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讲记七:如何获得信心
主讲:纯祥法师
一、回顾经文,了解次第
《阿弥陀经》的经文先说净土的依报、正报庄严,接下来是劝导发愿(‘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然后一日七日的念佛(‘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接下来是临终接引,获得往生(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然后释迦牟尼佛再次劝导我们发愿往生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再接下来就是六方诸佛的证诚护念(‘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南方世界,……‘舍利弗。西方世界,……‘舍利弗。北方世界,……‘舍利弗。下方世界,……‘舍利弗。上方世界,……),这是经文佛说法的次第。
我们念佛堂每天念佛之前都会念《佛说阿弥陀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说了“临终接引”之后,出现了“六方诸佛的证诚护念”呢?为什么佛说法是这样的次第?前面先重点劝导发愿,以愿为主,到这里则以信(信心)为主,愿在前面,信(劝信)在后面。这个次第与其它法门的次第有所不同,在其它的法门中“信”是在前面的。
二、认识信心的性质
我们在学“六方诸佛劝信”之前,先说说信心的性质。
1、认识真实信心与方便信心
“信心”是净土法门的成就,是阶段性(今生)成果。你念佛修学净土法门获得了信心,就已经成就了。这个成就的“信心”跟你平常所认识的未成就“信心”不一样,两者之间的界限是“信心”成就与否,是否得到往生。净土教所说的“信心”通常是指成就的“信心”,说明你已经获得了往生,如果你没有接受他力获得往生,那么你就没有“信心”(成就)。这里需要认识真假信心的界线,如果你对“信心”的界线模糊不清,你读经、听课与莲友交流,听到“信心”这个词就容易产生混淆。
常见问题一:将信心(成就)与平常所说的信心混淆
净土法门说“信心”,与常言所说“信心”有本质差别。获得信心是一个成就,它类似“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如果你持戒修定,得“定”是一种成就,念佛获得“信心”也是一个成就。你念佛想获得往生,你获得了,这就是成就了,类似于你持戒修成了“定”。如果你没有获得往生决定,那你就没有成就,没有成就你就没有“信心”。
没有信心成就,不表示你不相信有净土,不相信有佛,不表示你一点信心都没有。如同你修习“禅定”,虽然你还没有修成“定”,但是你还是会有一点安定的感受。有些莲友在这里产生混淆,所以大家要对信心(成就与否)这一界线有清晰认识。你获得了信心成就就是获得了往生,没有获得“信心成就”就没有获得往生。
常见问题二:打妄语、增上慢
在圣道“戒定慧”的修学中,成就禅定是指你修学达到了天人的境界,天人与人相比即是上人,虽然你还在人身中,你已获得了天人的成就,得定叫做上人法。如果你没有获得“禅定”却说获得了,这就是打妄语,而且是大妄语,这种错误很严重。
在净土法门中,你获得了信心,就往生决定了,虽然你现在还是人身,但是已经确定了极乐居民的身份,这一成就远比“禅定”更为殊胜。你是否获得信心要审慎,获得了就是获得了,没有获得就是没有获得,因为你一旦错认之后,对后来的修学就会构成很大的障碍。你没获得信心,却说获得了,这种情况是打妄语。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获得没获得,你却说获得了,这种叫增上慢。信心是一个成就,你什么时候获得了往生,你什么时候就有了信心,只有通过信心才能获得往生。
2、信、愿的次第
往生以信、愿为正因,通常法门都是“信”前“愿”后。而在净土教,你获得信心分两步,第一步是发愿,第二步是成就信心,有愿望是获得信心的基础。
常见问题一:没有强烈的愿望,很快就获得了信心。
在成就的次第上面,也就是从我们这边的感受上来说,你首先要发愿,你这个愿也不是真实的愿望,但是你自已感觉到“我要往生净土”,如果你根本没有感觉到“我很愿意往生净土”,没有这个愿望生起,没听闻多久就相信自己能往生了。这可能是你发愿和信心并在一起了,成就速度很快,但这种情况较少。通常的心路历程是:你先发愿往生,接下来觉得靠自力不能获得往生,然后继续念佛、闻法,最后接受本愿他力,你获得了信心。先有愿,再有信,是这样的次第。
3、方便“信愿”与真实“信愿”
(1)、在方便“信愿”阶段,“愿”更重要
实际上,当你获得信心以后,愿望才真实。开始我们在愿(方便)的阶段,有愿就有信,但“信愿”都属方便,不够真实,在此阶段你是以愿为主。方便信、愿在我们这边互摄,就是说你愿意往生,就包含着信心,如果你不相信极乐世界很安乐,有殊胜功德,你怎么会愿意去呢?愿意去,就包含相信。在方便阶段,“信”里面不一定有“愿”,有人虽然“信”有极乐净土,但未必想去,但是如果你愿意去,“愿”就摄“信”。依圣道佛法,真实愿要有菩提心,所以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我们都是凡夫,没有菩提心基础,在世间或出世间中,没有坚固的愿望。你往生的愿望实际上也是通过念佛,通过听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之后生起,这个愿望在你的感受和认识上面,会觉得是你很愿意往生(这是你在这边的修学体会),生起愿心和厌离心(厌离娑婆),这时是以愿为主。
(2)、在真实“信愿”阶段,“信愿”则是属阿弥陀佛
到了真实阶段,你获得了“信心”,“愿”就是横菩提心,那是真正的“愿”,这时“信愿”是一体的,“信愿”都是真的,这个“信愿”全部都是阿弥陀佛所成就圆满的。
(3)、方便“信愿”是通往真实“信愿”的必经之路
你在没有成就信心之前,“信愿”都属于方便,方便也是假的意思,但是假的也很重要,假是真的基础。假的也是阿弥陀佛本愿所摄,所以佛是先劝导我们发愿,而且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常见问题一:往生愿望不强,目标就会落在方便的利益上
经文次第是先发起愿望,后获得信心。你念佛主要是为了发起愿望,然后获得信心成就,只有在你发起了愿望之后,你才会去追求信心成就。如果你的愿望不强,没有现在就想获得往生,虽然天天念佛,只希望佛临终来接你。你的目标就确定在方便(假)利益上,信愿行落在方便(假)愿上。需要提醒的是,你不应该去期待临终,因为临终接引只是方便、假的利益,信心成就才是真实大利,所以你要追求真实利益。
常见问题二:没有获得真实“信心”存在的两个问题
对于信心成就来说,你要发愿现在就获得信心成就,得到往生,这是佛本愿给你的真实利益,比临终接引的方便利益更为圆满殊胜。如果你现在没有信心,一是你追求的往生目标不太清楚,二是你追求的即得往生愿望虽然清楚,但是你的愿望不够强,没有真正进入到佛的本愿力中。
三、信心的内容
1、信释迦牟尼佛所见所说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段经文是接着‘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的后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也就是对我们说:“我见到乘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以一日七日念佛名号,这样多善根福德你就能够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来接你,保证你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利益很大,所以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我见到有这样的利益,而你们听到这个利益,就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是释迦牟尼佛作为本师对着我们来说的。
2、信六方(十方)诸佛诚实言
接着下来,经文是“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象我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的时候,东方有阿閦鞞佛等恒河沙子那么多的诸佛,也在出广长舌相(真实言的意思,详见后附)遍覆他的整个国土,说诚实言,也就是对着我们来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里落处就是在说你们应当“信”,落处就是在信心,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下面的五方佛也都是一样,让我们要信这个劝说。
3、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的超越性
《佛说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的经。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在往生论中把它摄为二十九种功德,包括天空、地面、正报、依报等,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说是五种不可思议功德。
“不可思议功德”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前面的经文所说的阿弥陀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就是不能用你的心去思考,不可议就是不能用我们的言语去议论,说不出来也表达不了,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去思考阿弥陀佛的功德,思考南无阿弥陀佛这件事情,极乐世界有那么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对于这个过程,对于阿弥陀佛以及我们往生,这此事情超越了你的思量、思议,就像我在这里跟大家来说,用语言来表达,而佛的真实功德是超过我所说的范围,是无法真实表达的。
4、信心的力量最大
我们如何超越呢?“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在这里面就是落到“信”的上面。而“信”具有什么性质?“信”就具有超越性,“信”就能超越思和议。我们从这个经文可以看到这个对比,所以说信心有力量,或者说有境界。如果说信心有力量或者有境界那么又是和什么进行比较呢?是和你的思议比较,你思议是靠知识,而信心比知识要坚固的多,有力量的多。如果你觉得哪个大法师,他多么有知识,对经典多么会讲,再多知识力量也没有信心力量大。信心力量是最大的,信心有超越性,超越了你的知识,超越了你能思能议的范围。所以这里“劝信”,“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们这些众生,应当相信,就是超越,不要用你的心或者是语言,去议论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德。
你们要相信两个内容,一个是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二是这部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经。经具有功德,也就是指不可思议的名号功德,而同时因为这部经就是释迦牟尼佛讲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也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里主要说“信心”的力量。
5、信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呢?
释迦牟尼佛在前面两次劝导我们发愿,第一次‘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第二次‘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世尊是三界大雄,无上导师,以他的人格来劝我们发愿,这是很大的信任基础。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以人身给我们讲法,是佛弟子皈依的对象,是我们最信任的人,佛劝导我们发愿,我们就应当发愿。但是仍然有人不能发愿,所以接下来佛又说到“六方诸佛同劝”,这个境界就超越了我们的思议。东方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还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和佛土,对于我们凡夫的境界来讲,这些佛的境界包括他的舌相和他劝导他那个国家的众生来信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事情我们是看不到的。对于我们来讲都是超越的,你也不能去思量,因为你量不到那里,在我们边就都落在“信”上面。
6、不动摇的“信心”来源于释迦牟尼佛的话和阿弥陀佛的愿力
对我们而言,真实境地就只能相信释迦牟尼佛说的。往生极乐世界首先就超越了我们的思议,过十万亿佛土这个也是超越的,你也思量不了。信佛的话,佛要你发愿去哪里,你就去哪里,你的愿心在佛的劝导下发起,也就是通过你的思量发起这个愿望,然后你实现了这个愿望,就获得信心成就。
“信心”好象需要一个东西来支撑,而支撑的东西是什么呢?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话和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它们是信心主要的外缘,其它的力量不能成为你信心的支撑。所以善导大师说信心的力量只能来源于释迦牟尼佛的话和阿弥陀佛的愿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本师,世间的知识学问、科学、哲学,这些都属于思议,你依靠这些不能建立起不动摇的信心。
7、六方诸佛同赞同劝,再次证明信心具有超越性
六方诸佛,只有他们有资格给释迦牟尼佛作证明,这段六方佛同劝同证,共同地护念我们,全部都以“信心”为落处。你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果超越了你的思议,这个利益又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十方诸佛才能知道这个利益。前面释迦牟尼佛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释迦牟尼佛能够见到,凡夫甚至恶人,通过一日、七日的念佛,就借着这个因缘横截了五恶趣,彻底地脱离了六道轮回,进入到“阿鞞跋致,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大利益中。能够看见这件事情,这个过程,知晓这个利益,只有十方的诸佛才有这个能力,其它的人都不行。这里再次证明,“信心”带有超越性。
常见问题一:学问和知识反而会成为获得“信心”的障碍
到这里信心就变得特别简单,反而不需要什么知识文化,因为知识文化可能会成为障碍,跟年纪大小也没什么关系。有文化的人,就容易去思议,可能思量考虑了很多,反而跑远了,可思议的不是“信心”,信心是不可思议的。你“信”什么呢?就是“信”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信”乘佛的愿力就一定可以得到往生,这件事情你去读再多书,再高境界的人,他也不知道。
常见问题二:在法师或某个人身上找“信心”(离了名号找信心)
如果有人知道信心,如我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这也是从佛那里听来的,不是自己亲证境界,是信佛说的话,传达佛说的话,所以你不要跑到其他地方去找“信心”的证明。哪个法师怎么说,哪个人怎么说,被别人言语动摇,你应该知道信心跟你的知识、文化、道德、福报都没有多大关系,就跟佛有关系,跟十方佛、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有关系。你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信佛说的话,信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这是主要的缘分,你不要到其它地方去寻找安慰。
其实整部经就是称扬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就是佛在念佛,南无就是皈命,皈命也就是“信”,“信”中就有佛的本愿,依佛真实“行”的“愿”。虽然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要表达也还是要通过语言。
7、“信心”是佛力在保证,不可思议
念佛就在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的护念之中,护的意思就是保护,好象母亲保护孩子,念就是忆念。一切诸佛所护念,护念的是什么人呢?就是念佛的人,信心成就的人,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立誓十方诸佛来护念这个名号。你念名号,就进入到佛的护念之中,这就是佛力,这种力量是自然产生,因为佛愿已经成就了这种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不需要祈祷,就是你不需要求,佛愿已经是一个成果了,好象电源很充足,不断在发光,用不着你再去发电。念佛人进入到佛愿中,十方佛都在阿弥陀佛的愿力中,用这个愿力摄取你,发起你往生的愿望,所以我们念佛是佛力发起你的愿望,佛力保证你愿望的实现,获得信心成就,一切都是佛力自然发生作用。
净土法门在佛那边是愿的力量,以“愿”来立“行”,用名号来摄取我们,把我们放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中。然后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力量,十方佛全部都是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中来护念你,让你平平安安得直接去净土,不再去其他的地方。“信心”是佛力的保证,不是你自己任何力量保证,往生净土这件事情就是佛本愿的力量。名号通往十方佛,你祈祷还不如念佛,念佛就有二十五位菩萨和恒河沙一样的诸佛在护念着你,你念佛,佛菩萨和善神都在护念你,这个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不可思议。
常见问题一:不发愿的原因
如果我们接触到佛法,也信佛,但是却不愿意往生净土,而修学其它法门,觉得跟阿弥陀佛的缘分差了一点,跟其他菩萨或佛更有缘。如果是这样,你在看了这段经文之后,你就应该知道,你对阿弥陀佛的“信任”就摄尽了十方佛(这里只有六方,但在玄奘大师另一译本中是十方佛),佛与佛之间是相通的。《观经》中说,你往生极乐世界后见到阿弥陀佛,也就见到了十方佛。你“信”了阿弥陀佛,就得到十方佛的证诚护念,十方佛用他们的佛格发起我们的信心,这些佛都在说“你们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十方佛都这样说,你还不信,那就是你对哪个佛的说法都不信。
8、凡夫的局限就在于思议
“信心”不容易成就,就在它的不可思议性,它的超越性,所以信心是由佛的愿力来完成的。凡夫的局限就在于思议,你有思,就是你不能够突破思议。你怎么样才能进入不可思议的境界中呢?就是要相信不可思议能得解脱。本来我们也有不可思议的一面,就是我们的罪业不可思议,我们无始以来生来死去的罪业不可思议,我们对这一点也不能够进入。
9、通过念佛得到两种深信,获得信心
佛的本愿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们通过念佛获得二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就进入到佛的本愿海中,你就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众生,你就已经跟十方诸佛都搭上了关系,十方诸佛都给你证明。
我们读诵经文,不能一点触动没有,这些佛的名字都是非常尊贵的,这些佛出广长舌相,放光来照射我们这些众生,用它成佛的资格给我们作证,用它的威神力来保护我们。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中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所以不可思议。名号就是本尊,名号就是佛族(佛是一个家族),你念佛就进入到佛的家族里面。如果你念来念去一点愿望都没有,说明佛辛苦劝信却没有效果。你要跟佛情感交流,这些佛一直在本愿中招唤我们,你听到了千万不要辜负佛的招唤,不要错过了这么好的缘分。
附:
1、解释“广长舌相”
广长舌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又叫做广长人相,也称长舌相。佛的舌是“广长柔软”,舌头是赤铜色,伸出来能够盖住整个脸,一直到头发。广长舌相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佛语是真实语,二是辩才无碍,是其它的人不能超越的。所以同样的话怎么说很重要,要善于表达,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所以说佛既要说真话,还要说的好听,两者都具备。佛是究竟的真话,并且有无碍的辨才,所以佛经的流布大家看了都很欢喜的,世间“好语佛说尽”。《大智度论》中说,如果人的舌头能盖到鼻子,就是说他言无虚妄,如果到头发,就不打妄语。
2、为什么舌相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经里面讲“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舌相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又观佛三昧海经卷三记载佛之广长舌相详解,谓此相系由十波罗蜜、十善报所感得,其舌根下及舌之两边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润舌根。诸天、世人、十地菩萨皆无此舌相,亦无此味。又诸佛舌上有五画,犹如宝印之纹,此味入于印纹中则流注上下,入琉璃筒。诸佛笑时,动其舌根,以此味力之故,舌出五光,五色分明,绕佛七匝,还从顶入。佛出舌时,如莲花叶,上至发际,遍覆佛面。舌下亦有众杂色脉,此味流入脉中,以其味力之故,变成众光,有十四色,一一光上照无量世界。
依据2011年5月28日在佑民寺《佛说阿弥陀经》开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