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开路就开(邹相)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5

心开路就开 

邹相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不在家。于是,三个儿子就由母亲在家看管着。父亲几乎没有时间和妻子、儿子一起吃饭。有一天早上,父亲正好有空在家,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吃早餐。于是, 父亲就在餐桌旁等着三个儿子下楼,一起用餐。
  大儿子从楼上下来时,满脸笑容地跟父亲打招呼。父亲微笑着问大儿子:“昨晚睡得好吗?”大儿子高兴地说:“相当好,我还做了一个好梦,梦见到了天堂。”
  父亲问道:“到天堂的感觉怎么样?”大儿子回答说:“天堂大好了,就像咱家一样。”一听这话,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随后,二儿子从楼上下来,一见到父亲就高兴地说:“爸爸早上好,昨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到天堂了。”
  父亲问道:“你觉得天堂怎么样?”二儿子激动地说:“天堂真不错啊,和咱家一样温馨。”父亲笑得更灿烂了。
  最后,一向很少和父亲沟通的三儿子很懒散地走下楼。父亲问他:“昨晚上睡得不好吗?”三儿子撇撇嘴说道:“是不好啊,昨晚上梦见去地狱了。”
  父亲就问他:“那地狱的感觉如何?”三儿于噘着嘴说:“坏透了,就像咱家一样。”父亲一听这话,一脸寒霜。
  同样是做梦,大儿子和二儿子却都梦见去了天堂,都认为天堂和自己的家一样。而三儿子却觉得自己的家和地狱一样糟糕可怕。这意味着什么呢? 因为不同的心态,他们对幸福的感觉不同而已。
  作家艾达尔拉瑞说:“幸福就像一位和蔼可亲、带有异国情调的来串门的蒂莉姨妈,她在你最料想不到的时刻来临,阔绰地请你喝酒,酒过一巡后翩然离去,留下一丝栀子花的清香。你不可能命令她来临,只能在她出现时欣赏她。你也不可能强求幸福的到来,但当它降临时,你肯定能够感觉到。”
  大儿子和二儿子能够用心去感悟,尽情地享受家带来的幸福,三儿子却没有。
  世界著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 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佛家说:“一水四见。”水对人类来说,是生命之源;对鱼儿来说,是它们的房子;对鬼道众生来说,是烈火;对天神来说,则是晶莹剔透的水晶。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尽相同,对待事物的态度,同样有区别。积极的人,即使在最危险的境地,也能看到光明的前方;消极的人,即使在胜利的彼岸,也找不到美好的未来。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有一首《宽心谣》,写得非常精彩:“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活命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甘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愿意调整好心态,透过智慧的观照,重新理清情绪与思维,将它转到正向的一面,也会像神仙一般快乐逍遥。
  常言说:“自己,就是最好的心灵治疗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怎么样才舍是最好的,并给自己下任务,必须得达到那种最好的理想才行。但现实却往往很残酷,事与愿违,天壤之别的结果时有发生。于是,我们便顾影自怜,郁郁寡欢,开始慨叹人生多舛、命运不公。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扭转思维,这样去想: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现在我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我们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始终以积极豁达的心态来面对命运的安排,就能法喜充满,日日是好日。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的心就是一条路,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旦你的心门打开了,心态调好了,就能“豪情壮志尽施展”, 就能“珠玑锦绣任挥洒”。
  “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好一句经典的话!

摘自《杭州佛教》2009年第4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静坐的功德(宣化)
下一篇:净宗问辨(弘一大师)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张自强)
 佛无灵(丰子恺)
 原始经典说涅槃(罗无虚)
 金钱僧史(龙雪行)
 佛教与健康(曾智泉 黄美瑜)
 修行的真谛(法王顶果钦哲)
 鬼不能害(肖识剑)
 学佛真好(胡蕴凡)
 要进娱乐圈 先过地狱关——我亲历的电视选秀节目(任思蓓)
 钵水如心(邹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奘法师北京大爱文化传播公司讲座[栏目:明奘法师]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十二 日天子众——自性的智慧普照十方[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十三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祗树给孤独园[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宗教虔诚与爱国情怀——法显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栏目:魏道儒教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序 释经题[栏目:广超法师]
 在吴哥窟睡午觉[栏目:莲花次第开放]
 模块二:做生意要做出生活的意义(2)[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一部分:仿佛在人间]
 中国古代的宗教和睦之道[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