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章 唐卜陆西亚多 正念于三十二种身体成分
 
{返回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5

第十章 唐卜陆西亚多 TAUNGPULU SAYADAW

     正念必须奠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
     我们的心与身。
     分析身体构成部分,
     显示没有永远的「灵魂」或「自我」;
     注意到这一事实,
     则基于迷惑的「自我」或「身见」,
     将自然消灭,
     使我们自痛苦轮回的世界中脱离。

前言

  我对唐卜陆西亚多(Taungpulu Tawya Kaba Aye Sayadaw 1896~1986)所知不多,祇知道他在缅甸教学多年。他的主要寺院在密铁拉(Meiktila)。他这篇修行的谈话,是我在仰光认识的一位同修和尚给我的。

  这篇文章谈到,借着对身体各部位的系统禅修,可以扩展佛教禅定的现代教学。传统上,南传经典提到的禅定方法包括四十种「业处」(禅修对象),对肉体各部分的正念是其中之一,而训练方法是记忆与观想(Visualization)。对肉体有强烈黏着的人,这种方法有平衡的作用;练习这种方法之后,对自身的黏着,对他身的色欲、认为身体是「我」与「我的」的观念都将消失。我开始做这种练习,并专注于呼吸后,脑中很自然地浮现身体各部位的影像,特别是骨头和骨架部分。当时我的寮国老师指导我将这些影像固定在心中,以加深我的专注能力,并平衡脑中女子跳舞的影像,这种练习最后还导至包括一系列死亡与寺院火葬场的死尸的禅修,让我宛如看到自己及亲密朋友的尸体。这种直接让人感受自己死亡的禅修方法,是认清自我及戏梦人生的有效方法,当我们充份认识死亡而无惧死亡,并拋掉对生命的执着,即可得到真正的解脱。

  以身体各部分与死亡为对象做禅修,是传承森林艺术传统的上座部佛教法师最常教导的禅修方法。唐卜陆强调,佛教教学祇是为了求得觉悟,当我们看到存在的实相:无常、不完美、无我,觉悟自然就出现;对身体各部分的禅修会打破「存在」是牢固不变的迷惑,及对存在的渴求,这种对我们本来面目的认识将带来解脱与觉悟。

正念于三十二种身体成份的禅法  /唐卜陆西亚多 着

敬礼至尊无上的佛陀

以四圣谛为基础

  佛教是一个完美的心灵教育或禅修系统。心是佛教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善加训练;祇有训练的心才能开发出洞察光明与实相的智慧。

  整个佛教教学是以四圣谛为基础,它们是:一、不完美或苦的圣谛,二、苦因的圣谛,三、苦灭的圣谛,四、通往苦灭的道路的圣谛。这四种圣谛告诉我们,每个有情的存在是五蕴的身心和合,是所有烦恼与痛苦的根源,存在是执取或贪求不可避免的结果。

  存在(有)也是对实相不了解的结果,贪造成无止息的存在,祇有摧毁贪才得以止息存在或苦。要止息人类的贪或苦,可透过修习八正道达到,包括: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依此止息苦会得到四个阶段的解脱,一步一步走向涅槃,没有经过这种解脱,涅槃便无法实现或获得。

  佛陀的基本教义视「生」是「无明」与「贪」的结果,而「无明」与「贪」则来自需要保护与满足「我」或「自我」的错误认识,因而引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佛陀因此教导所有的弟子,务必不断修习正念以获得觉悟。

  佛教的目标是觉悟或悟见实相,意思就是要实现涅槃,止息所有的苦,佛教祇是获得此种智慧的方法而已,换句话说,整个佛教的修行可视为正确认识实相的过程而已。
正念功用

  正见来自正念,祇有透过正念,对心与肉体保持警觉,才能看到事情的真实面貌。正念必须奠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的心与身。分析身体的构成部分,显示没有永远的灵魂或「自我」;注意到这一事实,则基于迷惑的「自我」或「身见」,将自然消灭,使我们自痛苦轮回的世界中脱离。

  基本上,佛教教导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寻求解脱,人唯有借着对苦、集、灭、道的完全了解,才能从痛苦与无止境的生死中解脱。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救得了你,一个人必须自己踏上认识、理解通往涅槃的道路。

  心灵的训练或练习对这种理解很重要,其发展过程必须以系统的方式加以实践,才能使心灵完全净化,而净化与正知可藉正念而获得。

  我们可将正念运用于身体、感受、心念与心理状态,心灵训练或是强化注意力的方法,可让它们的真实面貌更清晰地展现。四念处是实践八正道的要素,修习正念就等于实践整个八正道,它是获得和平与实现涅槃的唯一道路,佛陀说:

    它是通往涅槃的唯一道路;它是获得净化、克服忧伤与叹息、永远断除痛苦
   与烦恼,进入正道与实现解脱的唯一道路。

  如何才能做好正念呢?如果一个人分析自身的构造,无论是分解为肉体、感受、思惟、意志、意识等五蕴,或是分成更细的元素,他将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找不到一个自我或灵魂。自我或灵魂祇不过是统合这些元素的概念而已,就是这个牢固的迷惑,让人无法看清实相。

  佛陀说:

  啊!卢醯多迦,我不曾说过未达涅槃即可止息世间痛苦的话;我说的是,这六尺之躯,及其思想与情结,就是世间、世间的根源、世间的止息,及通往世间止息的道路。

  为迅速获得正定,佛陀教导身念处做为基本的禅修方法。因此,不断地审视观想身体的构成部分,是趣向解脱的理想禅修方法。

  如果能够全神贯注在身念处,就不必特别努力去练习另外三个念处,即受念处、心念处与法念处。身念处是主要的禅修方法,它能自动帮助你练习另外三种念处。事实上,当练习深化之后,自然会发现四念处并不是独立作用,它们必定同时生起。
身体三十二部分的观察

  现在就来说明以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为基础的身念处方法。练习注意个人身体的利益详载于《增支部》。这三十二个部分包括二十种固体与十二种液体,大致可分为六组,每一组至少需要观察五天。六组的内容如下:

  一、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
   二、肉、筋、骨骼、骨髓、肾。
   三、心、肝、横膈膜、脾、肺。
   四、内脏、肠、胃物、肠膜、粪便、脑髓。
   五、胆汁、痰、脓、血、汗、固态脂肪。
   六、眼泪、液态脂肪、唾液、黏液、关节润滑液、尿。

  为了跟上一百六十五天的课程,禅修者必须不断地诵念与观想这六组的内容,首先他要由前而后,每组各做五天,然后由后而前,也是每组五天;经过这六十天的练习后,重复前面的顺序,再做一次。接着,禅修者必须依序由第一组开始,每次增加一组、二组、三组……最后六组一起观察的方式,不断诵念与观想,每增加组数各做五天,正向与反向各做一遍。最后,在近六个月的训练后,禅修者对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都能保持正念的境界。

  反复练习的效果是身体构造在脑海的影像愈来愈明显,身体令人厌恶与毁坏的性质渐渐显露出来,混乱的心则愈来愈集中而渐渐专注。

  口头的诵念是观想的课程中必须做的,为了达到正确的进展,必须反复口诵与观想,这点很重要,也与佛陀的话相应:

    口诵为内心诵念的条件,而内心诵念则是为了透视身体构造的不净特性。

  很重要的一点是,全神贯注身体各部分的禅修法,始于头发,终于小便,是与四念处有关的禅修中最殊胜的一种。

  专注身体的禅修法与别种禅修法有所不同,它是佛陀时代才被发现而流传的。

  祇要修行这个简单的禅修,即可确保解脱智慧的获得,佛陀曾说明此种修行的独特,并要求僧俗都应修持。

  在对弟子的一次谈话中,佛陀这么建议:

  诸比丘!有一独特法门,若反复修习,能令人不恐惧,获得大利益,能解除心灵束缚,得正念与明觉,得智慧的知识,获当下快乐,得正见与解脱之果,这是什么独特法门呢?它就是身念处。诸比丘!那些品尝身念处的人,能体会到不死与自由的味道,那些未曾品尝身念处的人,不会经验到不死的味道。因此,诸比丘!那些圆满实践身念处的人,已体会不死的味道,他们不再卑微、平庸,也不再鲁莽、不稳定。而那些忽视身念处的人,错过不死的味道,是卑微、平庸的,而且是鲁莽、不稳定的。

  禅修者应该以这种方法不断地练习,其利益甚大,经由身念处而获得涅槃的人多得不可计数。

  经过反复的诵念,对身体的各个部分会愈来愈熟悉,心变得高度专注,再也不会走入歧途。身体部分的自然特性变得更明显。

  佛陀在《念处经》中说,四念处的修习,是内观禅修的最高级课程;专注身体构造部分的练习,不祇能通向内观,而且也是借着训练专注,使心宁静的最高课程。

  佛陀的最后遗言,也与正念有关:

    诸位弟子!我要提醒大家:所有的现象都是无常,务必随时提起正念!

  因此,让我们修习身念处遵循佛陀的遗教,实践正念及精进以证得解脱。

  观察六尺之躯的三十二个组成部分,会了解身体内并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的,也没有任何的实体,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保护,没有任何令人满足的欲望,在我们称为身与心的不自主聚合体内,也找不到任何最终的「我」,所看到的祇是令人憎恶的对象,绝对是不净而不想要的,看清这些将引导我们更清楚了解空与苦,走向渐渐清晰、没有执着与纯净的心。

  愿所有修习此法门的人快乐、解脱。
    
   


{返回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一章 莫因西亚多 内观训练
下一篇:第九章 阿姜摩诃布瓦 以智慧开发三摩地
 第十四章 阿姜达摩答罗 内观禅修本质问答
 第七章 佛使比丘 自然内观法
 第十五章 阿姜朱连 采访回忆录
 第四章 阿姜查 修行问答
 第八章 阿姜念 内观的开发
 呈献
 第十三章 乌巴庆 佛法实践精要
 第一章 佛法精要
 第十一章 莫因西亚多 内观训练
 第十章 唐卜陆西亚多 正念于三十二种身体成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弥陀经》中所体现的往生方法[栏目:净土宗文集]
 189.六榕绯桃瑞应 Recording the auspicious portent of pe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准提威神摧破鬼挡墙[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威神]
 生活中的佛教 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栏目:林克智居士]
 五百罗汉 166、难胜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中部142经 供养分别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