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一、三部经释 三、《阿弥陀经》释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1
三、《阿弥陀经》释

《阿弥陀经》者:先说极乐依正之功德,是为发起众生愿乐之心故也。后明往生之行,显示以少善根不能往生,唯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一日七日,即得往生。又虑众生不信此事,六方各有恒沙诸佛,同伸舌相于大千而证诚之。善导和尚于《观念法门》释言: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然则,若疑此事者,非唯怀疑弥陀本愿,亦疑释尊所说也;疑释尊所说者,即是疑六方恒沙诸佛之所说也;即是遍覆大千之舌相坏烂也。

又,若信此事者,非唯信弥陀之本愿,亦信释尊所说也;信释尊所说者,即是信六方恒沙诸佛所说也;信一切诸佛所说者,则是信一切法矣;信一切法者,即是信一切菩萨,此即信一切三宝矣;此信者广大之信心也。善导和尚言:

为断凡夫疑见执  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证七日称名号  又表释迦言说真

六方如来舒舌证  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  十地愿行自然彰

心心念佛莫生疑  六方如来证不虚

三业专心无杂乱  百宝莲华应时现


也。所以者何?寿命之长短,果报之深浅,此皆是宿业之报;与其徒然祈祷佛神,不如一向任凭弥陀,无二心者,必转不定业,成为往生之决定业。若因祈祷无益之此世,而忘失大事之后世,则非本意。为后世故,念佛既是正定业,则不可置之而修余行,故劝一向专念也。

然而,若因念佛即得往生,无有不足,因而不惮恶业;应行慈悲而不行,可勤念佛而不勤,如是之事,与佛教规相违也。譬如父母之慈悲,善子恶子,皆同养育;然于善子则喜,恶子则叹。弥陀怜愍一切众生,善人恶人,皆同救度;然而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犹如良田下良种,宜为善人而念佛,此真实随顺佛教者也。

总之,应常念佛,心悬往生,期佛之引接。卧病临终时,此心不惊,唯望往生也。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下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一、三部经释 二、《观无量寿经》释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三、示四郎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九、示无品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三、念佛往生要义钞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六、复鐮仓之禅尼书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五、一纸小消息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五、要义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一二、往生净土用心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二、大原谈义闻书钞
 法然上人文钞 杂篇 三、临终祥瑞记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四、示乘愿之法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5 空性之重要[栏目:法海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00~109)[栏目:傅味琴居士]
 念佛十种功德[栏目:净土宗文集]
 禅修必读《禅关策进》[栏目:明一法师]
 两次遇到附身的现象,应该怎么做?(达真堪布)[栏目:附体现象·法师释疑]
 四十二世 梁山缘观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内心的牵挂执着才可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大小乘的形成[栏目:杨云唐居士]
 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栏目:惟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