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福德日记6月14日─思惟慈、悲的意义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3

6月14日─思惟慈、悲的意义

世尊成道后,应梵天之劝,为世人说法,令众生离苦,这是出自慈悲之心。如经、论所说「佛灭一切漏,无比大慈悲」、「除于二边为说中道,佛以慈为首」。

佛就是以慈悲来救度我们这些凡夫,所以世尊被称为「谋最上利益的悲者」。

因此,慈悲是佛道的根本。如《大庄严论经》所说:「如来教门、大慈为本。」慈悲是佛教实践上的中心德目。所以凡是皈依三宝之佛弟子都必须修学慈、悲法门。修行者必须是「住于慈者」,特别是出家修行者,更必须为世人「依慈悲,依同情,依怜悯,为他人说法。」比丘、比丘尼不是因为背弃世人才出家,而是由于真正的爱世人才出家的。

慈与悲的差别──传统上说「慈」是「带给众生利益与安乐」;「悲」是「除去有情的不利益与苦患」。对受苦者起同情时就是慈,决心拔除其苦时就是悲。简单地说就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

《大智度论》记载:「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不仅如此,行者还必须深入思惟:「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十地经论》也有同样概念:「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与「乐」还包含给予众生「乐因」,拔苦还包含去除众生「苦因」。如此思惟才算是彻底、完全地掌握慈、悲的意义。

 

「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出《大般涅槃经》。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日记6月15日─诵四无量心
下一篇:福德日记6月13日─禅修时应有的观念(下)
 福德日记7月23日─献曼达供
 福德日记6月3日─从出生就一直在变老
 福德日记3月5日─祸、福相依
 福德日记5月27日─幸福的观点
 福德日记2月25日─你可以不生气
 福德日记4月18日─慈悲心运动
 福德日记11月1日─订作自己的早晚课
 福德日记11月11日─生活十训
 福德日记8月13日-袈裟功德衣‧无上福田衣
 福德日记6月12日─禅修时应有的观念(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同修强迫家人吃肉,该怎么办?[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梦里小城[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宗喀巴大师上师瑜伽法 曼达供[栏目:梭巴仁波切]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六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王宝剑斩妄想[栏目:宣化上人]
 三五六 伽蓝第雅青年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Mahayana Buddhists don’t eat meat[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心经抉隐[栏目:元音老人]
 相应3经 圣经[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十祖 胁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