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陀与我(下)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47
「佛陀与我」(下)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导向课程」

      宽运法师开示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在诸大菩萨中,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及普贤菩萨,分别以悲、智、愿、行为行门,并称为「四大菩萨」,应化于中国四大名山,行菩萨道,广化众生。譬如我们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她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示现千手千眼,寻声救苦,普度众生。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内观观自在,外观观世音」;观音菩萨得名的由来,乃在于她能观人自在、观我自在、观法自在。而我们之所以无法自在,就是我们没有观音菩萨的大慈心、大悲心,所以我们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因此我们必须要向观音学习。

  出家人志求无上佛道,故能舍弃一切世俗尘劳妄想,了达四大皆空:地、水、火、风,乃因缘和合而有,缘生缘灭,本无自性。而宇宙万物,亦离不开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由于人心不善,造作诸恶,宇宙遂有大三灾、小三灾的出现。大三灾即火灾、水灾、风灾。小三灾是刀兵、瘟疫和饥馑。与此同时,还有「三劫」;「三劫」是指过去、现在及未来三大劫。过去的住劫称为庄严劫,现在的住劫称为贤劫,未来的住劫称为星宿劫;各大劫之住劫中,各有千佛出世,称为三劫三千佛。这就是无穷无尽的「佛陀观」与「宇宙观」。这是我们学佛人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

  可是,现今社会上许多没有学佛的人,难以明白万法皆空的道王,总是营营役役,忙忙碌碌;年青的时候用健康去换金钱,到了年纪大了的时候,却用金钱去换健康。 

  大部份的人都热衷于名利、财势,终日奔忙于投资楼宇、黄金、股票,却甚少投资生命与智慧。人们不断累积财富,却浑然不知财富为五家所有:官府、不孝子、盗贼、水灾、火灾。稍有不慎,万贯家财就化为乌有;一生的心血,剎那尽变为虚空。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人生是否值得呢?

入佛知见.成就佛道

  「生死无常,轮回过患。」学佛的目的本为断烦恼、去执着,破迷开悟、超出轮回。但烦恼如何能断、无明如何能破呢?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他的「人生佛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生改善,二是后世增胜,三是生死解脱,四是法界圆明。

  此即说明了「人生佛教」的价值观所在,太虚大师认为人们通过修行五戒、十善来改善自己的人生观和日常生活,这就是「人生改善」;人生改善成功后,进一步就是对后世的增胜,如果不能彻底解决生死问题,仍然要轮回于三界,所以「人生佛教」仍然包含有「生死解脱」的含义在内,生死解脱也就是「人生佛教」的关键;虽然了脱生死,但如果不能成就佛道,仍然不是最究竟的,唯有体悟诸法自性本空,才能认识到诸法实相,成就「法界圆明」。这就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四个步骤,而最重要的是第一步「人生改善」,只有做好了第一步,才能有机会进趣到究竟的「法界圆明」。

  我们都知道,佛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以佛眼看众生,众生都是佛;佛与众生之别,只在迷悟之差。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苦多乐少,幸得佛陀慈悲指引众生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为众生提供了反省、检讨,亦即改恶迁善的机会。因此,我们若欲追求和佛一样的福慧圆满,就必须清楚了解因缘法则与果报轮回的观念,具足奉献精神,以慈悲心、谦恭心学菩萨道,履菩萨行;奉行「净业三福」,三福的第一褔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褔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褔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以此功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与此同时,更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广结善缘,广行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修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只要我们借假修真,超越自我,破我见我执,去除贡高我慢,生命的质素自然就会逐渐提升。

 「我」,在佛教中,是四大组成的。然而,构成这四大的却没有一个不变永恒的原素。因此,佛教认为:「我」是无常的。由于无常,所以有苦的产生,而这样的苦却不会因为你不是佛教徒而不需面对。相反地,那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依佛教来讲有八苦,而最为根本的是「五蕴炽盛苦」。佛陀指出,我们的苦是来自于我们个己的意志无法随顺变异无常的世界。虽然佛教认为本质上的「我」是无常的,但是却不否认现象上的「我」的价值。故此,佛教有「借假修真」的观念。譬如,想求生西方极乐的,就要圆满往生净土的资粮,好比,前面所说的净业三福。又如,发出离心的人,可以经由修行十二因缘,达到四果的境界。

 但是,无论是哪种发心。如果想要成佛的话,都必须要从做好人开始。如果我们连人都没做好,那是不可能成为菩萨的,更遑论成佛了。而这正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最高理念:「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全文完)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寻声救苦 有感必应──宽运法师观音诞开示
下一篇:佛陀与我(上)
 百花丛里过 片叶不沾身──化烦恼为菩提
 心在哪里?如何变大、变小?
 爱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
 因果报应 如影随形──宽运法师西方寺盂兰法会过堂开示
 「法华七喻」与七种增上慢心(一)
 孝亲感恩 吉祥欢喜──佛教盂兰盆供的起源与意义
 佛法乃教世之光
 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千年的等待──拥有与占有
 大悲心与菩提心──宽运法师西方寺盂兰法会过堂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五一)[栏目:杂阿含经]
 二八 观喜满牛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播种的收获[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1章 无奈的坐床[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禅修的主要途径 六 对治昏掉的两根拐杖——正知与正念[栏目:传明法师]
 故道白云 61.狮子吼[栏目:故道白云]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