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一、三部经释 三、《阿弥陀经》释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2
三、《阿弥陀经》释

《阿弥陀经》者:先说极乐依正之功德,是为发起众生愿乐之心故也。后明往生之行,显示以少善根不能往生,唯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一日七日,即得往生。又虑众生不信此事,六方各有恒沙诸佛,同伸舌相于大千而证诚之。善导和尚于《观念法门》释言: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然则,若疑此事者,非唯怀疑弥陀本愿,亦疑释尊所说也;疑释尊所说者,即是疑六方恒沙诸佛之所说也;即是遍覆大千之舌相坏烂也。

又,若信此事者,非唯信弥陀之本愿,亦信释尊所说也;信释尊所说者,即是信六方恒沙诸佛所说也;信一切诸佛所说者,则是信一切法矣;信一切法者,即是信一切菩萨,此即信一切三宝矣;此信者广大之信心也。善导和尚言:

为断凡夫疑见执  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证七日称名号  又表释迦言说真

六方如来舒舌证  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  十地愿行自然彰

心心念佛莫生疑  六方如来证不虚

三业专心无杂乱  百宝莲华应时现


也。所以者何?寿命之长短,果报之深浅,此皆是宿业之报;与其徒然祈祷佛神,不如一向任凭弥陀,无二心者,必转不定业,成为往生之决定业。若因祈祷无益之此世,而忘失大事之后世,则非本意。为后世故,念佛既是正定业,则不可置之而修余行,故劝一向专念也。

然而,若因念佛即得往生,无有不足,因而不惮恶业;应行慈悲而不行,可勤念佛而不勤,如是之事,与佛教规相违也。譬如父母之慈悲,善子恶子,皆同养育;然于善子则喜,恶子则叹。弥陀怜愍一切众生,善人恶人,皆同救度;然而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犹如良田下良种,宜为善人而念佛,此真实随顺佛教者也。

总之,应常念佛,心悬往生,期佛之引接。卧病临终时,此心不惊,唯望往生也。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下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一、三部经释 二、《观无量寿经》释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四、念佛决定往生文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五、示道遍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三、天台宗人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杂篇 三、临终祥瑞记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一、静严法印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四、三心义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五、净土宗略钞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净土随闻记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六、十念法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覆藏和发露?[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五)[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现在的人没有诚敬[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三)[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一[栏目:本源法师]
 往生净土以信愿为本[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是否可以躺在床上念祈祷文及佛号?[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慰问沦陷区四众同人[栏目:太虚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二节 法相唯识的一分无性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用爱心「做就对了」[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