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福德日记3月23日─「闻」、「思」是修行吗?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7

3月23日─「闻」、「思」是修行吗?

在台湾,「传统」佛教环境对于听闻佛法、思考佛法的教育模式一直是认同的,但实际观察教界情形,却呈现出一种与传统学习(三慧)方式完全相反的态度。

有些人一旦踏入佛门,有了些许的禅修体验后,便觉得「闻、思」其实不太重要,学习二者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认为「禅修」似乎简单多了,只须坐下来、闭上眼,就是修行。总之,只要谈到「闻、思」,大家都情愿修行(打坐、念佛)、累功积德(放生、布施);而认为「闻、思」不是修行,对于清净三业、减除烦恼没有多大用处。

如果我们确定「学习佛法需要不断地闻、思」之后,那么我们再来想一想「闻、思」(听闻佛法、思考佛法)究竟是不是修行?到底会不会有功德?

有关「闻、思」的学习、利益和重要性,在佛典里不胜枚举(请参考海涛法师所辑录之《多闻修学圣典汇编》),例如:

《大般若经》提到菩萨为了「引发闻、思、修」必须先「净修身、语、意戒」,意思是说为了使学习(闻、思、修)能自利、利他,一定要持戒。在《长阿含经》佛说:「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闻,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则梵行具足。」《长老偈》云:「多闻增知识,知识增智慧;由智见真谛,谛使人美善。」这说明如果我们不多多闻思,如何能实修?闻思得愈深,修行才会愈进步。

多闻思是功德财,多闻思能增长善根,这是佛、菩萨一致强调的,而且要「多」──广泛且深入的学习。学习佛法是善业,所以学习佛法也会有功德。

学习佛法即是修行、即是功德的积聚──任何善业、善行的积聚。

 

有些人会在学习中迷失,因为他们对深奥的佛理与逻辑太入迷了,因此成为了一个学者。佛教所提到的「闻」,不应以世俗教育的「学习」来相比。「闻」就是修行,它是每个行者都必须经过的阶段。

学习也不一定是指学习哲学,或是一些枯燥的理论。佛法是一种我们每日生活都可资应用的东西。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日记3月24日─什么是功德?
下一篇:福德日记3月22日─学佛需要知识、研究吗?
 福德日记4月25日─成为修行勇士
 福德日记2月12日─观察呼吸
 福德日记8月23日-过着自觉的生活
 福德日记8月26日-善用对治法门(上)
 福德日记6月10日─转化生气为慈悲的能量
 福德日记5月1日─视众生为一子
 福德日记10月10日─先为别人着想
 福德日记3月23日─「闻」、「思」是修行吗?
 福德日记6月2日─我们是业的随从
 福德日记1月7日─寻找快乐的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佛教生死观[栏目:佛眼观生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四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心的迷惑[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五百罗汉 316、德净悟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智正)[栏目:人间佛教]
 中部2经 一切烦恼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佛教与现代化[栏目:永信法师]
 禅定指要 六、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栏目:逸尘居士]
 学佛问答 第六九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