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什么是无我?
要了解佛法的「无我」,必须先知道佛法的「我」指的是什么。
「我就是我,我有名字,我是独立自主的,我存在是无庸置疑的!」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想法。「我」的基本性质就是对于自己有一种坚固和持续的感觉。就是这「感觉」,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事实上出了大问题。
仔细分析「我」的组成,就会发现:「我」大概是由身、心所组成的,「身」包含了组织、器官;「心」则可能含有心理、感受、想法等等。但若是再深入分析这些「组成零件」,就会发现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作为自我不变的本质或存在的依据,里面并没有任何实体。我们根本找不到真的「我」,可以是「我」的「我」。
另外一个观察,就是我们的身体、心理、感受、想法一直都在改变,所以没有坚实的「我」存在。例如,当我们指责别人有坏心眼,或是为非作歹时,不代表他真的是坏,因为他可能会改变,变得更好,甚至变得更坏。每个人都是无常的,不是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所以我们的认知──恒常、主宰的感觉──是有问题的。
众生或个人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将五蕴予以分析审察,并不能找到在其幕后另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我」,长住不变的实质。「无我」,意谓「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
这感觉真实的「我」,对于佛教圣者而言,是虚幻的。圣者不会被「我」牵着鼻子走,智慧未开的人们却会被自己欺骗、愚弄,甚至到死都不知道真相!
为了避免混淆、方便沟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会使用「我」、「你」或个人名字来作为指称的代名词。但我们也当知补特伽罗(众生)是假名安立。依世俗说,有所谓众生,但是并无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