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佛法看心物的交互作用(陈昌祈)
 
{返回 佛教与科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2

从佛法看心物的交互作用

陈昌祈

东吴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

研究物物交互作用的科学,虽然长于「用脑」的逻辑推理,

但也少不了「用心」的直觉。

心是盎然生机的泉源,学习「用心」更是实修佛法的要诀。

摘要:

我们试图从佛法的观点,藉交互作用的分类来探讨宇宙万象的种种,希望能有助于文化视野的厘清与未来方向的展望。文中我们将讨论物物交互作用与心物交互作用的特色,及研究者心灵运作的异同。这里我们尝试提出「用脑」与「用心」的概念,来探讨物物、心物交互作用的差别。

研究物物交互作用的科学,虽然长于用脑的逻辑推理,但也少不了用心的直觉,杰出物理学家费曼对直觉的重视就是实例。我们也发现只有掌握中医心物交互作用的特色,才能看清楚中医的实貌与特色。数千年前没有现代物质科学的支援就能研探「经络」,并用诸医疗,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近代学术受物物研究的主导,对于「重复性」与「累积性」特别重视,为世人带来辉煌的科学文明,也带我们进入一个知识爆炸、偏重用脑的时代。然而用心才是一切学术创造的源头,用心涵养的缺乏与忽视将是当前学术的隐忧。

一、前言

大约二十多年前,还在读大学时有位朋友问我说:「知识与智慧有什么不同?」当时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注意到竟然有这么个问题存在。后来又注意到知识的「累积性」与「重复性」的问题,感觉西方科学在这方面较占优势,较能累积经验、重复验证,东方的学问在这方面似乎处于弱势。以中医为例,人们会问:到底中医科不科学?中医有没有在累积成长?能不能重复验证?由于这些困惑的酝酿,引发了我去反省、探究这个问题。现在我试图从佛法的观点,藉交互作用的分类来探讨宇宙万象的种种,希望能有助于文化视野的厘清与未来方向的展望!

二、佛法对心物的看法

从佛法的立场看世间,宇宙万象不外「色」、「心」二法,所谓色法是指具有质碍性质的物质部分,心法则指空灵的精神部分。心法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心王」和「心所」。心王是心性,是心的本体;而心所则为心相,泛指一切心理现象。

如果用梁乃崇教授所首创的对宇宙万象的分类术语「知觉者」与「被知的范畴」(注一)来分析,那么心王就是知觉者,心所及色法都属于被知的范畴。这也就是说被知的范畴包含偏共业的物质部分,同时也包含偏别业的心所部分。一般所谈论的心,常常是指「被知范畴」的心所部分,而「知觉者」的心王部分则被忽略,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心王有种种称呼,可以叫「知觉者」、「觉性」、「佛性」,乃至叫「本来面目」都可以,但都是指一切情识分别的根源。心王不能被觉知,一被觉知就沦为心所。偈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生灭灭矣,寂灭现前」,心王只能经由「心所歇灭,心王现前」来体验。心王的体验甚深,是佛法的精要所在,有志深究心物根柢的人宜多留心!

三、物与物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是科学家探讨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用来指陈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果把它推广到包含心灵的层次,显然可以分成:「心与心」、「心与物」及「物与物」等三大类交互作用。物与物的交互作用,是指色法与色法间的相互影响;心与物的交互作用是指心法(心王、心所)与色法互相间的影响;心与心的交互作用则是指心法与心法间的相互影响。严格来说,「三界唯心」,色法也不离于心现,因而可以说所有的交互作用都包含在「心与心」的交互作用里。

物与物交互作用探讨的对象偏于共业,「共业」的意思即是大众共有的业报,探讨时会有众人所见略同的特性。由于物质现象又颇具体,很容易被想象成独立于心灵之外的客观存在。「古典物理」时代的科学家曾认为,物理学所探讨的是独立于观察之外的客观存在。然而这在「量子物理」里就做了重大的修正──「独立于观察的客观存在是一种想象,任何观察必然干扰被观察者。」比如说我们用X光来观察电子、原子时,电子、原子就被X光所干扰,已不再是原来还没有观察时的状态。任何观察必然影响被观察者,独立于观察之外的客观存在只是一种想象!

当然仪器之后的观察者其实是人类的心灵,只是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具体地考虑心灵对被观察事件的影响。很明显的,目前科学界公认的公式里还没有引进心灵这一变项。以静电公式 F=kqQ/r2为例,式中并没有心灵变因这一项。没有心灵变项的公式似乎比较明确客观,明确客观这不正是我们对知识的一贯期盼吗?

那物质科学真的没有心灵影响的踪迹吗?物与物的交互作用毕竟还是要经由人类的心灵来觉知、来研究的,此时心灵无可避免地一定要参与其间。因此,即使现象本身与心灵无关,也不能保证觉知、研究所得的结论与研究者的心灵无关。而有关光的双重性实验──光同时具有「波动」及「粒子」两种性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代的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采用波动的观点来安排实验时,发现光具有波动性;但采用粒子的观点来安排实验时,却又发现光具有粒子性。光所展现的波动或粒子性质,取决于观察者安排实验时的心灵观点,这不正是心灵对观察的影响吗?

四、科学家的心灵运作

由于色法较具体,有众人所见略同的特性,人们在从事物物交互作用研究时,养成了追求客观明确的习惯。我们希望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现象有相同的描述与理解,因此科学家对于研究时的心灵运作,就有若干的限制与取舍。

从事研究的心灵运作可分成两个层次来探讨,一是对研究对象的觉知,一是对觉知所得到的「心相」的心灵运作。我们就想象一下现在正在研究眼前的一朵花、一个单摆吧!当我们去观察时,心里是不是觉察到这朵花、这个单摆的种种形象、种种动态──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心灵运作。接着我们会在心里分析这种种形象、种种动态,分析这朵花和那朵花的种种异同、分析单摆摆动到底等不等时距、摆动的快慢和摆长有没有关系?这些属于第二个层次,是对觉知所得心相的心灵运作。

科学家第一层次的心灵运作,是以众人共有的觉知能力为基础,尽量排除「主观」的影响,避免因人而异的结果。也就是说,你在觉知一朵花时,不可以用天眼或其它不是众人共有的能力来看花,否则就不会有共同的答案。佛经上说「天眼」看杯水中有八万四千个生命,这种觉知能力在这里是不作数的。不过大众共有的觉知能力在深度、广度上实在很有限,因此科学家就设计了种种仪器来延伸人们的觉知能力。显微镜、望远镜、X光、温度计……等各式各样的侦测设备与方法都被提出,仪器设备既方便效能又高,在日渐依赖的情形下,人们自己的感觉能力也逐渐退化,一切以仪器的数据为准,甚至连添加衣服也要靠温度计来判断。

第二层次的心灵运作,科学家对觉知所得的心相,是(1)经分析归纳,然后以「直觉」提出假设,(2)接着用逻辑思辨来开展。不少科学基本观念的提出就是直觉能力的展现,而直觉能力无迹可寻,关乎个人的才气,是先知型科学家所专长;而逻辑思辨有脉络可依循,较无关乎才气,这是经常性的科学工作。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Feynman)先生在评论另一位得主狄拉克的演讲时曾提出:「我们在数学架构上需要有『直觉』的突破,就像当初狄拉克的电子理论一样,我们需要天才式的神来之笔。」(注二)这是科学界期盼直觉来开拓新境界的的实例。

康乃尔大学的凯克赞美费曼说:「天才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天才,一种是神奇的天才。只要你我再聪明几倍的话,就可以比得上普通的天才,他们的脑袋是怎么样运作的,在我们看来没什么神秘之处。只要我们了解到他们是怎么做的,就能确定自己也可以做出来。而如魔术师般的神奇天才就不一样了,就像数学上的直交量互相之间没有交集般,他们的心智与我们的心智没有交集。他们的心思到底如何运作,我们无法了解。即使了解他们做出来的结果,然而当初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还是无法了解……(注二)」

神奇天才擅长的是无迹可寻的直觉能力,直觉非关逻辑,属于「用心」的心灵运作。直觉能力的养成多半取决于个人才气,不是一般的科学训练所能造就的。一般的科学工作者还是以严谨的逻辑推理为专长,这些条理景然有迹可循的心灵运作属于「用脑」,这也是普通天才所擅长的(用脑与用心的进一步讨论将于下文进行)。条理井然,脉络清楚的思辨是可以经由严格的科学训练所养成的,这样的清晰思考常常可照破一些迷糊含混的想象,这也是近代科学在人类思维训练上的重要贡献之一哩!

五、心与物的交互作用

现在来看心物的问题,心物交互作用的研究对象有两类,一类是以别人的心物交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另一类则是研究自己心物的交互作用。研究别人的心物交互作用时,为了追求所谓的客观与重复性,就像研究物物的交互作用一样,把研究的对象看做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客观存在。其研究题材及研究者的心灵运作,还是设定在众人共有的层次上来讨论。当然,近一、二十年来,人们对气功及人体特异功能的重视,算是一种反省与修正!

在研究别人的心物交互作用时,第一层次的心灵运作还是以众人共有的觉知能力为基础,尽量排除主观的影响,利用种种仪器来增强及扩大觉知的范围,即使在气功或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也不例外。至于第二层次的心灵运作,对觉知所得的心相,也是偏向于用脑的逻辑推理与分析。

而研究自己的心物交互作用时,研探的题材就不再可能是独立的客体了!此时研究的心灵运作不再狭限于大众共有的层次,人们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探索在较深的心灵状态下所觉察、所展现的真实。因而在较深禅定境界下,对身心气脉的体察是被认同的。所谓「客观」的含意就是「如实」,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做假设,也不加想象,而不是降低心灵层次刻板地谋求与大家所见相同。「重复性」的真义则是指如果你的心灵提升到相同的状态,就会有相同的体会,不同的心灵状态当然不能强求重复彼此的经验啊!

六、「用脑」与「用心」

前面提到清晰明确的逻辑推理,属于「用脑」;而非关逻辑的直觉,则属「用心」。用脑是有所依循的,此即「有住生心」;而用心、用直觉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住生心」。有住所生的心,必然受到「所住的心」的限制。所住的心是什么?就佛法而言,根本的住心是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上;而对科学家来说则是住在一些假设上,譬如:「欧氏几何」的平行线公设;「狭义相对论」光速是速度的极限的假设;至于芸芸众生每个人心中的种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执见,也都是种种的住心。

用脑的逻辑推理,虽然是有所依循、有所住而生其心,但住得清清楚楚,如「狭义相对论」、「欧氏几何」都曾很明确地指出自己所根据的假设是什么。能清楚觉察自己的住心、自己所住的假设,实在是科学的重大成就,也是科学重大突破之所在。科学上的重大发展往往是一些天才型的学者对某一住心做深入反省获致的,这也是某种程度的「无住生心」──摆脱了原有的假设而生其心。例如爱因斯坦摆脱了「时空互相独立」的拘限,而提出「狭义相对论」;波动物理也跳出了「波与粒子界线截然分明」的想法,开辟了一大片新天地。无住之后所生的心,常常是海阔天空、生机无限!有住生心是科学的常态工作,而无住生心则是科学生命力的泉源。

用心不是旁观的想象思维,而是实际地参与、如实地感觉。这样的直觉不需要假设,「知觉者」不自外于「被知者」,也不添加种种的假设。我们再以费曼为例,从他的传记(注三、注四)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泥于成见,诚心追寻「真实体验」的态度。为了体验幻觉,他甚至躺进「感官丧失实验箱」──一个水温接近体温漆黑无声的大浴缸,来体验心灵离开肉体的「幻觉」,而不是仅止于想象推理而已。他小时候父亲就教他:要将读到的任何知识转换为实际的体会,以了解它「真正」的含意。这正是一种训练人用心、用直觉的教育方式。比如书上说暴龙高二十五英尺,头宽六英尺,他父亲会教他:「我们想一想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它若站在我们的前院里,头可以伸到我们的二楼窗户。不过,它的头可能太大,挤不进我们的窗口。」直接而具体地感受一只暴龙的雄壮并不是逻辑思惟,但却比逻辑思维更贴近于「真实」。

而佛法的修行更是注重实际的体证,空谈别人的经验是说食不饱的,一定要落实到自己的体验才有意义。《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什么要用梦、幻、泡、影、露水和闪电来形容「有为法」呢?因为这些是我们经验所及的事物,借着这些比喻比较容易引导我们对「有为法」的特质有实际的感受。持诵这段经文,如果只是背诵记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实际的感受,要能摒弃无始以来种种住心而如实地体验经文。

总之,诵持佛经时,依识心分别揣度是「用脑」;屏息妄想以清净心随经文流转,于不作意中涌现慧解是「用心」。而用脑与用心并没有断然清楚的界线,将随着个人心灵的境界、修行的体验而调整。

七、中医

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医的问题,中医到底科不科学?到底有没有累积成长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用什么文化的准绳来衡量中医。中医是重视自己心身交互作用的学问,这从它对生病原因的探讨可以见到端倪。中医认为生病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内因不调和所造成。试看这些内外因都是人对心、对物直觉地描述,这显示中医是着重用心的医学。中医的内容不少来自研究者对自己心身交互作用的体会,若硬生生用物物交互作用的准绳来衡量中医,不但不公平,也看不清楚它的实相与贡献。

所谓「科不科学」,从物物交互作用的角度来衡量,是看客不客观、定义清不清楚、有没有实验支持、能不能重复验证。前面讨论过,在探研自己身心的交互作用时,「客观」被「如实」所取代,重点在于是否有真实的体验而不在人人所见相同。而定义清不清楚则牵涉到被定义对象的复杂度,如果被定义的对象和较深的心灵状态有关,那当然不易说清楚。佛法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这更是无法定义的极致。

至于有没有实验支持、能不能重复验证,这也牵涉到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中医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心灵状态,来观察心物的交互作用,优秀的中医是用自己的身心来体验,如神农尝百草,当然这也是一种实验,不见得一定要在试管里、在培养皿中所做的验证才算是实验。几千年来中医在临床上不断地医好各种病症,不就是一种重复验证么?

中医虽然缺少定义明确、容易理解等类似物物交互作用的知识之优点,但却也有它不可忽视的殊胜处。例如由于心灵境界的提升,中医一千多年前就能觉知目前在解剖上还看不到踪影的经络、穴道的存在,了解它们的功能,并且在临床上用来帮助无数病苦的人们得到健康与快乐。另外,物物交互作用由于心灵部分的刻意抽离,也有其先天限制。例如,有时候我们明明感觉不舒服,但用科学仪器检查,却显示一切正常,真令人哭笑不得!做为心物研究的中医,当然也会有物质上的基础,所以现在就有人用电阻、电的偏极化、生命势等观点(注五、六)去理解经络的存在,进而探索中医气脉流注学说的征兆。但要请各位注意:古人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与仪器的情况下就能提出经络学说,它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是什么?

今后中医想要发展,如果忽略了上述的深意、忽略它用心、用直觉的特色,那将有如失根的花木一样是长不好的。现代科学知识有不少的长处值得借镜,我们当然要应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中医,并沟通东西文化。然而要小心的是如果忽略了中医的特色,不但无法了解中医,更有附会、误解的危险。试想,如果我们企图完全依据不含心灵变项的科学知识,来诠释着重心灵体验的中医,结果不是把中医压抑成「唯物的中医」,就是误解了科学知识的含义。因此如何把握中医重视心灵,着重提升心灵境界的特色,并善用科学的知识与经验而不被它唯物的观点所狭限,将是中医未来努力的方向!

八、对近代学术的反省

近代学术定义明确、注重量化与逻辑推演,具有明显的重复性与累积性,正是物物交互作用研究的特色。近代的学术发展为人类带来辉煌的科学文明,也带我们进入一个知识爆炸、偏重逻辑推理的用脑时代。现代学术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是「在知识的殿堂添上一砖一瓦」,以能参与知识殿堂的构建为至高荣耀。然而可惜的是,当前所建构的殿堂往往偏重于重复性、累积性较明显的知识,那些重复性、累积性不明显的成就似乎是砌不进知识殿堂的一角的。

而过于注重重复性与累积性,往往会狭限研究的领域与研究的方法,也容易忽略用心方面的涵养。近代学术由于以用脑取向为主导,对学术成就的衡量常常是偏重于旁观分析的研究报告,而未能涵盖心灵境界或直觉能力之提升。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心灵境界或养成重要技能的方法」的文章可以算是学术成就,而「实践提升心灵境界或达成重要技能」的本身却不算是学术成就。具体一点地说,实际达到很深的禅定境界、很高明的医术或很好的作曲能力,不算是学术成就;而写出达成这方面能力的研究报告才算是学术成就。如此一来,成就的范围被狭窄化了,心灵境界提升的本身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殊不知它是一切学术创造的源头。一切文化产生的根本!因此,偏于用脑、用逻辑,而忽视用心、用直觉,可能是现代学术的一大隐忧。

现代教育也有相同的问题,只一味注重知识的累积与灌输,忽略了心灵智慧活水之启发,背得再多,却与实际生活和真实生命了不相关,且斫丧了学生研究与创发的能力。

九、结论

我们从佛法、从交互作用的观点来看宇宙万象,物物交互作用的研究为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训练出现代人长于逻辑的用脑思维,然而用心能力的培养却相对地被忽略。殊不知,没有心灵活水的滋润,一切的生机将逐渐枯萎!「心」是盎然生机的泉源,学习用心是实修佛法之要诀。

偈曰:「少用脑,多用心!」望共勉旃!

参考资料:

一:《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无分别与对称性〉 梁乃崇圆觉文教基会出版。

二:《里查.费曼,天才的轨迹》黄小玲等译 牛顿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三:《别闹了,费曼先生》吴程远译 天下文化出版。
四:《你管别人怎么想》尹萍等译 天下文化出版。
五:《人体皮肤电阻的研究》陈国镇等 国科会研究报告 79/7/31
六:《人体经络电刺激的研究》陈国镇等 国科会研究报告 80/8/31


{返回 佛教与科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禅与现代科学(李豫川)
下一篇:规律与自性空(林崇安)
 我对「看」的反省(陈昌祈)
 从佛法看生命的本质(陈家成)
 佛教与科学(王季同)
 认知结构的检讨(梁乃崇)
 多重视野中的佛教与科学(蒋劲松)
 用现代的观点看佛教(彼得·德拉·桑蒂那博士)
 佛教·科学·科学家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智宗)
 佛教是兼容科学的宗教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陈兵)
 轮回的科学证据——伊恩.斯蒂文森博士的毕生事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夏道人)[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皈依是大修行[栏目:首愚法师]
 金刚经注疏六 无为福胜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80 每天吃什么?[栏目:没时间老]
 知因识果对人生的助益[栏目:禅林衲子心]
 十届:宋斐营员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宋斐)[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