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走向解脱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4
走向解脱
◎寂天菩萨曾说,世间上最悲哀的莫过于自己损害自己。虽然一般人以为只有别人才会损害我,但正是因为自己生不起真正的出离心、菩提心,以及无法护持净戒之故,才从无始至今一直流转于轮回中,受尽了无量痛苦的折磨。
◎若具智慧,修行人就不会流转轮回,也不会产生违缘;若有悲心,就具足发菩提心的方便,就不会舍弃六道有情。
◎学佛的目的在于调伏自他的烦恼,当然前提是首先得调伏自己的烦恼,否则度化他人便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如果一个人对轮回、对世间八法还有贪恋与执着,那么他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安乐;反之,对世间法产生了坚定不退的出离心,对解脱产生了向往之心而守持净戒,就会得到三宝的加持,从而生起真正殊胜圆满的安乐,故说只有戒律才是最殊胜的安乐。
◎发菩提心守持菩萨戒的功德是无量的、不可思议的。佛在《华严经》中说,发菩提心、守持菩萨戒就如同太阳一样,所发出的炽燃光芒能遣除自他黑暗的所知障;也如同清凉的月光一样,能遣除热恼的烦恼障,进而成就佛果。
◎调伏自心烦恼为守持净戒的标准。
◎调伏烦恼需通过修行,修行若不具备闻思的基础,便只会在自己的烦恼、情见上转绕。
◎因此修行首先需通过闻思教法,把自己种种短浅谬误的观念,转换成佛陀所教给的深邃广大、正确无误的思想。同时无论在作闻思修等何种事业,都应明确掌握自己学法的目的,即为断除自他的烦恼,而不能夹杂有名利之心。
◎对自己心中的贪、瞋、痴、傲慢、嫉妒,要作一个清晰的观察,这样就能真正找到自己与诸佛菩萨的差距,就会发自内心去虔诚祈祷。
◎学了戒律后,非常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以戒律去衡量别人,而忘了戒律是佛的每位弟子对照、检视自己而制定的。如果以戒律去衡量别人,如此正好说明自己尚未真正开始修行、尚未开始调伏自心,与学戒律的目的恰好背道而驰。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教之爱
下一篇:内心的烦恼是真正的怨敌
 名人语录之慈悲就是爱
 慈悲的语言
 慈悲的特性
 自在语选辑
 菩萨的修行
 觉照在当下
 十种因统摄诸法
 慈悲心 菩提果
 慈悲的功课
 转经轮的功德利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赖耶识与真如及唯识古学今学辨析(袁经文)[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佛遗教经讲解》包容的人生[栏目:正如法师]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栏目:太虚法师]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六章 神通第一[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梦中梦因果问答 5 什么业力使我姨母的子宫长了筋膜,使胎儿会横躺...[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马臻~读唐僧诗[栏目:禅诗三百首]
 两个主[栏目:觉世论业]
 四十七世 慈受怀深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