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饥来吃饭 困来眠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7

饥来吃饭.困来眠

   ──佑顺寺八关斋戒法会(10月4日)午斋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慢慢地吃,因为八关斋戒期间,过午不吃,所以中午一定要多吃一点。到了下午和晚上才有力气念佛。

  关于吃饭,在佛教里有很大的学问。因此,我想起了佛门的一位大德大珠慧海禅师;这位禅师修行得非常、非常之好,远近驰名,所以,很多弟子都想来亲近他。

  在《大珠慧海禅师语录》中记录了这样的一段对话,有学人问:「禅师,你还修行吗?」大珠慧海禅师说:「我修行。」又问:「怎么修啊?」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觉得很奇怪,说道:「人都这样,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为什么别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禅师说:「这是因为他们吃饭时百般计较,睡觉时千般思索。」所以,会不会修行,关键就在于此。

  为什么我们吃饭跟禅师不一样呢?就是因为我们舌贪嗜味,贪吃好味道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会百般计较;可是虽然我们也都知道,这个食物过了喉咙之后,就没有好不好味的分别,但我们还是贪求这个好味道。

  而我们睡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睡觉的时候总是在计度一天的是非得失,所以是千般思索,这样的话,又怎可能容易入睡或睡得安稳呢?但是大珠慧海禅师就完全超越了这些思量、计度的境界。其实,以佛法来说,我们修行只不过是「借假修真」,以这个四大和合的假有之身,来践行佛陀的教法,以证得真实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吃饭不过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把吃饭当成是药石,以治疗我们身体的病;我们的身体得了什么病呢?就是饥饿病;所以这个饭就是药,就是用来滋养我们的身体,令我们不致于形、容枯萎。

  我们平时在家里面,七个菜、八个菜都不嫌多,特别是在北方呀,招待客人这个菜实在少不了;菜少就显得主人家没有面子,其实,通常都是吃不完的,所以都是浪费了。来到这寺庙就完全不一样了,寺庙是绝对不会浪费的,就只是一道罗汉斋,也就是一菜、一饭、一汤,让你没有分别心、没有选择,你想计较也没有办法,所以大家都不会挑食。如果要食,也只是吃一些流质的食物。当然,晚上睡觉也就更没有高广大床,所以你想思索也没有办法,而且早上四点钟就要起床,一天下来,晚上躺在床上,一躺下去就已经睡着了,因为疲惫不堪呀,那有时间去思前想后呢?而且每一天都如是,也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就是持戒、修行、念佛,每天都是这样的话,道业就自然会成就。

  所以,我们老和尚时常说:「趁着色身强,修得功行满。」就是说趁着我们现在还年轻,我们还走得动、念得动、拜得动的时候,就应该怎么样呀?多拜佛、多念佛、多参加法会;其实,这个拜佛和念佛,就是和诸佛菩萨结缘;我们总不能临时抱佛脚,当遇到危难或困境时才祈求菩萨来摄受、来打救。我们要懂得自救啊,自救也就是自己救自己,让佛菩萨有更多的精力,去救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所以,《六祖坛经》里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我们迷的时候,要靠师父来度我们,而当我们悟了以后,就要自己度自己了。

  我们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除了佛菩萨及师长的力量外,还更要靠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心原本和佛是没有区别的,只是我们的心给妄想杂念所污染了,所以见不到自己本来清净的面目;所以,我们和佛才有了区别,变成了佛是佛,我是我。其实,原本我们和佛是无二无别的。现在之所以一再提示,无非是为了鼓励大家,让大家生起了真实的信心,因为这个信心难生呀!如果大家信心具足了,那么无论念佛也好、拜忏也好,又或者是刚才所说的过堂吃饭也好,自然就不会百般思索,千般计较;如果你不计较了、不思索了,就能够像大珠慧海禅师一样,修行修得那么好;我们要以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有些时候,可能我们会觉得佛法太高深了,好像离我们很远,但祖师大德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就是我们具体的榜样。我们以祖师为借镜,如此必定能每天都有进步。所以,我们佛教讲日日新、时时新、刻刻新;我们每天一起床,今天又是一个新的一天,新的修行步伐又开始了。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必然是珍惜生命、珍视生命的,正如《普贤菩萨警众偈》所说:「时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过了一天,这个生命就少了一天,就像鱼类赖以活命的水又少了一些,这样有什么可以感到快乐的呢?所以,大众应当努力精进,时常以无常来警剔自己,要格外地用功,赶紧预储往生资粮;就好像火已经烧到头上,那样的紧急,若不赶紧去救,就来不及了。唯有能时时刻刻,念着「无常」两个字,不要放松,千万不要只图安逸。这样才不会浪费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佛、要好好地珍惜每一天,这样才是真正修行人的风范。慢慢地,我们就能从不悟到悟,也就是从小悟到后来的大悟,到真正的了生脱死,成菩萨、成佛;必须一步一步地走来,这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这也是我们举办「八关斋戒精进念佛共修法会」的目的。

  好了,我们现在结斋。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粥有十利 饶益行人
下一篇:威仪动静常如此 不枉空门作比丘
 舍利、塔与佛教的关系
 悉达多太子与频婆娑罗王(七)
 推动佛教发展 加强两岸交流──宽运法师与中华佛教文化院一行
 无上菩提之本──三皈五戒(第二十一~第二十七)
 虚心学习 体现人生──世间上哪有绝对的完美?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四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现代僧伽教育的省思
 八法与自赞──佛欢喜日「僧自恣」义之省思
 禅师的眼泪
 清净莲华 无上微妙──西方寺《妙法莲花经》念诵法会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6.坐观成败[栏目:善祥法师]
 瑜伽行的教学体系:约事之一[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79 晒海苔[栏目:没时间老]
 佛法初识(六)[栏目:明证法师]
 佛教讲不讲看住宅或坟地的风水?[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