒律学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四节 对个人的管理[栏目:佛教戒律学]
 六、二见不住[栏目: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善良的心[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四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