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五经的大意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3

净土五经的大意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捨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若论大机所见,肇始实在华严。以善财遍参知识,末后于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然则《华严》明一生成佛之法,而归宗于求生净土。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此殆大机所见,二乘尚不见闻,况具缚凡夫乎。迨至方等会上,特为专说净土三经,俾一切若凡若圣,同事修持,以期现生出此五浊,登彼九莲也。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是为《无量寿经》。于摩竭提国王宫中,说净业三福,十六妙观。俾一切众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众生烦恼业海,从心想生之义,便已彰明校著。果能深明此义,谁肯枉受轮回。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上品。是为《观无量寿佛经》。在舍卫国给孤园中,说净土依正妙果令生信,劝诸闻者,应求往生以发愿,复令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行三,为净土法门之纲宗。具此三法,或毕生执持,已得一心。或临终方闻,止称十念,均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是为《阿弥陀经》。此三,乃专谈净土之经。而《阿弥陀经》,摄机尤普。以故禅,教,律各宗,咸皆奉为日课焉。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故将此章,列于三经之后,而以《普贤行愿品》殿之,以成净土法门之一大缘起。令诸阅者,知此一法,大畅佛怀,较彼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者,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以故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金陵《净土四经》板,已经模糊。修净业者,苦无最清爽之读本。因为铸板,以《势至念佛圆通章》附于三经之后,称为《净土五经》。若论法门缘起,宜以《无量寿经》为首。今为便于读诵,故以《阿弥陀经》为首。阅者谅之。(文钞续编卷下〈净土五经重刊序〉)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经之祖述疏钞
下一篇:欲知念佛之所以然当看净土经论
 孕妇宜存善心戒杀吃素念观音
 往生西方为一切修佛道者之归宿处
 解释《龙舒净土文》中的念佛方法
 念佛人与持咒
 临终助念的三大要点
 修净土人不必请禅家开示
 临终助念法器宜用引磬
 信愿行三法的关系
 十念记数念佛法
 念佛不能贪快图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世间的经历之后出家和从小就出家,这两种人在开悟方面有区别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认真不执着 放下不放弃[栏目:达真堪布]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68-69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略探《摄大乘论》中的佛学思想[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太虚大师佛教整理思想中的改革佛教文化观[栏目:深圳弘法寺·印顺法师]
 王骧陆居士全集 苦闷的解决[栏目:王骧陆居士]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栏目:传喜法师]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校量功德品第五[栏目: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为误入歧途者祈愿文[栏目:勉励·期许篇]
 佛堂讲话 第五辑 六、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栏目:道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