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给现代人的建议》系列开示2——修持的方法二:菩提心
 
{返回 桑杰年巴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0

《给现代人的建议》系列开示(2)——修持的方法二:菩提心

◎修持方法二:菩提心

当我们对于出离心有所了解之后,第二步我们将开发我们的菩提心。“菩提心”是佛学名相,白话来说,系指一种利他的善心,一种好的心。我们要关怀别人、利益他人,但首先应具备一项要件:平静的心。拥有平静的心才能自在、开心、正直。此时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人;相反的,如果我们都不具备这些能力时,我们是无法去帮助别人的。佛陀曾说:“一个人如真想断除所有的烦恼、所有的苦,并且得到真正的快乐,只有一个方法可达成--具备菩提心、慈悲心。”但是这“慈悲心”也不是那么容易升起的。有时我们很容易从口中说出:“啊,好可怜!”,但这并不见得是慈悲心。或者各位曾看到一些贫穷困苦的情境,见到时各位或许想帮助他们,这是一个好的心,但并不是一个究竟圆满的善心。真正一个完全的善心、利他之心,系指我们已完全消除对自己的执着和贪着,完全不想到自己而是百分之百的照护别人。这样的心,我们应当升起。

当我们练习升起这一念善心去照顾他人时,我们同时也正进行一种心的训练﹝training﹞,将自己的好给别人,将别人的苦领受过来。在历史上的确有修行者获致此项成就,真正的将他人的苦领受过来,把自己的快乐给予他人。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方法。“菩提心”是一种心的力量,不光是我们世间,而是一切众生的苦,我们祈愿自己能领受过来,并将自己的快乐完全奉献给众生,而不带有任何期盼获得回报之心。

“菩提心”包含慈心与悲心二部份。慈心,慈爱之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快乐,且不光是得到快乐而已,更能得到快乐的“因”。悲心,指希望一切众生的苦均能消除,且能远离招致痛苦的“因”。慈悲心不应是偶尔升起的,而是永远都存在才行。

佛法中有一个教导我们升起慈悲心的方法:首先,我们思惟众生都像是我们的父母一样,要这样子来升起慈悲心。但当我们更深入慈悲心的练习时,这时不是观想众生均为自己的父母,而是观想一切众生均比自己还重要,完全的舍弃自己,这是另一种方法。所以我们常说要有菩提心、要有善心,而第一步我们该做的即是发愿,祈愿一切众生均能离苦得乐,此即“愿菩提心”。但光发愿而不身体力行是不足的,因此发愿之后,我们开始采取行动去帮助别人,此为“行菩提心”。以上为大乘菩萨道之修持方法,亦即练习我们的慈心与悲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佛法中尚有其它更深入的见解,但我们如不具备最基本的善心、菩提心,我们将无法学习更殊胜而甚深的经教。如果我们能如法依次的修习,是有可能于短时间内看到成效的。


{返回 桑杰年巴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给现代人的建议》系列开示2——修持的方法三:正见
下一篇:《给现代人的建议》系列开示2——修持的方法一:出离心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2——什么是灌顶?为了了悟心的本性而接受灌顶..
 “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关系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4——没人能读得到你的心,我们应该读我们自己的心、..
 “世俗谛上师”与“胜义谛上师”的关系
 《四无量心》简要开示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8——我们的心一直以来都是完全真实,纯净透明的..
 唯有实修方能了悟
 《给现代人的建议》系列开示2——修持的方法三:正见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3——佛陀并不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成佛,我..
 21度母灌顶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灯之光六 金刚乘的名词解释[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谈一谈学佛修行的事[栏目:达真堪布]
 敢于承担责任就不会烦恼[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禅七讲话(惟因老和尚)[栏目:其它法师]
 应该怎么把握“财色名食睡”?[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首届:赵州吃茶记(王雷泉)[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明观此心,哪个起心动念是痛苦的因?[栏目:达真堪布]
 尊重生命的可贵[栏目:放生心得]
 53.孔老夫人 Old Lady Kung[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如何断烦恼、了生死,个人体会只靠念佛,还是无法降伏烦恼,应该怎么办?[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