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止观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0

生活止观

明法比丘

    把身心静一静就是「止」;看一看身,看一看心,就是「观」。这个小动作经常练习就是实践生活止观。

    把身心静下来,有时是拦下、冻结、伏住躁动不安,有时只是检证一下有无不安。而单纯地、放松地、不加好恶评断地看看身心,可奇妙地转化不安或烦恼,这是平常就可以实践,而且有药到病除的即刻效果,不必等待静坐时或密集禅修时才来化恼解厄。

    在生活中,经常能静一静、看一看身心活动,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身心活动,如浮燥、攀缘、干扰他人等;增加必要的身心活动,如乐于助人、乐于闻法、不吝说法。愿意做,马上做,努力做,持续做,变成良好的自利利他习惯,这样做可以不断地洗炼内心的污染。

    生活止观的实践,有时难以持续,是因为内心的片刻止观不够坚固,道念不够坚强,而使潜在的或当下的俗事干扰得逞。俗事的干扰会发动贪、瞋、散乱、亢奋、犹豫。但自己若订定一些处理原则并认真实践它,可以使干扰减少或消失。内心无事,内心无事,就安住于无事;内心有干扰,明知有干扰,而出离干扰的意愿、行动也能马上产生,整个过程如果都具有觉念,虽有干扰产生,内心却可以趣向于安定、解脱。

    止观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就无法达到解脱。《杂阿含经》464经说: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止观必需双修,且需时时实践,使片刻的止观持续、坚固并足以获得片刻片刻的解脱自在。(《嘉义新雨杂志》第19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马哈希西亚多略传
下一篇:泰国出家记(下)
 厌离
 四圣谛 苦灭圣谛
 出三界
 忆母
 身见
 诸恶莫作
 舍的修习
 修学佛法的省思要点
 四圣谛 苦灭之道圣谛
 和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九○ 五者布萨会本生谭[栏目:第十四篇]
 59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美[栏目:本性法师]
 心存一颗包容的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恒河大手印 (第九讲)[栏目:元音老人]
 九届:《心经》讲解(杜大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栏目:林克智居士]
 追寻无暇甘露·止贡噶举传承之简介[栏目:昆丘嘉真堪布]
 华严经讲话 十四、甘露之法雨——二睦品(二)[栏目:鎌田茂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七)修行上师瑜伽时常见的两种过失[栏目:圣者言教]
 寂静处是可以创造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