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六、十二问答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3

十二问答                         (《大正藏》八三、二二二)

或人念佛之不审,奉问于上人之次第。

1问:八宗九宗之外立净土宗,是自由也;余宗之人有此非难,如何对治?

答:立宗派之名非佛说,乃就自己所志之经教,学究其义,判其宗旨也;诸宗各立宗名,亦皆如是。

今立净土之宗名,乃穷究净土正依经典所说往生义之先德所立;不知宗名之发起,致有此非难也。

抑!言净土一宗超诸宗、念佛一行胜诸行者,以其普摄万机之法故也;非轻视理观、菩提心、读诵大乘、真言、止观等一切佛法。虽皆济度生死之法,时至末代,力所不及;依行人之不法,故言机不及也。

言时者末法万年之后,人寿促于十岁;言罪者十恶五逆之罪人也,老少男女之辈,至一念十念之类,皆含于「摄取不舍」之愿中也。

故言「超诸宗」、「胜诸行」也。

 

2问:法华、真言不可列入杂行。有人言之,如何对治此难?

答:源信先德集一代圣教之要文而作《往生要集》,分为十门,其中第九「往生诸行门」,列入法华、真言等之诸大乘。诸行与杂行,言异意同。今之非难,不能胜于源信先德。

 

3问:结缘助成修余佛余经等善根之人,可谓杂行乎?

答:我心既乘弥陀本愿,起决定往生之信者,结缘助成他善根,不可谓之杂行;善导和尚释言「随喜他善根」以此释可知。

 

4问:极乐有九品之差别,阿弥陀佛所立乎?

答:极乐九品非弥陀本愿,四十八愿中所无;此是释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恶人同生一处,恶业之辈易起慢心,故显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恶人降下品。应速往生,以见其实。

 

5问:持戒者念佛数目少,与破戒者念佛数目多,往生后浅深如何?

答:上人指所坐之迭云:就有迭方论破与不破,若无迭者,云何论破与不破哉!其故者:末法无持戒无破戒,但有名字比丘。传教大师之《末法灯明记》委明此旨,此后不可论持戒破戒。

为如斯罪恶之凡夫所发之本愿者,应急急称名号也。

 

6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

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然非不知讥嫌之高声,应思本质者出声也。

 

7问:每日念佛之数目,欲其相续,应如何作?

答:依善导和尚之释,一万以上皆是相续。然,不可快速念完一万遍,之后空然过日;虽一万遍,亦应一日一夜之所作。总之,一食之间三次之念佛,是念佛相续。

然,众生根性不同,故非一准。若愿生心切,自然相续。

8问:《往生礼赞》之「深心释」云:「十声一声,必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又《观经疏》之「深心释」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何者契合我身乎?

答:「十声一声」之释者,信念佛之相也,是故,「信一念亦往生,行一生之念佛」,是劝导之释也。大意者,以「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之释为本。

 

9问:本愿之一念者,可通寻常机与临终机乎?

答:一念之愿,为不及二念之机也。

不通寻常机者,不可有「上尽一形」之释(注:善导和尚之释,下同),以此释可知。是故,非必以「一念」为佛之本愿。「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之释者,显明「多念佛」则顺佛之本愿。但,值遇本愿,迟速不同,故发「上尽一形,下至一念」之愿也,是以善导和尚释言「念佛往生愿」也。

 

10问:自力他力,应如何领解乎?

答:法然虽无可入殿上(天皇之处)之资格,然天皇召见故,二次入殿上;此非我之能,天皇之力也。

何况阿弥陀佛之力,酬答称名之愿而来迎,有何不审!

自身罪重无智故,而思佛何以能救者,是全不知弥陀之本愿也。为容易救度如斯之罪人所发之本愿名号故,既称念名号,则勿有丝毫疑心。

「十方众生」愿之中,有智无智、有罪无罪、善人恶人、持戒破戒、男人女人;乃至三宝灭尽之后,十岁之众生,亦无遗漏。彼三宝灭尽时之念佛众生,与今时行者比之,今时行者如佛也。彼时者人寿十岁也,戒定慧三学之名亦不闻,此等众生,亦知可蒙来迎;而我身却被舍弃,无此之理也。

但若不欣极乐,不信念佛,则成往生之障。

倦念佛之人者,失无量宝之人也;勇念佛之人者,开无边悟之人也。应以愿往生心相续念佛。

罪人之念佛者,乘本愿、生极乐,故云「他力本愿」,云「超世悲愿」也。

以为朝暮造罪、一文不知之人,虽然念佛,往生不定,此之疑者,不知弥陀本愿乃兼为善恶之机所发也。

念佛之机者,唯随其天性而念佛往生也。依宿世之业所生之身,今生之中不可改变,如女人欲成为男人,今生之中不可能。

唯随其天性而念佛:智者则以智者念佛往生,愚者则以愚者念佛往生,有道心亦念佛往生,无道心亦念佛往生,乃至生邪见之人亦念佛往生。富贵者、贫穷者、欲深者、瞋重者、有慈悲者、无慈悲者,以本愿不思议,但念佛皆往生也。

譬如日出者,不嫌地之高低,悉皆照之;月明者,不简水之浅深,悉皆浮影。

念佛一愿者,普含万机所发之愿也,勿以小智论机之利钝;但念佛者,皆悉往生也,故发「十方众生」之弘广大愿也。佛言「念佛之人如疾雨之往生极乐」,若调心修身之后方能念佛往生者,岂言「如疾雨之往生」乎!

又,非言有此本愿故,使人恣意造恶;唯显示弥陀本愿之广大不可思议之相也。

若言念佛往生之义甚深甚难者,应知乃不知弥陀本愿之人也。法然亦非以检校、别当之位往生,乃以本来之法然往生也;年来所习之智慧,亦非为往生之用;然而,所习之益,若如是知者,其益难量也。

 

11问:具足「至诚心」等之三心,如何思定乎?

答:欲具三心,并无别样,弥陀本愿言:「称念名号,必定来迎。」仰此誓愿,决定蒙佛迎接。深信而心念口称,以已往生之心而至最后一念不退转者,自然具足三心也。

又,在家愚人,虽不能如此想,但知念佛必生极乐而常念佛者,自然具足三心也。是故,无知之辈,亦有神妙之往生。

 

12问:所谓「临终一念胜百年之业」者,平生所念之念佛,不如临终一念之念佛乎?

答:三心具足之念佛者,皆相同也;其故者,《观经》言:「具足三心者,必生极乐。」有「必」字故,同于临终之念佛也。

译者按:此「十二问答」,《敕修御传》并《九卷传》同载,唯下     所举二问答,只出于《九卷传》,余书未见。

 

13问:三心之义云何?

答:《观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此三心者,本愿之「至心、信乐、欲生」之成就文也。然则,欲念佛之人,应具此三心而念怫。

一云「至诚心」者:凭阿弥陀佛之心也。二云「深心」者:常称名号而不疑往生也。三云「回向发愿心」者:思往生利益众生之心也。

以譬言之:有人持一大刀,他人问曰:「此大刀汝所造乎?」答曰:「我毫无所能,此他人所赐也。」又问:「汝以此为财乎?」答曰:「然也。」获此大刀者,至诚心也;此大刀乃重要之物,心生爱重者,深心也;持以切物者,回向发愿心也。如是,遇弥陀本愿者,至诚心也;常称弥陀名号,不为余行之人所言而倾动者,深心也;欲往生者,回向心也。

又,女人领解三心时,譬如蒙赐一袋,开而见之,一切财宝,纳在其中。获得此袋者,至诚心也;此袋有重要之物,心生爱重者,深心也;取袋中物以应急需者,回向心也。如是,遇弥陀本愿如得此袋,此弥陀名号中,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乃至成佛,造集六度万行之一切功德,纳于名号而赐与众生。此名号故,心生爱重,不为别解别行之人所言破,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因不思议之本愿故,迎接如是罪人往生净土,脱离生死。直至临终,口常称名者,深心也。

又,譬如人之有敌,敌强我弱,不能讨伐。有人言:「我能胜敌,依靠我者,代为讨伐。」欢喜凭托而奉仕者,不违誓约,得遂讨敌。凭托讨者者,至诚心也;奉仕者,深心也;讨敌者,回向发愿心也。

如是,我等众生,无始以来,为恶业烦恼之责,轮回六道四生,不能离生死。阿弥陀佛之「归我凭我者,得讨烦恼敌」之誓愿故,归凭阿弥陀佛者,至诚心也;称名号而不怠之奉仕佛者,深心也;最后临终蒙佛来迎而离生死者,回向心也。

 

14问:具足三心之次第,如是领解者,此身当具三心。然,在家之人,三心之义亦不知,只有念佛,是否不具此三心?

答:「三心」者,教导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者之道也,虽无智罪人,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者,皆悉具足三心,决定往生也。故有习知而成为一向专修之人,亦有纵使不知三心之名,亦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者。

一向归凭弥陀本愿者,至诚心也。深信而称念名号,念念相续,毕命为期不退转者,深心也。愿往生者,回向发愿心也。

譬如手劣之人,得手巧之人所作之物。众生手劣,虽不能造集一切功德,然阿弥陀佛造集一切功德,纳于名号,赐与众生也。

又,人子虽幼,父母以慈悲,储蓄一切财宝让与儿女。

三心之教文虽多,应如是知。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七、十二条问答
下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五、要义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五、复兼实夫人书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八、东大寺十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制诫篇 二、七条起请文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九、睿空上人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七、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九、大原问答时所说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五、要义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杂篇 二、三昧发得记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一、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二、示或人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三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七、大手印直指[栏目:宋智明居士]
 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会幸福吗[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灵岩大师生西周年感赋[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