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握因缘 带动良善社会风气
 
{返回 静思法语·释证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8
静思法语
把握因缘 带动良善社会风气 
证严法师 
   
   年轻人,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已经成立十年了,十多年前,很多慈青还是不解世事的大学生,现在已经在社会各个角落承担不同的职业,扮演不同的人生角色。
 
  还有的一路深造,从硕士进修到博士,这些社会的成就,皆操之于各人的努力,很欢喜看到大家的成长。
 
◎志同道合携手往前进
 
  现在的社会,已经与过去有很大的改变,对于新一代的孩子,我们愈来愈难掌握他们的思想及方向。整个环境的生态,从家庭到社会,乃至教育大环境,无形之中都在改变。到底毛病出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教育?
 
  其实,大环境会变,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心不断改变。新生代的孩子好高骛远,一直想要高飞,却飞得茫然没有方向。这些孩子有一天会不会飞回来?会不会飞回筑巢的地方呢?这就很重要。
 
  我们的皈依处在哪里?人生方向在何处?其实,回不回到慈济志业体任职是其次,倘若能够有志一同,彼此同心同道同志愿,做起事就会适心满意。
 
  真正有心的慈青不怕触礁,也不怕是非,他会用智慧过滤是非,好好地分析事理,坚定自己的志愿;有爱、有毅力,很自然的就会将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慈青们也是一个合心协力的群体。
 
◎带动慈济精神,培养好风气
 
  慈青毕业之后,不论在哪个职场工作,我希望你们都能守住本分,照顾好慈青的形象,表达出所吸收到的慈济精神及人文,并将这分精神传播开来。
 
  例如在军中,有一位慈青在马祖服役时一样不忘散播慈济精神,组成了一个「静思部队」,他把《静思语》带进了军中的日常生活,还感动他们的长官,因此同袍间相处得非常好。所以,无论在哪个职场,也都可以融入慈济人文的精神。
 
  其实,在社会上不要担心别人知道你是慈济人,只要表现良好,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像慈济技术学院,过去是护校,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任职于每一家医院,都受到赞赏与肯定。
 
  我每次出门行脚,有时候会遇到其他医院主管,他们都会对我说:「感恩,慈济能培养这么好的护理人员,在我们的单位带动视病如亲的爱心。」
 
  原来有些护理人员,不习惯对人说感恩,面对老年病患,也叫不出口阿公、阿嬷。而慈济的孩子,每天微笑对人,亲切问好,还能心怀感恩,看到年老者就叫阿公、阿嬷,慢慢就带动起这股风气。因此不论是在哪个单位,只要将这分爱的精神发扬出去,都会带动爱的人文生态。
 
  每个人为了孩子的未来,都希望社会更好,因此,应该要为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将来他们才能活在健康有爱的环境里,这需要大家共同来努力。
 
  现在人口已经过度饱和,造成许多的污染以及资源浪费。记得三十多年前,慈济刚创立的时候,当时全球的人口不到四十亿,现在已将近七十亿了,想想光是人体的温度,还有人呼吸的浊气,就增加多少污染,更何况其他?
 
  为了填饱大家的肚子,还有因应大家的口感,要饲养多少动物,才能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饲养这些动物,要用多少饲料,需要砍伐多少森林来种植牧草?地球还要承受多少动物的排泄物污染?凡此种种都是恶性循环。
 
  人口膨胀也会造成人的心理不平衡,因为人多竞争就大,在精神无法负担的情形下,忧郁症患者不断增加,年龄也不断往下降,这是令人非常担心的。
 
◎发恒长心不易,照顾好菩提种子;慈济人的宗教观
 
  现在慈青的队伍浩荡长,还有许多人,从在学时的慈青,到毕业后的学长,甚至进阶委员慈诚,实在是不容易。更难得的是,能够职业志业平行,更不简单。你们都是菩提种子,希望大家要珍惜,照顾好心中这颗菩提善种。
 
  此外,道心也要照顾好。慈济的宗教观,大家应该都知道,「宗」就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这也就是希望大家的人生宗旨要明朗、坚定,一旦找到正确的方向,走在正道上就不要再偏差了。
 
◎学无止境,要尊敬老者,凡经历过的才是真理
 
  学无止境,亦无高下,我常会向阿公、阿嬷级的志工学习,他们虽然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很有哲理。因为那是他们人生真实经验的智慧法语。
 
  有些人好像很有学问,其实都是从知识得来的,问他:「你经历过吗?」「没有。」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将这一条道路的风光说得彻底。
 
  阿公、阿嬷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懂得很多,我们只要用心去听他们分享经验,不耻下问,就能获得许多智慧。我们要尊重、敬爱老人家,假如不是他们努力付出、刻苦耐劳,怎么会有今天的富有社会,让我们生活得那么好呢?
 
  因此我们要培养对长辈有尊敬的心,这也是以身作则,给下一代年轻人做好榜样,营造出整体社会的教育。
 
  要教育孩子,不是赚很多钱,给予很好的生活环境而已;只是把自己的孩子教得很乖还不够,倘若别人的孩子不乖,你的孩子一样会很辛苦。所以,想让孩子过得好,就要普遍地教育好每个孩子;这不仅着重于学校的教育,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得到教育,而生活教育就从自身做起。
 
◎对人包容,对事善解,对己知足,对人事物感恩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树立起慈济的人文精神,在任何地方都守好自己的本分,这样就可以得本事。能够如此,我就很安心欢喜了,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能遇上瓶颈,这时就要赶紧提起责任感,善尽自己的人生责任。
 
  这就是「甘愿做,欢喜受」──对人要包容,对事要善解,对自己要知足,对一切人事物都心存感恩。在人与人之间,要努力去与他人合心、和气、互爱,才能协力发挥出力量。
 
◎时间飞逝,当及时把握因缘。人圆,事圆,理才圆
 
  很感恩慈青学长们,你们带着一批又一批的新血投入慈济志业,大家有志一同,与师父一起开拓慈济道路,这分耐心与爱心令我感动,这分精神大家要好好地把握。
  总而言之,大家要及时把握因缘,并非要求一定要做什么,在投入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要让父母亲安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圆满,我常常说,人圆,事圆,道理才能圆,虽然志业很重要,但是,家庭也很重要。
  慈济的道路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未来会开拓得更平坦,让更多人同行这条路。你们都是菩提种子,要耕耘好自己的心,再向外撒播种子,感恩你们。
(节录自920809慈青学长会座谈上人开示)  

{返回 静思法语·释证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事实与爱的身教感化学子
下一篇:用身教启发良能扩大爱
 一种全民运动
 自爱互爱 欢喜付出
 藉学生的眼睛反观自己
 传承教育的希望
 汇善聚福‧重建家园
 人间菩萨招生
 慈济精神形象化
 无所求的付出即得轻安自在
 培育真善美的幼苗
 教育要在大爱的环境中成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忘掉过去[栏目:心灵对话]
 面对问题[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泰国禅修老师参访记 3 康恳长老谈禅修[栏目:参学经历]
 往生论注讲解 第八集[栏目:慈法法师]
 当遇到对于求布施的众生有怀疑,是否还要满足其所求?[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九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第三十二讲 立了别识破辨别识,佛门未来待教规[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为什么第一次的安止速行心只生起了一次就灭了,然后才会持续生起,是紧接着就会持续生起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生活篇》[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关于SARS(下)[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