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四、四条问答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8

四条问答

或人云:阿弥陀佛之慈悲、名号胜余佛,并本愿体用之事。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言「十方众生」者:漏于诸佛教化之常没众生也,怜愍此等众生,诸佛之慈悲与阿弥陀佛之慈悲相同,此约「总愿」;若约「别愿」时,则阿弥陀佛之慈悲胜诸佛之慈悲。其故者:依「常没众生以十声一声之称名功力,往生无漏报土」之愿也,阿弥陀佛名号之胜余佛名号,亦是因位之本愿所建立之名号故超胜也;若不如是,则不成报土之生因,而与诸佛之名号同。

 抑!言阿弥陀佛之本愿者,其义云何?言「本愿」者,虽通于总、别之愿,而「言总意别」,以「别愿」为本愿也。本愿者,训读为根本之愿。根本之愿者,法藏菩萨之昔,建立常没众生一声称名之力,使称名之众生往生之愿,是故名为本愿也。

1问:本愿有体用,其差别云何?

答:言本愿者,法藏菩萨于因位时,誓愿言:「称念我成佛时之佛名者,使其往生极乐」故,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以名号为本愿之用。此是约十劫正觉之前、兆载永劫修行之始、当时发愿之法藏菩萨而论体用也;于今法藏菩萨已成就因位之愿,而成为果位之阿弥陀佛,是故,若无法藏菩萨,则无法论法藏菩萨本愿之体用,故要约而言本愿之体用。

体有二义:一者以念佛行者为本愿之体,二者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先,以行者为本愿之体者,法藏菩萨之本愿言:「一声称念我成佛之佛名之众生,使其往生极乐」,是故信而一声称念之众生,必定往生,指此称名行者之众生,以行者为本愿之体也。

 

2问:称佛名必往生,是本愿所誓故,以称名之人视为本愿之体,如何?

答:此有与夺之义。与者以行者正坐莲台而往生时为本愿之体,夺者念佛行者必往生故,指念佛之人为本愿之体。就行者而言,以为本愿之体时,别无用之义;以托莲台、往生以后之增进佛道为用,此是极乐净土之事。

次,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此亦是誓愿使称名之众生往生故,信而称名之众生,必得往生,故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称名众生之往生者名号之作用也,今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若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则用者名号也,然今正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体用之义,因事而异。以喻而言,如灯火与光明,燃灯而明者,火之体也,依灯火而闇去明生者,火之用也。以光之明为体时,此明朗之中,能见黑白等一切形色者,光明之作用也。如是以用为体,亦常事也。因此,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者,非不称名而能往生,是依称名号而往生也。虽然,如是之事者,依约束而言者,亦可言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以名号为本愿之体时,乃因称名行者之往生,是名号之用也。故行者或以本愿之体,或以名号之用,必得往生也。依此道理,约本愿之体而言者:本愿与行者、行者与本愿;本愿与名号、名号与本愿,只是一体之物也。约用而言者:名号是行者,行者是名号。总而言之:无体则无用,用依体故。本愿与行者,唯是一物,一而不离也。

 

3问:法藏菩萨本愿之约束者,十声、一声也;一称之后,系心于法藏菩萨因位之本誓,不必称名号,此义如何?

答:无知之人,故作此解。以为心缘因位之愿而念佛则得往生,不缘其愿之念佛不得往生;以念佛有善有恶,此乃无知故也。

法藏菩萨之五劫思惟,不以众生之意念为本,知众生识扬神飞故,不契往生,而以名号为本愿;此名号任何乱想亦可称念,称念者,虽不系心于法藏菩萨往昔之愿,自然觉知名号即是本愿,故不必特别系念因位之本愿。

 

问:本愿与本誓其差别如何?

答:使称名之众生往生者本愿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者本誓也。故四十八愿是法藏菩萨当时之本愿,依此愿成就而成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名号胜余佛之名号者,本愿之故也。若不建立本愿者,虽称名号,不能破无明,不成为报土之生因,则与诸佛之名号相同,故阿弥陀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成就此愿,经兆载永劫之修行,今已成佛,此大愿业力附随故,胜于诸佛之名号,若称念者,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也。是故闻阿弥陀佛之本愿,无疑住于应得往生之道理,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应思决定往生也。

譬如身着香味所熏之衣,虽谓其源是彼香味,然而衣香熏身故,成为其人之香。本愿熏力之香味熏于名号之衣,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名号之衣熏身故,决定往生之人也。

言大愿业力之香味者,往生之香味也;大愿业力之往生香味,由名号之衣传出,熏于行者之身,依此道理,故《观经》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华。」以念佛之行者喻为莲花者,莲花是不染之意,称念本愿清净之名号,不为十恶五逆之浊泥所污染,故以此为喻也。

又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此文之意者:此亦是往生之香味熏身之行者,必定往生;故善导和尚云:「三心具足之人,邻于极乐圣众。」言「极乐圣众」者,因中说果之义也,有成为圣众之道理故,以此时而言,与二菩萨并肩促膝而为胜友之意也。依命终以后,往生证得佛果菩提,故又言:「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是故一念得无上功德之人,应住欢喜之心,常称念必得往生之弥陀名号。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五、要义问答
下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三、念佛往生要义钞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七、十二条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制诫篇 四、一念义停止起请文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八、复秀实书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四、示妓女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三、念佛大意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一、静严法印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四、诸弟子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六、十二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一、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112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上师的行为一切都是圆满的吗?[栏目:择师知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清净慧章[栏目:智谕法师]
 七十二世 鼓山遍照兴隆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