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笃信因果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4

笃信因果

又修净土者,当提倡因果。在上智之人,固本乎伦常,了知其所当为,与其所不当为者。对中下之人,若不将因果之说,详细剖明,报应事迹,昭然揭示,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故因果为入道之初门。且笃信因果,亦自不易。小乘初果,大乘初地,乃真能笃信因果者。初地以降,初果以还,一遇违缘,杀盗淫妄,且不可保,起惑造业随之。而聪明之士,犹或小视因果,以为此不过为中下人告。不知粗知其意,不足称为信也。知而不能躬行实践,亦不足称为信也。惟初果初地预流圣人,乃能不受后有。不受后有,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之人,乃能称为笃信。(文钞三编卷四〈净土法门说要〉)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
现在人徒好大言,不求实际,辄谓因果为小乘法,实为大谬。讵知大乘小乘,总不外因果二字。小乘是小因果,大乘是大因果。小因,是依生灭四谛[1],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小果,是证阿罗汉果。大因,是修六度万行[2];大果,是证究竟佛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因,必有其果,未之或爽也。
所以不独世间人皆在因果之中,即菩萨佛,亦不出因果之外。若谓因果为小乘,则菩萨佛,亦是小乘矣。其言之狂悖可知矣。(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1]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生灭四谛,此系三藏教之说,主张因缘生灭实有。
[2]  略则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广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普遍存在
下一篇:采佛言祖语中契理契机者编辑成书
 都摄六根为念佛之妙法
 摄心念佛
 佛像、圣号勿作信封及图画
 世出世法皆备之《安士全书》
 以《楞伽经·断食肉品》诫神勿享肉食序
 念佛不同于参念佛是谁
 仗佛力是特别的因果
 佛经善书送于恭敬者
 所有修持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燃戒疤(即顶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蔡惠明)[栏目:其它]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上师的呼唤[栏目: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六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Threefold Learning[栏目:Buddhist Article]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0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十三届:开幕式的讲话(张兴堂)[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请问帕奥禅林的比库可以吃肉吗?鸡蛋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73 老祖父的碗[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2010普贤云供法会开示(网络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